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玲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情景教學,寓教于樂,開展課堂競賽和引入音樂教學等。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興趣培養(yǎng)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這充分說明了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習發(fā)生興趣,就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強大的學習動力。好奇—興趣—成就—自信,就是學生學習外語的心理過程。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過程,運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本文愿就此發(fā)表幾點拙見,旨在共同探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學習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情感,他們喜歡哪個教師,就往往喜歡哪堂課,學生“親其師”就會“信其師”,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因此,筆者從開學第一周開始就精心準備上課的材料,認真?zhèn)浜妹抗?jié)課,仔細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以及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上活、上好每一課,向45min要質(zhì)量。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應以鼓勵為主,“Great!”“Good!”“Good job!”“well done!”是我上課常用的口語。碰到學生不懂回答時,我們應以“Never mind” “Who can help?”等這些言語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切忌訓斥、冷言冷語和諷刺挖苦學生。課后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多和學生談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這樣有利于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不管用哪些方式,只有讓學生喜歡你,他才會喜歡上你的課,因此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的興趣才會隨之而來,成績也就會大有進步。
二、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學習需要環(huán)境。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反應迅速,接受知識的能力顯著增強。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盡可能的說英語。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做足功課,要根據(jù)不同的課型將教材活化為與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情景,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話題場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表達,為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空間。比如筆者在教學七下Unit6 Topic 1 there be 句型時筆者就帶一個袋子放在桌面上說“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bag. Whats in it ? Can you guess?”引導學生問“Is there a...in the bag?”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一個個踴躍發(fā)言,課堂氣氛活躍。再把教室設計成話題場景,讓學生用there be句型一一說出教室中有的東西。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情境,更有利于學生們理解語言知識,并更好地應用語言,真正體現(xiàn)了“語言來自生活,并用于生活”。
三、引入競爭機制,調(diào)動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慧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初中學生這個年齡的心理特點是:愛說愛動、爭強好勝、求知欲強、愛表現(xiàn)、喜歡引起教師和同學們的注意,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課堂教學中開展競賽活動,合理設置,妥善組織開展小組間競爭,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關鍵在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這樣,課堂氣氛越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越高,問題就會越爭越明了。競賽使教學事半功倍,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學習
合理運用游戲有助于英語教學。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既玩得開心,又輕輕松松復習和鞏固了英語知識,因而,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
比如,在掌握了被動語態(tài)的結構以后,就可以通過下面這個游戲來鞏固。首先把學生們分成兩組,一組學生寫出名詞或名詞短語如“the tree” “homework” ?“the water”等,另外一組寫出一些動詞如“water” “do” “clean”等,接著叫一個寫名詞的學生讀出他的單詞,讓寫動詞的學生準備好可以用哪個動詞與它造句(用被動語態(tài));也可以反著來玩這個游戲,有的學生會造出很有意思甚至好笑的句子。慢慢地學生們都很放開,爭先恐后地站起來,你一句我一句就這樣在游戲中鞏固了被動語態(tài)的應用。如此一來,一箭雙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落實到筆頭練習鞏固了if的用法。
五、引入音樂教學,鞏固學習興趣
音樂是多數(shù)人的天性,在英語教學中引入音樂,有計劃地教一些旋律優(yōu)美動聽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學唱,既能充實課余生活,增強學習興趣,又能積累詞匯量,增強語感,不知不覺地提高閱讀能力和聽辯能力,一舉多得。筆者在學生初一的時候就有計劃的區(qū)實施。在教完每單元內(nèi)容后,都有一首英文歌,如在學完人體部位后,教他們唱“Head and shoulder”;教完數(shù)字后,教他們唱:“Ten little Indian boys”“Are you sleeping”等。在教完一首歌后,每節(jié)課提前2min讓學生自己一起唱,這樣可以一直重復確保每個孩子都會唱。慢慢地到初二的時候就可以學唱一些難一點的歌曲了。大部分的學生都很喜歡唱歌,不僅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也讓學生們更容易地學到單詞。學生們學習得更加勤奮,更加主動,鞏固了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實踐證明,只要正確地引導學生,使他們對英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能在愉悅的氛圍中,主動融入英語教學的各項活動中來,不知不覺地學好英語。總之,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相信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