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攀
摘? 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針對性地對高職院校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或活動方面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這一群體總體參與體育運動或活動的情況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些學生更有效地參與相應的體育活動。學校層面應重視體質弱勢群體學生的體育活動,密切關注,用實際行動實現(xiàn)對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場所及設施的完善與提升,體質弱勢群體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對參與體育活動存在一定的心理方面的障礙,心理方面的缺失也成為了制約高職院校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們更好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質弱勢群體學生? 體育活動? 調查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a)-0166-02
1? 體質弱勢群體學生的界定
本文中體質弱勢群體主要指兩類群體:一是高職院校在校生中因身體殘疾或疾病等方面免于體質健康測試的學生;二是通過體質健康達標測試成績不理想的(<60分)學生。
2? 研究的對象
研究對象是2017級湖南工程職院各系各專業(yè)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共抽取了200名在校學生。其中,有女生人數(shù)110人,男生人數(shù)是90人。
3? 研究方法
3.1 文獻資料法
以“體質弱勢群體”“體育活動”等詞匯,通過對中國知網(wǎng)、校圖書館、網(wǎng)絡等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檢索查閱,從中搜集了大量相關的文獻和書籍,并對這些資料進行了整理與分析,了解相關領域在現(xiàn)階段的研究動態(tài)情況,為本課題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3.2 訪談法
對相關領域學者進行訪談,了解體質弱勢群體體育教育相關的最新動態(tài)以及發(fā)展趨勢。以研究目的,與工程職院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及體育老師進行訪談,進一步了解有關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實施情況等,深入學生當中掌握他們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一些具體細節(jié)。
3.3 調查問卷法
根據(jù)課題研究的相關內(nèi)容與目的、訪談情況,科學地設計了調查問卷,對工程職院的體育教師和學生及相關的體育工作者進行了相關調查,制定了《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情況調查問卷》及《體質弱勢群體學生體育教育現(xiàn)狀教師調查問卷》。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20份,有效收回215份,回收率為97.7%,為研究提供了依據(jù)。
3.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有效問卷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科學的整理與分析,為下一步研究的準確性、有效性提供支持。
4? 結果與分析
制約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主要因素(見表1)。通過表1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阻礙體質弱勢群體學生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可分為兩方面,內(nèi)因與外部因素,其中內(nèi)因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因素,而外部因素也可叫外部環(huán)境條件。和普通學生對比來看,阻礙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參與相關體育鍛煉活動的條件要比與普通學生的條件相對苛刻或較多一些。
(1)制約因素調查中發(fā)現(xiàn),因自身身體情況這一因素有82%的學生贊同。
數(shù)據(jù)顯示,體質弱勢學生體育基本技術和基本的身體素質能力遍較差,在體育活動中有自卑、怕別人笑話等一些不良的心理表現(xiàn)。通過分析,體質弱勢學生從內(nèi)心上還是很想多參加一些體育活動,進而來提升自己的身體機能的,但因自身身體條件方面的不足,使得他們對體育技術的掌握要比其他的同學困難一點,使得他們自我鍛煉的能力興趣大大降低,心理健康方面的完善是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們更迫切需要提高的,體育運動的群體性特點可以更好地使體質弱勢群體學生來融入集體,一方面促進身體機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學習、鍛煉的自信心。
(2)在調查的制約因素中,學校的體育場地與器材也占比比較大。
專門為體質弱勢群體學生提供了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或類似的場地器材,很大程度上造成體質弱勢學生不好開展課外身體鍛煉。調查指出,高職院校在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時沒有考慮到體質弱勢群體學生,沒有為他們安排一定的體育項目,沒有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保健知識講座或安排專業(yè)人員對體質弱勢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指導等。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
(3)選擇贊同沒有開設體育保健課是制約因素的占比最大。
體育課是一門以實踐為主要特征的課程,心理和生理健康并重,開設一定課時的體育保健課內(nèi)容,對體質弱勢群體的學生在心理上給予了他們推動力,加大對他們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積極的引導。
(4)在調查的影響因素中,對于跟班上課、統(tǒng)一要求的教學方式,有一定的異議,表明高職院校的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在體育教學方面希望得到更大的重視與關懷,希望老師在課堂、課外中給予更多的指導與幫助。
(5)對于體質弱勢群體學生自身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運動的環(huán)境等的支持,也是從心理上給予了他們推動力,學校要組織他們參與組織學校的體育活動的組織,潛意識地提高他們對體育活動對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影響和提高,反映出群體運動的促進作用與重要性。
5? 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中的不足
5.1 職業(yè)院校的體育教學形式比較單一
可職業(yè)院校課程體系與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不同身體狀況的學生,這樣使得體育教學效果一般。體育保健課程的缺失,多數(shù)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在學習與完成體育課程中有很多的障礙,提高他們組織體育活動或參與的幾率,使其更好地認知體育運動,對體質弱勢學生相適應的課外體育活動開展較少,他們的體育活動參與率較低。
5.2 體育教學的專業(yè)教師隊伍不完善
良好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學校在教學效果方面有力的保障,而體育教學更是被邊緣化,體育師資不足,教師隊伍中缺乏相對有針對性的(對體質弱勢群體學生)體育保健方面的人員。應切實加體育保健這方面的師資培訓,提高體育教師在體育保健、運動心理方面的水平。
5.3 教學資源、場地、器材嚴重缺乏
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認可度一般,受辦學條件的影響,學校的資金在體育方面投入較少,導致體育設施等條件不能及時完善、更新。尤其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體育硬件設施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學生體育運動的需求,而有針對性地添加一些體育保健器械的更是少。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限制了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在一些運動項目的參與度。
6? 結語
缺乏體育保健方面的專業(yè)人員對體質弱勢群體學生的指導,學校體育保健方面的器械缺乏,組織體質弱勢群體學生參與鍛煉的參與率上總體不高,部分學生存在有一定的心理障礙,總體參與運動興趣明顯不足,他們的運動狀態(tài)表現(xiàn)不穩(wěn)定,學生對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總體來說不明確。
參考文獻
[1] 王冬立.影響普通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6):108-109.
[2] 朱海燕,黃燕飛.高校體育弱勢群體體育鍛煉的非身體制約因素及適應性運動處方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 2008(11):135-138.
[3] 徐立和.對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的行為研究[J].高校科技,2012(3):64-65.
[4] 黃鋒.河南省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實施體育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