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環(huán)境下,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中小學階段尤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階段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這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而且對于學生日后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但是,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的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需要針對問題提出可行性的應對措施,進而構建科學有效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9-005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043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環(huán)境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成長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目前,教育新形勢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推動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放性以及教學方式靈活性的發(fā)展。在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正確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所以說,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與實踐意義。
一、新形勢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心理輔導模式
心理輔導其實就是為了個體的心理健康而對其進行輔導。一般情況下,心理輔導教師會結合自身所學知識來給予學生合理的引導,使學生能對自身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通過合理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針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進行有效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使其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通過有效的指導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心理咨詢模式
對咨詢者給予一定的指導與幫助的過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從學校角度來看,主要結合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進行合理的指導,針對學生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困惑進行解答,使其能夠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從學生心理特征角度來看,心理咨詢模式主要是由發(fā)展性咨詢以及障礙性咨詢兩種模式構成的,前者指的是為了避免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心理問題而采取的咨詢方式,幫助學生處理生活或者學習中的困難,引導其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以及學習中的難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完善人格。障礙性咨詢模式主要針對患有輕微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礙的學生,在心理干預的情況下,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問題,進一步緩解與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新形勢下中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一)學習問題
從學習角度來看,在中小學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心理問題多表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方面。在中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存在厭學心理,其主要原因是在此階段學校組織的各種考試較多,考試較為頻繁,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致使學生在考試中容易產生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無法正常地發(fā)揮自身的學習水平。
(二)自我問題
從自我角度來看,中小學生之所以會產生心理問題是因為對自身缺乏全面客觀的認知與評價,而且過于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另外,教師與家長普遍存在對學生學業(yè)要求過高或者過于苛刻的現(xiàn)象,在評價時略顯片面化。這樣會使學生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由此引發(fā)心理問題,影響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人際交往問題
從人際關系角度來看,中小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參加課外活動或者社交活動的時間日益減少,再加上學校對組織課外活動等的不重視,使學生與他人或者對外交流的機會減少,降低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致使學生在交流溝通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以及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新形勢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
在教育新形勢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需要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但是,在教育過程中又需要將兩者進行區(qū)分,進而提高中小學生的整體心理素質水平。從思想品德教育角度來說,主要是以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為教育核心,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從心理健康教育角度來說,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為教育核心,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心理。所以說,兩種不同教育相結合時,需要區(qū)分兩者的教育核心。想要起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作用,需要兩者之間相互借鑒與各取所長。
(二)心理輔導與心理行為矯正相結合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必須要意識到心理輔導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心理潛能,同時,心理教育也有緩解或者消除各種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礙的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另外,學校應當以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那些心理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做到一視同仁,并且要更加重視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矯正學生的心理疾病。心理輔導與心理行為矯正有效結合,不但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而且可以有效遏制學生產生的不良心理行為。
參考文獻:
[1]邵巧倍.“自助餐式”學生同伴心理互助輔導模式構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4(12).
[2]張耀君.一個主體加兩翼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J].考試周刊,2014(21).[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王立云(1988.10— ),女,漢族,河北衡水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