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聰歌
摘 要:本文以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翻轉課堂模式應用方法進行分析。將英語的聽說課程作為基礎,通過對翻轉課堂模式的介紹說明,在論證這種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課堂中適應性的同時,從課堂效率、教學氛圍、教學內容及實踐方法四個方面,詳細說明翻轉課堂的具體應用方案,為高職英語教學優(yōu)化提供實踐參考材料。
關鍵詞:高職教育;英語課程;聽說教學;翻轉課堂
一、引言
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教育,需要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實踐性本質。將英語學科的應用價值進行放大的同時,使其整體教學方案與高職教育的職業(yè)化核心思想結合在一起。因此,需要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思路,在對聽說教學模塊進行優(yōu)化的同時,保證教學工作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與語言能力的培育。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應以基礎地翻轉課堂概念特征作為引導,找到與課程相結合的關鍵點。
二、翻轉課堂模式概述
翻轉課堂是典型的“舶來概念”,出自于“Inverted Classroom”的教育理念,主要指對課堂內、外時間的重新調整。通過這種時間上的調整,對教學工作的重心也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整改,將課程知識學習的主動權,更加充分地交付到學生手中。教學應用中,主要通過課后的實踐活動、課程項目以及網(wǎng)絡化教學資源,完成翻轉課堂模式的建立,在加深師生聯(lián)系的同時,以課程中知識的學習為紐帶,實現(xiàn)對于課程學習主體位置的轉化與調整,達到預先設定的課程教學目標。
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也展現(xiàn)出了明顯的特征條件。一是課程的靈活性。翻轉課堂通過靈活的課堂模式與教學課件材料,保證學生可以自由地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并在完成整體課程項目的同時,針對性地解決每個知識點內容,使學生的時間可以被自由且充分的開發(fā)出來[1]。二是知識內容的高度清晰特征。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材課程的核心內容,是保證課后學習實踐的基礎,因此在進行課后學習項目與材料準備的過程中,教師將整體知識脈絡中的重點內容,完整的梳理出來,在清晰的指導條件下,為學生課后學習提供幫助。三是知識結構的系統(tǒng)性。翻轉課堂的核心,是知識內容的信息傳遞。作為整體性的學科內容,在進行翻轉學習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整體知識結構的完整性,而這樣的整體性特質,也正是翻轉模式下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四是翻轉課堂的執(zhí)行,需要以細化的檢測內容作為保證。在課程教學中,通過教學檢測方案的設計與應用,保證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知識掌握情況,也可以方便教師確認課程教學方法的執(zhí)行效果,以及時對課程教學計劃作出調整,保證課程教學的指導性地位。
三、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教育中的適用性
當前素質化教育環(huán)境下,這種教學模式與新課程標準的建設思路表現(xiàn)出高度的一致性,可以在發(fā)揮自身教學應用優(yōu)勢的同時,保證教育工作深入性展開與優(yōu)質化成長。尤其在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中,這種應用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重點突出學科對于專業(yè)課程與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狀態(tài)。而在內容上,執(zhí)行這種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應將聽說這一模塊作為主要應用條件,在保證整體教學模式落實效果的同時,使翻轉課堂與高職英語課程結合起來。執(zhí)行這一課程優(yōu)化,不僅是整體素質化教育的客觀條件使然,也是高職院校中,作為工具學科的英語課程在發(fā)展中的成長需要,更是培育學生學科綜合素質能力與職業(yè)化發(fā)展水平的有效方法[2]。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專業(yè)課程的聽說教學活動中,需要得到相關教務工作人員的重視,并在不斷調整應用方法的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升級。
四、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中的實踐應用方案
(一)提高課堂效率,系統(tǒng)性完成課程設計準備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高職英語課程,教師需要更加系統(tǒng)地利用課堂教育中的寶貴時間,使其在教學效率上得到明顯提升,以保證整體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通過對課程知識內容的總結與講解,將課程中的結構性框架,以清晰的姿態(tài)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可以更具針對性地完成此類內容的學習與記憶,并對重點的課程知識內容進行理解。同時,在課堂內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還要對教材中的難點問題進行講解與說明,避免學生在知識點上產(chǎn)生問題的積壓,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為了實現(xiàn)這一課堂教學規(guī)劃,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對整個課程教學,進行全面的規(guī)劃與設計,并在備制教學材料的過程中,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展開。
