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亮,徐境榮,黃煥,李樹梅,羅楚敏
(肇慶學院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廣東肇慶 526061)
汞(Hg)是一種劇毒非必需元素,具備難降解、易富集的特征,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完善循環(huán)的惟一重金屬[1]。2017年10月27日,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汞和無機汞化合物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研究發(fā)現(xiàn),汞離子(Hg2+)可以和核酸分子中的胸腺嘧啶(T)發(fā)生特異性結(jié)合,形成T-Hg2+-T鍵的復合物,可以顯著提高T-T錯配的穩(wěn)定性[2]。2011年,Liu的科研團隊首次設(shè)計出基于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的DNA熒光傳感器[3]。雖然基于GO的熒光傳感器較傳統(tǒng)的Hg2+檢測法表現(xiàn)出靈敏度高、檢出限低、選擇性好、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但受限于材料生產(chǎn),存在價格較高的問題[4]。
UiO-66是2008年由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開發(fā)的一種基于Zr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5],該材料不但具有GO的性能,而且具有合成方法溫和、可控性高、孔洞大小可調(diào)節(jié)的優(yōu)勢,在氣體分離、磁共振成像、生物醫(yī)藥、化學傳感器等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6-7]。到目前為止,基于UiO-66的Hg2+熒光傳感器的研究還尚未見報道。因此,本實驗將UiO-66應用于水溶液中Hg2+熒光傳感檢測技術(shù)中,有利于更好地開展新型的檢測方法的研究。
本實驗所用四氯化鋯,對苯二甲酸,苯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無水乙醇均購于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實驗所用探針DNA(Probe DNA,P-DNA)片段購自Sangon公司,其中P-DNA以6-羧基熒光素(6-FAM)作為熒光標記物,具體序列如下:
P-DNA: 5' -FAM-TTCTTCTTCGCGTTGTT-3'
D8 ADVANCE X射線衍射儀(德國布魯克公司)、DTG-60H差熱-熱重聯(lián)用儀(日本島津公司)、JEM-2100F場發(fā)射透射電鏡儀(日本電子株式會社)、F-7000熒光分光光度計(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1.2.1 UiO-66的合成與純化
將四氯化鋯(ZrCl4)(3.0083 g,0.0129mol),對苯二甲酸(2.1431 g,0.0129mol)和苯甲酸(31.4463 g,0.2575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170 mL,1.030mol)并置于燒杯中,超聲30 min至完全溶解;轉(zhuǎn)移至250 mL聚四氯乙烯內(nèi)襯的不銹鋼反應釜中,120℃反應24 h。得到乳白色混懸液,離心,得白色沉淀;依次加入適量的DMF,無水乙醇各洗滌沉淀物3次,自然干燥后得UiO-66。
1.2.2 場發(fā)射透射電鏡(FESEM)分析
取干燥的UiO-66置于場發(fā)射環(huán)境掃描電鏡儀的樣品臺中,觀察晶體的表面形貌。
1.2.3 X-射線衍射(XRD)分析
設(shè)置管壓為40 kV,電流為40 mA,在2θ為5o~60o范圍內(nèi)進行掃描,掃描速度為5o/min。完成數(shù)據(jù)收集后,使用Origin分析軟件將X射線譜圖與標準卡片比對,以確定UiO-66是否成功合成。
將2 mL P-DNA的水溶液(含1 μL500μmol/L P-DNA)置于熒光比色皿中,作為待滴定液;將UiO-66混懸配成500 μmol/L(含500μmol/LP-DNA)的溶液為滴定液。將滴定液按體積梯度加入比色皿中,記錄體系熒光強度的變化(λex=480 nm)直到熒光淬滅達到飽和,此時得到的復合體系為P-DNA@UiO-66。熒光淬滅效率QE用公式(1)計算。
其中,F(xiàn)0為P-DNA初始熒光強度;FM為加入UiO-66后體系熒光淬滅達到飽和時的熒光強度。
在上述實驗基礎(chǔ)上,將稀釋后的Hg2+溶液加入到熒光淬滅達到飽和的P-DNA@UiO-66復合體系中,監(jiān)測熒光強度隨時間的變化,確定體系熒光復蘇達到飽和時的熒光強度。熒光復蘇效率RE用公式(2)計算。
其中,F(xiàn)T為加入Hg2+后復蘇達到飽和時的熒光強度。
為了進一步證明化合物與P-DNA之間存在相互作用,設(shè)定激發(fā)波長為480 nm,測定P-DNA,P-DNA@UiO-66體系,P-DNA@UiO-66+Hg2+體系,P-DNA@Hg2+體系的熒光各向異性值。
通過場發(fā)射環(huán)境掃描電鏡儀,觀察到制備的納米級UiO-66大小均勻,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如圖1所示。
圖1 本實驗制備的UiO-66的FETEM圖
實驗結(jié)果表明,合成的UiO-66的整體峰型與模擬的UiO-66 XRD衍射峰的位置一致(圖2),說明UiO-66晶體制備成功,而且純度較高。
圖2 本實驗制備的UiO-66的XRD圖
通過熒光滴定實驗,考察了UiO-66對P-DNA的熒光淬滅效果,實驗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UiO-66的淬滅曲線組合圖
通過圖3可得知,隨著UiO-66懸濁液的加入,P-DNA的熒光強度逐漸減弱。當UiO-66溶液加入的濃度約為15.5μmol/L時,P-DNA的熒光淬滅程度達到飽和。
通過熒光復蘇實驗,考察了Hg2+對P-DNA@UiO-66的熒光復蘇效果,可以觀察到體系的熒光強度緩慢復蘇,實驗結(jié)果如圖4所示。當Hg2+濃度約為100 μmol/L時,P-DNA@UiO-66體系的熒光復蘇強度達到飽和,熒光強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實驗結(jié)果表明,P-DNA@UiO-66體系對Hg2+具有有效的檢測能力。
圖4 熒光復蘇曲線組合圖
通過熒光各向異性實驗,考察了P-DNA、P-DNA+MOF(金屬有機骨架)、P-DNA+MOF+Hg2+的熒光各向異性值(FA),實驗結(jié)果如圖5所示。在未加入UiO-66前,P-DNA的FA約為0.078,加入UiO-66后,P+MOF的FA約為0.206,是單獨P-DNA存在時的2.64倍。加入Hg2+后,體系FA下降為0.118。
圖5 熒光各向異性圖
圖6 UiO-66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XRD圖
從圖6可知,UiO-66具有高度的穩(wěn)定性,因此我們推測其作用機理可能是Hg2+加入后,P-DNA與Hg2+通過親和作用形成T-Hg2+-T的類似雙鏈結(jié)構(gòu)。由于雙鏈結(jié)構(gòu)與UiO-66表面的親和力較弱,可以從UiO-66表面游離出來,體系熒光強度上升,其作用機理見如圖7所示。
圖7 基于UiO-66的Hg2+熒光傳感器原理圖
本文以UiO-66為基礎(chǔ)制造Hg2+的熒光生物傳感器,研究其復合體系的熒光淬滅和熒光復蘇的性能。UiO-66對P-DNA有良好的淬滅效果,當Hg2+存在時,體系熒光強度上升,表明P-DNA@UiO-66體系對Hg2+具有有效的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