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琴
(青海省大通縣極樂鄉(xiāng)中心學校 青海 大通 810100)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倍踔杏洈⑽膶懽魇浅踔姓Z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從目前的寫作教學情況看來,教師和學生似乎走進一個怪圈,長期以來,讀寫分離,讀重與寫,閱讀有本可依,有教案,而寫作卻無本可依的現(xiàn)狀一直存在于語文教學中,導致了記敘文寫作教與學中一系列問題。縱觀這些問題,初中記敘文的難點,以上原因是其一,還在于學生寫作技巧不足,寫作情感不夠,寫作內容單一等。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記敘文寫作占據(jù)著重要地位。記敘文寫作與人物描寫分不開。傳神細致入微的人物描寫,可以展現(xiàn)人物的情感變化與性格特征。對于初中生來說,描寫人物能力的功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高低。歸納起來,農村地區(qū)條件差,課堂上只能進行課本閱讀,而課外閱讀的時間不固定。學生沒有自主性,對閱讀缺乏興趣,在沒有老師和家長的“壓力”下學生不會自主的進行閱讀。學生對于人物傳記等相關人物描寫的書籍不太喜歡,根本沒有仿寫的意識,在學生的印象中人物描寫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圓圓的眼睛、白白的皮膚……”
基于以上現(xiàn)狀,首先要讓學生了解人物描寫的幾種方法。人物描寫是中學作文中運用最多的一種描寫手法,主要包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描寫,肖像描寫是對人物容貌、體態(tài)、衣著、神情、姿態(tài)等外形的描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生動的外貌描寫可以做到以形傳神,通過對外形特征的描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窺視到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精神面貌、身份遭遇等。動作描寫是指人的行為動作,也就是說讓人物表現(xiàn)自己,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語言描寫,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xiàn),通過語言這個窗戶窺見人物的心靈,從而和人物進行對話。心理描寫,是指人物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情感和內心的活動,是表達文章中心的主要手段。所以說人物的描寫千姿百態(tài),描寫在寫作中作用大、分量重,可以不夸張的說沒有描寫就沒有文章,沒有人物描寫就沒有記敘文。
掌握了基本概念以后,首先要從課本中入手,我們的部編本教材中趨勢是從課內延展到課外,所以要讓學生從課本里的記敘文入手。比如《背影》中的動作描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壽鏡吾先生讀書讀到入迷時的描寫,《再塑生命的人》記敘莎莉文老師通過激發(fā)我的求知欲,一步步重塑我生命的經(jīng)過,再比如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段饔斡洝分袔熗剿娜说恼Z言描寫……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人物描寫。只有從課本入手精心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再延伸到課外,為下一步的教學指明了方向。綜上所述,我們課本中的記敘文很多,里面刻畫的人物也是形形色色,但是每一個人物都是不朽的經(jīng)典,只有充分挖掘課本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的記敘文閱讀和人物描寫才有據(jù)可依。
部編本教材中記敘文占的分量較重,里面關于人物的描寫也比較多。作者身邊的人和我們身邊的人或多或少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動作、語言等等,所以先可以進行仿寫。這樣就為一部分不會寫作的學生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法。在仿寫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延伸,這樣就降低了寫作難度,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
人物的外貌描寫,并不是要從頭寫到腳,世界上沒有外貌相同的人,描寫要因人而異,杜絕千人一面。所以在寫人物的外貌時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語言描寫也應該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鏡子,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的語言“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所以寫人的語言要具有代表性,來刻畫他的內心世界,表現(xiàn)他的個性和思想,不能憑想象“張言李腔”。
人物的描寫要將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結合起來,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才能使這個人活起來,有血有肉。
總之,人物的描寫方法靈活多樣,我們既可以烘云托月,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也可以精雕細琢,讓人物躍然紙上,不管用什么方法,讓你筆下的人物動起來、活起來的就是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