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捷
摘 要: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和核心價值所在。文章立足學校文化建設的實踐,從校園精神、制度文化、活動文化、環(huán)境文化等四個角度來闡述文化立校的重要意義,通過傳承創(chuàng)新學校文化,涵養(yǎng)師生精神氣質,從而全面提升辦學品位。
關鍵詞:學校文化;校園精神;制度文化;文化活動;校園環(huán)境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和核心價值所在,對教育學生、熏陶教師、凝聚人心、展示形象和促進教育發(fā)展有著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一所有品質的學校必然富有深刻的文化內涵、鮮明的文化價值取向和豐厚的文化教育理念。
長沙市第六中學(以下簡稱“六中”)著眼于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提升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大力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辦學理念、突出辦學特色、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打造和諧校園、提升辦學品位。
一、創(chuàng)新辦學理念,強化校風建設,樹立校園精神
良好的學校精神理念能夠增強學生積極進取的力量,催人奮發(fā)向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它主要涵蓋學校辦學理念、辦學思想、校訓、校史、校歌、校徽以及師德師風等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價值觀念,是學校精神面貌的集中表達。六中文化建設首先就從校園精神的提煉與領悟開始。
(一)重溫校訓,創(chuàng)新理念,立校之魂
不論什么創(chuàng)新,其前提都是立足于傳統(tǒng),在傳承中求發(fā)展。我們要把六中百年校史的精華發(fā)掘出來,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進行創(chuàng)新,才是有意義、有價值和有生命力的。
六中在1905年創(chuàng)辦之初,取名為“兌澤中學”,是極富文化內涵的?!皟丁笔恰吨芤住分械谖迨素?,寓意亨通。《象辭》解釋說:“本卦為兩兌相疊,兌為澤,兩澤相連,兩水交流是兌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廣交朋友,講習探索,推廣見聞?!?/p>
教育者如能從中理解“兩澤相連”的含義,將更注重師生之間,學生相互之間以及與家人之間的關系,教育也將能潤澤生命。
校訓,是學校精神的凝練表達,學校形象的重要標志,學校文化的點睛之筆,六中秉承“公、勇、誠、樸”的校訓。“公”,闡釋為“遠大理想、大公無私、廉潔奉公、正直無私”;“勇”,闡釋為“獻身精神、英勇無畏、勇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誠”,闡釋為“以誠待人、誠實守信”;“樸”,闡釋為“樸實無華、實事求是”。
六中在每屆新生開學典禮或升旗儀式上都會讓師生重溫校訓,不斷挖掘六中百年辦學歷史的深厚積淀,傳承六中“公勇誠樸”校訓精神,它對六中師生教學成長與進步、素質提升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自省和激勵作用。我們在認真梳理校史的過程中,沿用了內涵豐富、催人奮進的老校歌并將歌詞全文雕刻在教學樓墻上醒目位置。同時,全面征求聽取了師生、校友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重新設計了校徽、校服、校旗等一系列視覺傳達系統(tǒng)。
在發(fā)展過程中,六中不斷提煉與升華學校發(fā)展與教育實踐的新經驗,進一步創(chuàng)新辦學理念,確立了“立德、明理、務實、篤行”的辦學理念。六中辦學理念緊緊圍繞國家頒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的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即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等六大素養(yǎng)?!傲⒌隆?,為“人文底蘊”,也是“責任擔當”;“明理”,為“學會學習”,亦為“科學精神”;“務實”,為“健康生活”;“篤行”,為“實踐創(chuàng)新”。
筆者在六中百年發(fā)展的歷史和文化積淀之上,順應新的辦學形勢,作為現任校長確立了“質量立校、科研強校、特色亮校、文化興?!钡霓k學思想,并提煉出“溫潤、仁愛”和“給師生37℃的溫暖”的教育理念,(注:37℃是人體最健康、最舒適的溫度。適度地讓師生每一個人在兌澤校園里,都能相互感知到自己和他人和諧存在,并且都作為獨立的個體被關注、關心和引導)這是對“兌澤”的一脈相承,并適應新時代教育背景的創(chuàng)新,也是全校師生發(fā)自內心認可的東西。新的辦學思想與辦學理念的確立,大大提升了六中辦學品位,引導教師更新了教育觀念,向教育更高境界發(fā)展。
(二)強化師德,優(yōu)化校風,興校之本
校風是學校教學氛圍和人文氛圍的結晶,是教風和學風的融合。一個學校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會對學校師生產生內在動力,促人上進,有效地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的侵蝕和干擾。要抓好校風建設,只有在教師中樹立起良好的教風,才能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
