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語言文字是有國界的,音樂是無國界的。”音樂可以毫無障礙地在世界范圍內傳播開來,不受一切外在環(huán)境的限制,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從音樂中不僅可以感受音樂的旋律,還可以從音樂中感受到表演者的情感體驗。民族聲樂是音樂中比較特別的一種,在原有音樂的基礎上增添了相應的民族特色。民族聲樂是各族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飽含著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聲樂的表演者一般是少數(shù)民族人士,他們出于自己民族的熱愛,創(chuàng)作和傳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其中聲樂藝術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民族聲樂的演唱中,表演者都會極力表達自己的情感訴求,體現(xiàn)出一定的情感體驗。本文將以此為論點,探討民族聲樂演唱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體驗,分析情感體驗在民族聲樂表演中的重要性,這對于民族聲樂的發(fā)展、擴大其影響力有著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民族聲樂;聲樂表演;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J623.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聲樂表演、戲劇表演等這些藝術表演形式,傳遞給受眾的不僅是表演過程中獲取到的只言片語或者故事情節(jié),更多的是通過表演者對于這些藝術文化的理解進行自身情感體驗的疊加,呈現(xiàn)給受眾一場視聽盛宴。相比而言,聲樂表演并沒有過多的肢體動作,主要是表演者飽含情感的演唱給聽眾帶來一定的觸動,與之引起共鳴。民族聲樂藝術大多都蘊含著表演者對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熱愛,其中的情感體驗十分觸動人心。對于民族聲樂表演中的情感體驗進行分析,可以比較清晰地得出相關的情感體驗訴求,讓普通聽眾也可以了解一方文化。同時,也有利于民族聲樂今后的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文化大發(fā)展和大繁榮。
一、民族聲樂的概述
民族聲樂,目前為止還沒有官方統(tǒng)一的定義。民族聲樂發(fā)源于我國原始社會時期,勞動行為出現(xiàn)之后,勞動人民為了慶祝大豐收就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具有一定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聲樂藝術。再到《詩經》的出現(xiàn),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集子,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聲樂集子,把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推向發(fā)展高峰。民族聲樂在我國有著相當長的發(fā)展歷史,發(fā)展到今天種類越老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例如蒙古長調、沂蒙山小調等,還有各種戲劇,包括京劇、豫劇、黃梅戲等。
民族聲樂發(fā)展到今天已經相對比較成熟,這離不開各族人民文化傳承的努力。但是隨著藝術的大發(fā)展和大融合,民族聲樂藝術的特點也在慢慢消逝,文化雜糅使一些民族聲樂藝術被破壞。那么對于民族聲樂的傳承,表演者的情感體驗也就是對于民族聲樂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需要予以重視。
二、民族聲樂的特點
(一)民族特色的展現(xiàn)
民族聲樂區(qū)別于普通的聲樂藝術,不管是語言還是旋律,又或是演奏的樂器,都體現(xiàn)著自身的民族特色。不僅如此,這些民族聲樂當中都蘊含著本民族豐富的文化歷史。
首先,從這些民族聲樂的語言文字來看,相當大一部分的民族聲樂都是運用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和文字進行表演的。這些少數(shù)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文字語言,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創(chuàng)作了口耳相傳的民族聲樂藝術,這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展現(xiàn),但是外族人員理解起來相對有點難度。例如京劇藝術,雖然是采用的漢語文字,但是其中的旋律普通人就很難理解。當然,也有一些民族聲樂在普通聲樂的基礎上,因為特定的歷史場合和環(huán)境,增添了一定的民族元素。這種民族聲樂相對比較好理解,例如《走西口》,這是當時歷史環(huán)境下,陜西當?shù)氐纳虘敉ㄟ^走西口進行商貿交流,留守在家的婦女為表達自身對于丈夫和親人的思念所創(chuàng)作的具有一定民族地域特色的聲樂藝術作品。
其次,民族聲樂的演奏樂器,具有相當?shù)拿褡逄厣?,這一點就很容易理解了。例如內蒙古地區(qū)的馬頭琴,還有我國北方地區(qū)的二胡和嗩吶,其中著名的《百鳥朝鳳》就是民族聲樂藝術的高級殿堂之作的代表。這些民族特有的特色樂器,使這些民族聲樂展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魅力,能夠舉世流傳。
(二)民族聲樂的演奏風格變化大
