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深入教學實際,積極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有效的制定完善教學對策,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技巧,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希望本文的有效研究,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24-0227-02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結合有效的教學實踐,深入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出了具體的教學對策,希望分析能夠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1]。
一、教師要善用多元化識字方式,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小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識字是最為基礎的學習內容,也是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小學生的識字學習容易出現記憶不牢固,復習出錯等情況,隨著新課改的提出,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直觀思維這一特點,將識字教學方式多元化,調動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可以將識字游戲與學習內容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到課堂當中,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通過想象將原先較為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教師可以通過給生詞生字配“身體動畫”的方式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所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從課堂中走出去,將所學內容運用到生活當中。如教師可以在進行象形字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方式從實物圖到象形文字,再到篆書、隸書、楷書直到今天簡化字的演變過程,提升學習內容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當中,提升學生的認字效果[2]。
二、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教會小學生閱讀方法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屬于重難點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效果,也能幫助其他學科的學習獲得提升,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語言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當從朗讀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進而幫助其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應當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其展開朗讀,如《開滿鮮花的小路》《彩色的夢》《沙灘上的童話》等文質兼美、富有童心童趣的文章。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的過程中應當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感情表達,通過朗讀更好地感受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發(fā)散思維和想象力,進而更好地提升自身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感情體驗。為了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進行信息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中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閱讀方法,增強自身的閱讀感受,進而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如教師再進行《畫楊桃》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課文的學習,教師則起到指導作用[3]。
三、教師要以趣引領、以讀促寫,提高小學生寫話水平
對于小學生而言,對寫作接觸不深,因此,寫作是其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內容。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趣引領、以讀促寫。寫作水平的提升需要進行一定的積累,只有在閱讀過程中積累一定的素材和好詞好句,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將所想內容更好地表達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閱讀積累。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每節(jié)課堂可以采取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表達自己今天遇到的趣事,見到的新鮮事物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在學生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和其他學生都應當予以學生足夠的尊重,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提升表達的自信,讓學生能夠敢于并樂于表達,通過提升學生口頭能力的方式,幫助其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幫助學生從積累入手,從練習出發(fā),一步一步的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四、注重分層教學,鞏固學生基礎知識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內容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能采取同樣的對待方式。首先,教師應當充分理解學生的興趣、性格等內容,通過對學生這些方面內容的理解,設計相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4]。如教師在進行生詞、生字的教學過程中,應當針對班級中拼音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進行深化學習,對其展示更多的內容,給予其更多的幫助,這樣能夠幫助這部分學生更好地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提升班級整體的語文學習水平,增強整體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應當針對學生基礎知識進行強化和鞏固教學。在每節(jié)課堂開始之初,可以先設置幾個復習題,幫助學生鞏固之前學習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內容,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
五、結束語
總之,為了提高教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在有效的運用教學方法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課堂實際,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的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認識,從而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盡有效助力。希望本文的具體分析,能夠提高教學認識,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惠芳.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學周刊,2019(03).
[2]魏九彪.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
[3]王瑾瑩.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
[4]張海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