第一,通過他律與自律,規(guī)范師德行為。結合教育的發(fā)展要求,落實《長沙市中小學教師從業(yè)十不準》《長沙市第六中學教師師德規(guī)范要求》,簽訂《長沙市第六中學治理教育亂收費責任書》《長沙市第六中學師德師風承諾書》等師德師風規(guī)范性文件,通過學校陽光服務平臺、家長委員會、學生自主管理系統(tǒng)等,來進一步建設良好師生關系,搭建好家?;悠脚_,規(guī)范好教師行為,將具體的師德要求落實在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
第二,通過學習與體驗,提升師德修養(yǎng)。學校讓教師通過專家講座、校本研修、集體學習、自主學習等方式學習校內外師德典范的先進事跡,感受他們高尚的師德境界,明確師德發(fā)展的追求目標。
堅持師德師風專項培訓。通過重溫“師德規(guī)范條例”,學習師德典型事例、舉行師德先進經驗交流、放映師德教育影視片等方式,對教職員工進行師德教育;學校工會開展師德師風的專項活動,舉行“師德師風演講比賽”“師德師風專題征文”“師德師風建設的專題研討”等活動,培養(yǎng)教師的敬業(yè)和奉獻精神。
第三,樹立身邊榜樣,引領師德發(fā)展。學校每學年組織“七一”和“教師節(jié)”系列表彰、年度考核,評選和表彰師德師風優(yōu)秀分子;定期組織推選“身邊好教師”“我喜歡的老師”等多種方式,評選出學生和家長喜歡的老師,樹立起身邊的師德榜樣和師德標兵,在增加職業(yè)認同感的同時,引領學校師德的提升和發(fā)展。
在長期的教育與管理中,學校逐漸形成了“明理、誠信、弘美、尚新”的良好校風;“敬業(yè)、求實、奉獻、進取”的優(yōu)良教風;“勤思、善問、博學、致用”優(yōu)秀學風。
第五,傾注對教職工的人文關懷。我們在加強“教工之家”建設的同時,繼續(xù)辦好教工低齡子弟托管中心“放心吧”, 精心設計了“心靈氧吧”,開辦了靜雅的“兌澤書屋”和“明志軒”書畫室, 在體藝館設立乒乓球室、形體室、舞蹈室、瑜伽室等。堅持每季度舉辦教職工的集體生日會,組織教職工趣味運動會、登山祈福、環(huán)年嘉湖跑等活動。
四、完善文化設施,美化校園環(huán)境,建設校園環(huán)境文化
學校環(huán)境是展示學校文化和體現校園精神的重要載體。“學校環(huán)境是無形的教育、無字的教科書”。精致、高雅的校園環(huán)境能美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優(yōu)化學生的品質,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近年來,學校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了個性化、規(guī)范性和統(tǒng)一性的規(guī)劃設計,較好地營造文化氣息濃郁、文化底蘊豐厚、文化主題鮮明、文化特色突出的環(huán)境文化,有效提升了學校環(huán)境文化品牌形象,較好地發(fā)揮了環(huán)境育人的特殊功效。
第一,對校園環(huán)境凈化、美化。通過常態(tài)化的衛(wèi)生清掃活動的開展與衛(wèi)生保潔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無煙校園的創(chuàng)建活動,校園的衛(wèi)生狀況大為改觀,通過對校園道路的整修、校園墻壁的粉刷、鐘樓的改造、學校教學樓走廊的植被綠化,校園面貌煥然一新,特別是對兌澤園內水塘的清污,讓水流動起來,魚兒游動起來……校園環(huán)境得以不斷凈化、美化。
第二,對校園設施提質改造。全校各班配備好“智慧云”黑板和節(jié)能護眼燈,全面改造教學樓、體藝館、學生寢室、足球場,先后新建錄播教室、校史館、書法室、美術室,學術報告廳、黨建工作室、班主任會議室、團隊活動室等各種功能室得以重新修繕與裝飾。學校的硬件與軟件全面升級換代,教學環(huán)境品質全面提升。
第三,打造校園文化景觀。兌澤之精神在于溫潤仁愛,一草一木潤師生于無聲。近三年來,學校環(huán)境文化建設不斷提升。從賞心悅目的兌澤園、明志園,到主題鮮明、潤物無聲的校史浮雕背景墻、圖騰柱、校歌文化墻,再到杰出校友雕塑,無不彰顯出六中優(yōu)雅別致的校園環(huán)境、悠久的辦學歷史、濃郁深厚的文化氛圍。煥然一新的宣傳櫥窗與文化墻、文化雕塑以及精心設立的校園文化標志共同組成了校園文化景觀。漫步在文化景觀長廊里,師生就猶如置身于美麗的畫卷中,又如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時時感受到一種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啟迪。我們努力“讓學校的每一堵墻壁都能說話”,使校園環(huán)境成為無聲的教育者,“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全方位營造了校園文化氛圍,陶冶師生情操,顯著提升師生幸福指數。有來訪嘉賓這樣評價:長沙市第六中學就是一所“豐富而安靜的學校”。在校門口,在校園里,我們都能感覺到學校的靜謐與靈動:精致的校園是靜悄悄的,鳥兒婉轉的歌聲清晰入耳;小講解員的導引是活靈活現的,學校深厚的歷史文化次第呈現、歷歷在目。近年來,長沙市第六中學校園面貌的華麗轉身、教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及校園文化的進一步積淀就是佐證!
學校文化建設一直在路上,我們相信,通過進一步的努力,一定讓全體師生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校園真正成了學生成長的“樂園”,教師幸福的“家園”!
參考文獻:
[1]黃國勝.打造特色 提升學校文化內涵[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2013(7):19.
[2]閆繼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提升學校辦學境界[J].基礎教育參考,2013(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