不同的民族聲樂作品,可能會因為地域上的差異,或者是民族文化的區(qū)別,在演奏風格上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效果。例如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山歌節(jié),整體就表現(xiàn)得非常歡快和活躍。我國西北地區(qū),以內蒙古地區(qū)的蒙古長調為例,就表現(xiàn)得比較粗獷豪邁。我國華北地區(qū)以二胡和嗩吶為代表創(chuàng)作的民族聲樂作品很容易給人一種凄婉、悲愴的氛圍。這些不同的民族聲樂,依靠不同的民族樂器,展現(xiàn)出自身的民族特色。
三、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及其重要性
(一)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
藝術之所以偉大,絕不是因為其呈現(xiàn)在紙上的單薄的文字,而是因為藝術作品中蘊含著作者以及表演者濃厚的情感訴求。在民族聲樂的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會把自己對于該作品的理解把自己內心的情感感受表現(xiàn)出來。這個時候所表現(xiàn)的民族聲樂藝術作品是有靈魂的、是活的,是能夠打動人的。這也是一場成功的民族聲樂藝術表演所需要具備的重要因素。
(二)重要性
任何表演,都需要各方面進行完美的結合才能成功。在民族聲樂的表演中,如果僅僅依靠文字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的歌詞和旋律,而表演者只是充當一個傳達者的作用,這種民族聲樂藝術作品是很難成功的。民族聲樂具有一定的民族特性,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如果添加自身對于此聲樂作品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體驗都附著在作品之上,只有表演者自己融入到作品當中,才能更好地吸引聽眾進入其中,感受表演者的情感和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
四、民族聲樂表演中情感體驗的運用
(一)深入了解聲樂作品
民族聲樂的表演,相比普通的聲樂表演來說,難度相對比較大,不僅需要了解一定的民族語言文字,而且還需要對于該民族的文化進行一定的了解,否則很難透徹地理解聲樂作品本身,這種狀態(tài)下表演的聲樂作品是沒有靈魂的。所以,需要表演者在充分了解民族聲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以及內容和傳達的思想之后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獲得自身對其的情感體驗,更好地進行表演。
(二)傳情和附情相結合
在對于民族聲樂藝術作品進行了解之后,我們對于民族聲樂作品就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對于作品中作者傳達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表演的過程中,就應該以原作者的情感訴求為主,進行作者感情的傳達。同時,表演者也要表現(xiàn)自身的情感體驗,這樣才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表現(xiàn)聲樂作品,將兩者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民族聲樂表演創(chuàng)作的升華。
(三)提升自身技能和修養(yǎng)
民族聲樂表演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情感體驗的完美表達,表演者需要提升自己的表演技能和表演修養(yǎng)。首先,聲樂表演主要是依靠嗓音,那么對于一個表演者的嗓音要求是比較高的,所以表演者要積極鍛煉自身的硬件素質,以及在表演中的一些表演技能和技巧。例如,可以進行換氣訓練,更好地展現(xiàn)聲樂表演;其次,民族聲樂表演是一項文化活動,要想更好地表現(xiàn)聲樂作品,表演者在提升自身硬件素質的同時,也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更好地與作品作者進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五、結束語
民族聲樂表演中,表演者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民族聲樂藝術作品,促進民族聲樂藝術在演藝舞臺上獲得更大的成功;另一方面,表演者通過自身情感體驗的表達,也可以更好地引導聽眾進入到民族聲樂作品當中,獲得一定的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張青鴿.談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J].大眾文藝,2018(6):138-139.
[2]鄭國強,劉露,楊小竹.新媒體技術給廣告帶來的巨大影響[J/OL].藝術科技:15-20+32+127[2019-06-04].
[3]王妮娜.論民族聲樂演唱過程中技巧與情感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7(14):166-167.
[4]高雪飛.探究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J].藝術科技,2017,30(4):172,176.
[5]許燕.論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J].黃河之聲, 2016(11):96-97.
作者簡介:卞珊珊(1985—),女,安徽人,歌劇團副團長,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