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 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必要性出發(fā),從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堂環(huán)境等三個方面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并結合實際,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學生主體作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7-0077-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诖?,文章進行了以下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學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必要性
就學生學習而言,教師只是主要的知識學習組織者和知識的傳授者,知識的接收和消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學生自身的責任,學生自身的學習自主積極性沒有人或其他事物可將其代替。從另一方面來說,數學本是較為抽象的學科,不像語文和英語等語言類學科,借助多媒體等外在條件可以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而語言是可以在語言環(huán)境中后天習得的。通俗地說,不管是否出于自主學習的意愿,在語言環(huán)境中或多或少會受到語言環(huán)境的渲染。而數學是思維邏輯方面的學科,需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和積極的自主學習意愿,否則難以達到預期學習目標?;谝陨蠈W科學習的對象特點和數學本身的學科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學生的主體參與、創(chuàng)新意識薄弱。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參與性不高、創(chuàng)新意識薄弱。通常對于數學問題的講解,教師會有所謂的標準步驟和參考答案。因為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思維邏輯性,在解決問題時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總是講解為主,學生練習為輔,即使練習也會給出一定程度上的提示。而數學本身具有一定難度,久而久之,學生會養(yǎng)成依賴教師解答和答案參考的習慣,不愛自己獨立思考,主體參與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都會受到損害。
(二)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數學學習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的鍛煉。邏輯思維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尚未發(fā)育完全的小學生而言,本身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數學教學本身具有枯燥的特點,小學生的性情是比較活潑好動的,枯燥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數學課堂環(huán)境沉悶。前文提到數學學科本身的邏輯思維性和數學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無味性,因此數學課堂環(huán)境較為沉悶。由于學生對教師講解數學知識具有依賴性,再加上對數學本身的難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善于思考,很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或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解決。教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課堂氣氛沉悶,沒有激情,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小學數學教學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減少設置和依靠數學問題的標準答案,保留數學問題可多角度思考的余地。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上,多是教師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講解,學生只是聽,很少積極探索,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足,依賴教師的傳授,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針對這一問題,結合小學生好動、對世界充滿探索的性情特點,可通過數學實踐活動或者數學小游戲等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體性,培養(yǎng)其思維發(fā)散的能力,在實踐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二)結合數學教學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具有邏輯性強的特點,且較為嚴謹、抽象。數學需要扎實的計算能力,因此可以組織小組或者是班級的計算比賽,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教師也可展示有錯誤的數學題解法,組織學生競賽來找找錯在哪,發(fā)現問題的本身就是一種訓練,而學生自己找出問題以后自然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習數學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提問,創(chuàng)造活力課堂。傳統(tǒng)課堂上,互動方式通常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舉手回答,或是教師點名某個學生回答。這種現象里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一是班級有部分學生舉手發(fā)言不夠積極;二是沒有舉手發(fā)言的學生,他們對該數學問題的思考結果有兩種:一是與發(fā)言同學或是教師對該題的講解思路大致相同;二是自己的思路與發(fā)言同學與教師講解都不同,或許能判斷自己的答案正確與否,但是解題思路的出錯原因無從得知,沒有改正進步也就無從談起。針對沒有發(fā)言的第二種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即能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通過教師點評得知自己的長短處,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活力課堂。
四、結語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生課堂主體參與性不高、創(chuàng)新意識薄弱等問題,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比較低,學習數學的課堂環(huán)境比較沉悶,沒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小學生的性情比較活潑、熱愛探索,但邏輯思維分析能力有限,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數學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包括數學小競賽、數學解題思維方式討論組等等。因為小學生的心智尚未發(fā)育完全,教師要在實踐活動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希望通過本文對于小學數學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相關探討,可以為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提供有效建議。
參考文獻:
[1]呂磊磊.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J].學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