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仙
摘 要:開發(fā)拓展性課程,為的是深化課程改革,遵循“為了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這個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從兩大方面來論述:一是課程理念與目標的確立;二是課程的建設及課程整合,包括課程類型的整合,跨學科的橫向整合,學科內部的縱向整合。以我校“智勝”拓展性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為例,讓每個老師做最好的自己,讓每個學生做最真的自己。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拓展性課程;建設與整合;“智勝”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建設義務教育拓展性課程的指導意見》出臺將近四年了。時至今日:什么是拓展性課程,什么樣的課程是好課程,拓展課程如何開發(fā)……仍是各校實施中的困惑,甚至建設盲區(qū)?,F(xiàn)以我?!爸莿佟蓖卣拐n程為例,淺談小學拓展性課程在建設及課程整合上的一點粗淺思考和實踐。
一、課程理念與目標
開發(fā)拓展性課程,為的是深化課程改革,遵循“為了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這個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所以,設置指向明確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學校課程建設要做的第一步。我校最早名為“智勝公學”。“智勝”一詞源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為此,我校傳承歷史傳統(tǒng),樹立了“培養(yǎng)‘自知·自強·自勝的智勝少年”的育人目標,確立了“讓每個老師做最好的自己,讓每個學生做最真的自己”的課程理念。
二、課程建設及整合
學校在拓展性課程建設中該如何克服現(xiàn)實困難,巧妙整合呢?當務之急,努力做好加減法,依據(jù)課程優(yōu)勢和學校優(yōu)勢進行整合。
1.課程類型的整合
學?,F(xiàn)有的國家、地方、校本三類課程,可以整合,將相關內容進行歸類、刪減、調整?;A學科和活動課、興趣課等不同類型課程之間也可以整合。通過整合就會騰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便于統(tǒng)籌安排。
因為學校課時安排受限制,浙江省義務教育教材《勞動與技術》、浙江省鄉(xiāng)土教材《人·自然·社會》和省編教材《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三門科目,在我校根本無法實現(xiàn)。于是,我們取其中適合本校學生的精華部分,將其整合為“夢想課堂”,由本校綜合實踐方面資歷較深的老師擔當,滿足學生在手工制作、社會實踐等方面的發(fā)展需求。另外,為發(fā)揮籃球特長,凸顯我校體育特色,我們將體育活動這一大類整合為“陽光體育”課程。其中包括國家規(guī)定的“體育與健康”基礎課,我校的四個籃球興趣小組,兩個特色課程,即各年級一個“智勝快樂籃球”和中高段兩個“智勝快樂足球”。
2.跨學科的橫向整合
一種方法是抓主題整合。其特點抓住核心素養(yǎng),突出生活經(jīng)驗,解決生活問題。就是由一個共同主題將多門學科整合在一個正式單元或學程里。一種方法是打破學科界限,整合相關課程,將彼此關聯(lián)的、相近的學科組成一大學科。所以,跨學科設計就是將學校課程中所有學科有意識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常規(guī)的綜合實踐課程大單元。
方法一的應用,如我校開設的“嘟嘟影視圈”課程,就是整合了語文、美術、音樂等基礎學科的影視藝術部分。學生跟著課本看名著改編的電影,寫影評論人物;感受光影帶來的視覺效果;感受音樂對作品的渲染和對生活的熏陶。再如,我校開設的“自然小分隊”,就是以“我和大自然”為一個獨立的大主題,將語文學科中關于自然的科普文章,音樂、美術、科學等學科中關于自然的教學素材有意識組合,有效拓展,形成一個常規(guī)的單元,然后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提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素養(yǎng)。
方法二的應用,如我校將班隊課、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品德課整合。每周兩節(jié)的品德課的教材內容相對單薄,而每周一節(jié)的班隊課,內容相當寬泛。所以,我們將班隊課內容進行梳理,分為六章:生活規(guī)范、文明生活、生活經(jīng)典、節(jié)日生活、健康生活、生活時尚,分別對應于規(guī)范訓練、文明禮儀、道德教育、節(jié)日教育、安全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六個教育內容。然后建設成生活德育ABC這門課程,并將其整合到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與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實踐活動部分相結合。即一周兩節(jié)品德課,一節(jié)為品德教材的課堂教學,其中兩周要安排一個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另一節(jié)開展德育實踐活動。
3.學科內部的縱向整合
這是課程整合的核心所在,學科內部縱向整合得好,會推動整個教學方式的轉變,既是基礎課程的有意補充和拓展,又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改革留出足夠的空間。
學科內部整合就是從學科體系出發(fā),系統(tǒng)梳理學科內部核心素養(yǎng)、核心問題等。以語文課為例,部編本語文教材的投入使用,大大增加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我們要與時俱進,重組并拓展語文教材傳統(tǒng)文化精髓部分,建設“古韻飄香”課程。其下包含各班每周二的“古詩晨誦十五分”,各年級的“智勝國學講堂”,低段的“快樂小誦者”,高段的“趣味小古文”。它們既是語文學科的有益補充,又成為一個獨立的綜合實踐科目?!暗谜Z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我們深知閱讀的重要性,所以建設了“幸福閱讀”這一課程。低段主要是拼音閱讀和繪本閱讀,中段主要是童心童真閱讀,高段主要是名家名著閱讀。
以上所述,本校的“智勝”拓展性課程建設和整合并不成熟。結合摸索階段的實際經(jīng)驗和專家的一些建議,總結得出:小學拓展性課程的建設應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軸,多維度融合,要避免單相疊加,也要避免將課程整合成簡單的知識拼湊。從最容易把握的學科開始,再從綜合性最強學科進行有機的融合,跨學科跨年段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系統(tǒng)整合是課程實現(xiàn)綜合性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伊紅,曾宣偉.“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案例解讀之綜合實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08-01.
[2]伊紅.微課題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新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5(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