例如,教師在對《Organization》這一單元課程進行課程教學設計時,應準備3~5分鐘的微課視頻材料,對這一單元的知識結構作出概括性的說明。然后,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于課程學習內容的關注度,可以引入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行業(yè)名企作為案例對象,也可以從學生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在結合課文的同時,對“谷歌”這一公司進行相關的介紹。在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還可以引入教學視頻的指導形式,通過對類型語句的展示提高學生口語聽力能力,并為其后續(xù)的課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也為翻轉課堂的順利執(zhí)行提供客觀條件。
(二)優(yōu)化教學氛圍,刺激學生口語學習參與性
英語課程中,聽力口語內容的學習,需要以良好的學習氛圍作為基礎,在保證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同時,更好地激發(fā)其思維活躍性,并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口語與聽力內容的學習與思考中。這一教學工作,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更加典型,是保證課程學習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方法上,教師需要在課堂活動中,構建起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課程教育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用英語,展開課程教學活動。同時,通過雙語化的教學材料,保證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并在標準化的發(fā)音語境下,逐漸提升自身的英語語感,為整體英語課程中的聽說課程奠定基礎。
教師在對《Product》這一單元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將學生身邊的日常用品作為研究對象,在吸引其學習探究興趣的同時,保證學生對于課程口語內容的關注。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網(wǎng)絡視頻,補充這一課程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應用Iphone等學生常見產(chǎn)品宣傳廣告,拓展《Product》單元課程中的知識內容,并在與學生自有認知體系形成聯(lián)系的同時,使其更好地參與到課程內容的學習中,加深對于課程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然后,在課后的翻轉課堂學習時,也可以由學生獨立的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進行搜索,將課程學習中的方法,應用并延續(xù)到課后的學習生活中,提高課程內容在課內外的互動狀態(tài)。
(三)完善教學內容,補充課程教學形式多樣性
作為一門語言課程,執(zhí)行英語學科聽力口語內容翻轉課堂的同時,務必要保證課程形式的豐富性,以保證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參與性。翻轉課堂,是一種課外性的學習活動,在高職院校的客觀生源條件下,讓學生在課外,也能自主地投身到學習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教學任務。因此,需要在方法上,形成激勵引導,通過教師對課外活動與項目的設計,使教學內容與課程計劃融合在一起,以保證學生對于翻轉課程內容的參與性。
例如,在課后的聽力口語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組織集體性的活動項目,通過“英語沙龍”“英語角”的課程形式,保證學生課程學習的有效性,提高翻轉課堂的執(zhí)行效果。內容上,教師設計好具體內容,并將“英語沙龍”內容的開放性進行全面升級,在進行口語交流的過程中,對學生關心的熱點話題展開交流討論,在無差別交流的條件下,提升學生的口語聽力能力。在這一翻轉課堂模式中,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口語能力水平與狀態(tài)進行分析,并適當?shù)靥岣呓涣髦黝}的難度,保證學生在參與英語沙龍活動中的成長性[3]。
(四)強調實踐方法,保證翻轉課堂學習有效性
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主要針對學生職業(yè)化發(fā)展中的語言能力而設定,無論在教材內容還是在職場應用中,都帶有明顯的職業(yè)化特點。因此,在對此類英語聽力口語課程進行教學優(yōu)化,并執(zhí)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重視這種職業(yè)化的需求條件,并在教學內容與翻轉結構的課堂中,補充學生的實踐內容,以保證課程設計的有效性。這種實踐需要從專業(yè)性與能力化兩個方面出發(fā)。在專業(yè)性的內容中,要盡量的結合專業(yè)教材,增加學生英語學習中專業(yè)學科英語的內容;在能力化的角度,需要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預留課后的實踐項目,由學生自主地設計情景環(huán)境,在設計英語口語對話的同時,實現(xiàn)翻轉課堂的設計目標,完成課后環(huán)境中的內容學習。例如,在《Office》這一單元內容中,學生就可根據(jù)假想設計辦公室的情景模式,并完成整個情景對話的演繹,以實現(xiàn)對于單元課程知識的鞏固與學習。
五、結語
在高職院校的英語專業(yè)課程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并將英語課程中聽說部分學習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成長型品質,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是學生始終保持著學習狀態(tài),深化并延長素質化教育工作對于學生的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余麗霞,劉芬,李慧君.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新型混合教學策略[J].教育學術月刊,2018(11).
[2]沈嘉純.專業(yè)英語聽說課程"學—教—練"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證研究[J].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8(2).
[3]阮全友.翻轉課堂里的TPACK和TSACK——基于一項英語教學研究的討論[J].遠程教育雜志,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