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林
摘要:歷史課程教學是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途徑。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指導綱要》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培養(yǎng)我國中小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要求,而培養(yǎng)青少年家國情懷也是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家國情懷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為學生激發(fā)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自信心開辟新的途徑。詳細分析家國情懷教育滲透到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學
一方面,家國情懷指的是個人對人民和國家的愛。這是對國家更高的使命感、責任感、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具體體現(xiàn)。它屬于心理學和文化密碼的深層。另一方面,家國情懷是高中歷史核心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xiàn)了高中生對歷史課程在狀態(tài)、情感、觀念和思維等方面的理解和學習,也是歷史課程教育功能的關鍵表現(xiàn)。
一、用生活教學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歷史課程是描述歷史事件的課程。對高中生來說,教材中的事件一般發(fā)生在相對較遠的時間段。此外,古代和現(xiàn)代的特點有顯著差異。因此,不利于學生對歷史教材的準確理解,也不利于歷史課程教育價值的充分發(fā)揮。鑒于這種情況,為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優(yōu)質教育,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入解讀,正確找出各知識點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在拓展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提升自己的家國情懷。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善于從正反兩方面啟發(fā)學生關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為提高生活化教學效率鋪平道路。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必修二第五單元學習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我國在1975年左右建造的建筑,狹窄的街道和主要的交通工具。再對比2019年我國的主要建筑物,街道寬闊,交通繁忙,私家車、公共汽車、高速火車、地鐵甚至飛機等交通工具。在實際教學中,歷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比較1975年和2019年的社會變化,讓他們對祖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正確性和祖國是我們的堅強后盾,從而使他們接受更深刻的家國情懷教育,激發(fā)他們更高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用巧妙的問題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巧妙的提問是高中歷史教學中分析典型課程的一種常見形式,也是教育學生家國情懷的一種有效方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深入解讀教材中的典型課例,根據(jù)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知識和學生特點,合理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使他們在分析和探究中都能感受到課例中蘊含的愛國思想和感情,從而受到家國情懷的教育。例如,在教學高中人教版歷史教科書《古代手工業(yè)的進步》這一課時,教師應該首先引導學生理解絲綢之路是漢朝統(tǒng)治國家后創(chuàng)造的偉大事業(yè)。在此基礎上,歷史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在我國歷史上,不僅有我國各民族的文明趨同,而且有東西方文明交流渠道的發(fā)展,使學生能夠受到絲綢之路開放所體現(xiàn)的精神和信仰的影響。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根據(j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能夠將絲綢之路開放釋放的積極能量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以促進自身家國情懷的提升。
三、用教科書知識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高中歷史教科書中記載了大量的人物和事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家國情懷的教育目標,有針對性地從教科書中升華提煉出一些家國情懷教育資源,并恰當?shù)貪B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受到偉大歷史人物和英雄的英雄事跡和高尚品德的影響,從而促進他們接受良好的家國情懷教育。例如歷史教材中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等內容,都是對高中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絕佳材料。
四、用歷史故事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家國情懷教育是一項長期和多層次的工作。僅僅通過課堂的引導和滲透是很難達到非常理想的教育效果的。因此,為了顯著提高家國情懷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滲透,還要善于引導學生的興趣,形成歷史聯(lián)想。社團活動作為學生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有益補充,可以促進教育質量的優(yōu)化。在實際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高度參與熱情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組織學生到當?shù)亓沂苛陥@和歷史博物館了解烈士感人的事跡、優(yōu)秀的品質和寬廣的胸懷以及各個歷史朝代的偉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而使他們在觀看英雄遺跡和歷史文物的過程中,受到名人和偉人的行為和思想的陶冶和感染,從而接受更直接的家國情懷教育。
綜上所述,將家國情懷教育滲透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歷史素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也是拓展德育的關鍵舉措。因此,教師應明確家國情懷的核心內容,運用生活教學、巧妙提問、教材使用、社團活動等方法,通過多種措施滲透家國情懷教育,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心,使他們以民族復興為己任,更加努力學習,最終顯著優(yōu)化高中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