劉 妍
(吉林省柳河縣第九中學 吉林 柳河 135300)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最大的障礙是沒有興趣,沒有興趣的主要原因是沒有語境,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等學習能力。當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時,注意力就會特別集中和持久,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把這種興趣引導并運用于課堂實踐中,成為英語教學中的主攻方向。
1.1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新課程標準已經(jīng)實施幾年了,并且英語教師們也都接觸了不少新課標所表達出來的新理念,然而到了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還是沒有能夠合理的應用到教學方式。照著教學內(nèi)容進行課堂講解,不重視模擬或重現(xiàn)課堂語言環(huán)境,對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這樣的課堂教學會讓他們不自主的產(chǎn)生枯燥無味的意識。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主導性質(zhì)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性提升,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個人素質(zhì)。而不是一味的進行填鴨式的教學工作,將知識進行單純的復制。
1.2 過度批評傷害學生積極性。教師是決定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嚴苛,造成師生關系還保持傳統(tǒng)。在新時期的教育改革中,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和諧,互相尊重的,而不是以前一味的以老師為權(quán)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與學生的良好關系,并且注意與學生的言辭。比如一些具有謾罵性質(zhì)的語言,“你真笨”,“豬腦子”等訓斥漫罵言辭一定不要用來針對學生。教學者要保持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教授學習工作。
2.1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因此興趣的培養(yǎng)、發(fā)展和保持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轉(zhuǎn)化為學習動力,使學生產(chǎn)生求知欲,還能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學習積極性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教師應用教學的藝術(shù)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引向英語學習領域,用興趣的火花去點燃智慧的火花。教和學一直處于矛盾對立的雙方,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重要。愛心與耐心是一個重要前提。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因此需要我們教師拿出多點的愛心和耐心放在他們身上。只要每一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獻出愛心,感情誠心,充滿信心,工作耐心。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師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學生學起來的積極性才更高,如果學生連這個教師都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么能夠讓學生對你的學科感興趣呢?其實要做到師生融洽并不難,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批評常常讓你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只要他們有進步均要表揚,以鼓勵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凡是有錯誤的地方一定要耐心細致的糾正,盡量少批評,多表揚,這對每個學生來說都很重要,在他們的作業(yè)中多給幾個“good”之類的詞語,這樣一來他們就覺得教師喜歡他們,不會讓教師和學生漸漸疏遠,反而關系越拉越近,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也相對要提高很多。
2.2 豐富教學手段,增強學生興趣。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教師講、學生練是其主要的形式,面對新課改的逐步推廣,以及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逐漸深入,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顯然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今的教學需要。而且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學吸引力的大小,所以,及時教學內(nèi)容陳舊,但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新穎,教學手段具有創(chuàng)造性也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說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已經(jīng)逐漸普及的電教多媒體,通過音樂、視頻、圖片等多種多樣的方式,將知識以直觀、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學生視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又比如說,教師還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采用競賽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很快讓學生進入高度集中聽講狀態(tài),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只有認真聽講,才能在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特別是對現(xiàn)在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好勝心特別強,競賽激勵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競賽中來,在自己的舞臺上很好地展現(xiàn)自己,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當然在開展競賽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競賽過程中適時適度地糾正他們在競賽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大腦的表象儲備,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增強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逐漸養(yǎng)成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意識。
2.3 以靈活的方式進行英語學習評價。作為一門語言科學,英語學習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學生的英語知識與英語技能都需要長期性的積累與訓練才能逐步形成。對于英語學習成果的檢驗,考試是一種手段,但卻不是唯一的方式。通常情況下,一些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依然不理想,在如此情況下,如果英語教師不對這些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總結(jié)其進步,學生就很容易產(chǎn)生各種消極的情緒,如失望、自卑、興趣淡然甚至是自暴自棄,這些情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都是有可能發(fā)生的。所以,英語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必須以靈活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恰當?shù)脑u價。比如說,教師可以將學生上課紀律、上課發(fā)言情況、家庭作業(yè)、對話課文朗誦情況、單詞背誦成果、抽查成績、自主學習情況、每日聽寫成績以及測試的成績進行綜合,通過綜合考評的方式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便于激勵成績較差學生以主動的態(tài)度去追求更高的成績,進而隨著成績的提升逐漸培養(yǎng)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深刻的鍛造作用,每個學生在初中階段都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表現(xiàn)欲望,教師在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關鍵因素,從而顯著的提升學生綜合學習素質(zhì)和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就必須對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切實提高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我堅信:只要我們肯努力,勤于探索,勇于革新,我們的英語教學定會成為學生的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