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隨著高校聲樂教育工作的革新,教師的授課理念也隨之產生變換,我們國家的歷史源遠流長,因此也滋生出了傳統音樂文化,而將其融入至高校聲樂的授課活動中,不單可以促進教學的多樣性,并且還能夠更為全面的展現傳統文化,培育學生文化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就以傳統音樂文化為出發(fā)點,首先探究其主要的特性,其次分析將其融入至高校聲樂授課中的關鍵意義,最后著重探討融入的有效性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音樂文化;高校聲樂;授課活動;融入
一、引言
一直以來,高等院校都是國內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huán),承擔著培育高級人才的任務,而聲樂科目作為高校中的主要課程之一,得到的注重程度也變得愈來愈多。現階段,不論是高校,還是教師,都在尋找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育的可能性,并且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于實際情況來看,與預想的目標仍舊存有差距,可見對此項內容予以探究是極為有必要的一項工作,下文將予以簡要論述。
二、傳統音樂文化的特性
對于傳統音樂文化來說,最為顯著的特性就是在演唱期間要保持“字正腔圓”,該聲樂標準主要是為了能夠讓觀眾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很清晰地了解到表演者所演唱的內容,并且感受到歌詞中所蘊含的內涵。而在保證“字正腔圓”的情況下,傳統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逐漸被觀眾所理解和接受,也能夠讓傳統音樂文化表演上升到藝術的層次,“腔圓”的標準促使表演者的演唱更加流暢和完整,能夠很好地將音樂的曲調演繹出來,為觀眾描繪更加逼真的音樂形象,表達音樂中最為真實的情感。當然,傳統音樂也注重音色的個性化,和其他類型的聲樂文化不同,我國傳統音樂文化非常注重音色的個性化發(fā)展,也是因為不同的演唱者具備不同的音色特點,其才能夠充分展示出自身的與眾不同,而傳統音樂文化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在演唱傳統音樂的過程中,演唱者的注意力都在情感表達方面,而利用不同的音色來表達情感,能夠很快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三、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校聲樂教育的關鍵意義
(一)展現出傳統文化
在傳統音樂文化之中,蘊含著大量的民族文化,換言之,也可以將其作為民族文化的傳遞介質。要想很好的了解民族文化,就需要對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進行解讀。而在聆聽傳統音樂時,能夠感受到國家發(fā)展的歷程,也能夠對民族的歷史擁有個更加清晰的認知。在我國已經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傳統音樂文化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且這些傳統音樂代表了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梢哉f,了解傳統音樂文化就是在了解民族的歷史,能夠規(guī)避到直接了解歷史文化時的枯燥乏味,也能夠讓更多的人在聆聽傳統音樂時產生對民族歷史和民族文化的興趣,促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展現。
(二)推動授課多樣性
盡管聲樂的教育方式一直都帶尋求突破以及創(chuàng)新,并且也得到了教學以及學校比較高的注重,然而從現狀來探討,一些高校聲樂授課依舊沒有獲取到比較好的效果,例如,很多教師采用的方式較為刻板,致使學生興致不夠,覺得聲樂科目過于乏味。而隨著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也極大地推動了授課活動的多樣性,將授課內容變得更加生動、豐滿,與此同時,傳統音樂對于技巧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提升學生聲樂技能方面,也有著一定的促進效用,借助這種多樣性的教學,還可以點燃學生的興致,繼而從根基上增強高校聲樂教育的成效。
四、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校聲樂教育的有效性措施
(一)提升教師技能素養(yǎng)
對于高校聲樂教學來說,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關鍵,就是要提升教師的技能素養(yǎng)。教師是聲樂授課的一線人員,其自身的認知水準,能夠對授課成效形成比較大的影響,為此,學校要加強對于教師的培育工作,從而讓教師可以明晰傳統音樂文化的真諦,并深刻地領悟到其中的文化內容與情感內涵。此外,教師自己也需要注重這一點,在每次開始聲樂科目授課之前,針對課堂內容,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尋找到切入點,這樣一來才可以更為有效地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其中。
(二)利用情感體驗教學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國土面積十分廣闊,同時民族也比較多,各個地方的文化、語文都有著比較大的差異,而這些內容都會對傳統音樂文化形成比較顯著的影響,因此,傳統音樂文化也展現出了多樣性的特征。教師也應該關注并運用這一點,借助其中的情感,來采取體驗教學的模式。例如,教師在正式授課開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傳統音樂,來讓學生聆聽,這樣就能夠快速激發(fā)出學生的情感,然后在去講解其中的文化,此時,學生就能夠感同身受,更好地去體驗傳統音樂文化的內涵,從而將其融入至高校聲樂教學之中。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聲樂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也為整個授課活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繼而更為有效地培育學生總體音樂素養(yǎng),提升學生文化素質。然而,在實際落實此項內容期間,一部分高校卻依舊出現成果不甚理想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方法不得當。因此,就需要做出針對的改變,明晰傳統音樂融入其中的關鍵意義,并主動探尋有效性融入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夠提升高校聲音教育的成效,同時進一步展現傳統音樂文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晉敏.傳統音樂文化與高校聲樂教學脫節(jié)的原因及其融入策略探析[J].北方音樂,2019,39(07):250-251.
[2]肖丹.師范院校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12):89-90.
作者簡介:趙熙(1988.3-),女,漢族,甘肅天水,本科,助教,甘肅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為音樂、民族音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