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文
摘 要:電子書包作為近些年推進學校信息化應用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在理論認識層面、實際操作層面全新的課題。選取了民族地區(qū),分析了電子書包試點推進狀況、教師和學生的使用情況及效益感受,對電子書包進一步普及和深入發(fā)展提出了有效指導建議。
關鍵詞:電子書包;學習體驗;學習成績;影響
學生是電子書包項目的最直接受益者,考察電子書包應用對學生的影響將為項目后續(xù)投入提供實證研究數(shù)據(jù)及政策決策支持。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教學中有效地應用技術工具與學生學習結果有密切聯(lián)系。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民族地區(qū)電子書包項目主要試點學段小學為例,分析數(shù)學課堂中使用電子書包對學生學習體驗與學習成績的影響。
一、電子書包功能:即時反饋功能得以充分體現(xiàn)
民族地區(qū)的電子書包所提供的信息內容能夠基本滿足學習需要,學生更愿意接受紙質書、電子書包共用的情況。電子書包主要用于上課、做練習和拓展課外知識。大部分學生對電子書包的集體互動討論分享功能不滿意。電子書包展示出了很強的反饋、多媒體展示功能,但其內容資源擴展、互動等功能尚未充分發(fā)揮。
1.電子書包主要用來上課,提供信息內容基本滿足教學需要
“上課”是學生認識電子書包最主體和核心的用途,除此以外,一半左右的學生使用電子書包“做作業(yè)”和“拓展課外知識”。由于所調查民族地區(qū)的電子書包的主要方式是在學校和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設備,目前,學生基本上未曾使用電子書包的游戲、看小說和聽音樂等功能,所有學生都認為電子書包所提供的信息內容能夠基本滿足學習需要,認同電子書包與紙質書共用,即上課過程中,紙質書上有的內容就用紙質書;僅40.43%的學生表示電子書包的集體互動討論功能很好且方便應用;51.74%的學生表示有這個功能,但討論分享不方便,仍有少部分學生認為課堂上并沒有實現(xiàn)集體互動討論功能。
2.電子書包即時反饋功能得以充分展現(xiàn)
從民族地區(qū)的應用情況看,目前學生并沒有體驗和認可電子書包對內容資源的擴展與教學內容的互動(標記筆記等功能)等優(yōu)勢。一半左右的學生認為電子書包的優(yōu)勢主要是反饋功能,即方便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多媒體展示功能,讓知識信息呈現(xiàn)的形式更加多樣和形象,相對于紙質書電子書包更加低碳環(huán)保,可以循環(huán)使用,學生選擇比例分別為50.43%、49.57%和48.70%。
二、應用效果認識:提升信息技術能力
1.學生對電子書包應用效果的認可度明顯最高
學生作為電子書包最直接、最切身的感受和體驗者,對電子書包各方面應用效果的認可度明顯高于教師和家長。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電子書包應用對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預習效率”和“減輕書包重量”等沒有影響外,八成以上學生對其他方面的積極影響表示同意(包含“非常同意”和“部分同意”),九成學生認為應用電子書包對學習還是有部分幫助的,有51.75%的學生認為最大的幫助在于“上課與老師的互動更多了”,26.32%的學生選擇“提高學習興趣”。
2.家長對電子書包應用效果感受不深
家長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參與者,對于電子書包試點能否進一步推廣具有重要影響。從調查分析結果看,家長對電子書包應用效果認可度相對較低,諸多方面可能會覺得有一定影響,但絕大部分認為沒有影響。在家長看來,最為認可的是學校試點應用電子書包后,孩子主動學習時間更長,表示同意(包括“非常同意”和“部分同意”)的比例為82%;其次為“學生學得更有效果”“學生學得更有效率”,表示同意的比例分別為67%、50%;電子書包應用“讓孩子計算機硬件操作能力提升”的認可度最低,表示同意的家長僅占20.20%,僅有23%的家長同意電子書包應用能夠“讓孩子更具獨立思考能力”和“讓孩子提升信息倫理素養(yǎng)”家長認可度低的這些方面也將成為電子書包深入推進過程中需重點關注的。
三、深入推廣電子書包應用的策略
1.加強教師培訓
電子書包的應用致力于開展基于電子書包的混合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中關鍵在于轉變教師的角色,提升教師能力,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與新技術相融合,促進既有教學和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最大化地發(fā)揮學生的個性潛能,轉變教師角色。提升教師能力的核心在于加強培訓,為此肅北縣在2018年用一年時間,從“教學平臺操作與管理”“教學工具操作”“內容資源制作”“案例分析與研討”“教學觀摩與經(jīng)驗分析”等方面對全縣教師進行全員培訓。
2.加強電子書包系統(tǒng)功能建設
作為一種新型電子輔學設備,電子書包應以促進學生有意義學習為開發(fā)理念,以創(chuàng)建學習、交流與資源共享的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為終極目標。不管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應用電子書包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教師教的效率、學生學的效率、優(yōu)化教學效果。在設計電子書包時,教師、學生的使用需求要落實到每個細節(jié)。(1)加快電子書包相應系統(tǒng)、支持性資源的建設。(2)繼續(xù)完善電子書包相關標準體系建設。
在特定技術環(huán)境下,我們嘗試去考察技術應用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并期待著對學習過程和結果起正向作用。本研究通過對兩組學生數(shù)據(jù)的檢驗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數(shù)學課堂中電子書包應用給學生學習體驗和數(shù)學學習成績帶來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胡小勇,朱龍.數(shù)字聚合視野下的電子書包教學應用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5):66-72.
注:本文系2018年酒泉市教育科研課題《民族地區(qū)基于電子書包應用的教師專業(yè)能力提升研究與探索》成果,課題立項批號:JQ[2018]GHB200。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