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琴
【摘 要】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內容。從通讀課文到讀懂課文,再到熟讀課文,逐漸深入,無一能離開朗讀。因此,我們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在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中的作用。
【關鍵詞】朗讀;理解;展美
走進校園,最動聽的聲音莫過于學生清脆悅耳的讀書聲。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學生們用心靈去體會語言文字的美,用心靈與作者對話,;在起伏跌宕的感情波濤中接受美的熏陶。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抓好朗讀,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朗讀訓練的重要性
1.幫助學生正確識字識詞
小學低年級識字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運用。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與字詞見面,牢固地掌握字的讀音,強化識記字形,從而有效地識字、識詞。反復地朗讀能使學生讀得正確、流暢,增強語感。教學時教師可指導范讀,使學生對字音形成初步印象,再通過自由、輕聲朗讀,進一步讀準字音,然后抽讀生字、指名認讀,進行適當檢查、正音。
2.增強學生對課文的認知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能準確理解語言文字,把握作者的寫作感情,只有通過反復朗讀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朗讀是理解的基礎,教師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朗讀,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品味、揣摩,適當點撥、講解,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加強學生的記憶,使學生克服詞匯貧乏,詞不達意的毛病。
二、注重朗讀目標的明確
朗讀不是亂讀、濫讀。朗讀前要提出不同的朗讀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朗讀,提高朗讀能力,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層次提出讀的具體目標。
1.初讀課文
這一層次要求學生正確地讀,正音正字,理解字詞,感知整體。
2.細讀課文
這一層次要求學生進行明義性地朗讀,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弄清作者的寫作目的。
3.精讀課文
這一層次側重表情朗讀,從研究文章的精華之處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逐步進入情境,介入角色,產(chǎn)生深刻的情感體驗。
三、精心準備,作好指導
課前,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緊緊抓住課文的情感脈絡,吃透課文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安排好朗讀教學的形式,確定好朗讀教學的重點、難點及時間安排等。細細推敲課文的感情基調,要清楚重點句段的不同語氣、速度、輕重音、語調等指標,并親自“下水”練習感情朗讀,要把所有的朗讀要求融于自己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的朗讀之中。有了這些準備,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就得心應手了,或在課堂的情緒高潮中即興范讀;或在學生朗讀不到位時,引導學生讀出恰當?shù)恼Z氣、語速、語調,指導學生進入情境,讀出真情實感;或對學生的朗讀作出中肯而又正確的評價,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四、形式多樣,合理應用
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各種形式的朗讀,又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因此,選擇恰當?shù)睦首x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比如,當需要激發(fā)情感或學生朗讀不到位時,可用范讀指導;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可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借助朗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文章的內容、層次時,可采用引導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啟發(fā)”作用,不能讓學生機械地模仿,不然,學生會依賴于模仿而不愿意主動思考。此外要慎用齊讀。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但也是導致“濫竽充數(shù)”的溫床。各種形式的朗讀放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其作用是有區(qū)別的。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后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zhí)教者要體現(xiàn)的目的、意圖就不同。因此,教師要通盤考慮,從整體上精心設計朗讀訓練的全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最有效的朗讀形式,從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最大效益。
五、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應把握的重點
1.嚴格按照新課標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最重要、最經(jīng)常的閱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式?!袄首x,首先要做到正確地讀,要用普通話,發(fā)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做到流利地讀,有感情地讀”??梢?,朗讀是閱讀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訓練,是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方式。語文教師應明確它的重要性,擺正讀與講的關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單是靠教師講出來的,而是在教師的引導和指點下,由學生去讀、去悟。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更多讀的機會,通過學生的朗讀,引導學生對課文中規(guī)范語言的領悟、積累,為日后語言的運用打下扎實的基礎。
2.注重訓練教學的方式方法
教師要針對不同的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出各種生動有趣的朗讀情境,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要求學生朗讀時發(fā)音要準,吐字要清晰、圓潤,發(fā)音要響亮,不念錯,不任意加字、丟字,不讀錯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特別要注意不可拖長尾韻。同時教師還要多給學生提供獨立朗讀的機會,及時糾正錯誤。如果學生讀“準”了字音,教師就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看標點符號的習慣。反復讓學生進行范讀訓練,讓他們懂得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領會這些符號在文章中的作用,做到正確、清楚、流利地朗讀。
總之,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要深刻地體會到朗讀在語文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朗讀不但要重質量,也要注重讀的形式和方法,讀要讀出情,機械的重復只會使學生“食”之無味,“言”之無語。充滿情感的課堂朗讀訓練,是學生、教師、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是讓學生情藏于心間而溢于言表的深刻體驗,是語文課堂教學永恒不變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