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亮
【摘 要】本文以高三英語“科普知識與現(xiàn)代技術”的詞匯復習課為例,論述基于話題的詞匯復習教學方法,提出要圍繞話題從“導入—話題素材積累—寫作運用—討論—作業(yè)”教學步驟實施形式多樣的、層層深入的教學活動,有效整合零碎的知識點,開展有效的語言輸出活動,并在語言復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xiàn)高三語言復習課的高效率。
【關鍵詞】高三英語 話題 詞匯復習課 詞塊 語言知識復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4B-0154-03
長期以來,在高三的單元復習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在第一輪語言知識復習時,都會按照教材自然編排的順序,利用大量的幻燈片和教輔材料講解與拓展單元重點單詞及詞組,再輔以高考真題和模擬題進行反復操練。課堂教學往往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學生則忙于做筆記,被動地接受,機械地記憶。這種傳統(tǒng)的復習課教學模式重視語言基礎知識的講解,看似容量大、節(jié)奏快,實則是簡單地重復以前所學習的內容,復習和訓練方式單調枯燥。學生缺乏復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語言復習處于高耗時低效率的狀態(tài)。如何在緊張的一輪復習中提高語言知識復習課的效率是所有英語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
本文以高三英語中“科普知識與現(xiàn)代技術”的話題詞匯復習課為例,分析基于話題的詞匯復習的教學實施過程,闡述如何圍繞話題設計形式多樣的、層層深入的教學活動,整合零碎的知識點,開展有效的語言輸出活動,并在語言復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xiàn)高三語言復習課的高效率和高質量。
一、課例背景
在 2018 年南寧市教育局組織的“南寧市教育系統(tǒng)先鋒志愿服務隊赴馬山送教活動”中,來自南寧市第三十三中學的凌青香老師在馬山中學執(zhí)教一節(jié)高三詞匯復習公開課:Topic 20 Popular Science and Modern Technology(話題素材積累與應用)。在本節(jié)課中,凌老師打破教材自然編排的順序,依據(jù)《2018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所列舉的 24 個話題,重新組合教材單元,提煉出“科普知識與現(xiàn)代技術”的相關重點詞塊,以形式多樣的練習予以鞏固,再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強化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本節(jié)課訓練了學生的讀寫譯說等語言技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改變了傳統(tǒng)高三英語詞匯復習教學費時低效的狀況。在課后的評課、議課活動中,聽課老師們都對凌老師精心的教學設計、獨到的教材整合、流暢的教學步驟和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老師們普遍認為以話題為中心的高三語言知識復習模式能幫助學生在同一話題情境下整合零碎的單元語言知識,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二、話題詞匯復習課課例評析
(一)StepⅠ:導入
教師給學生播放了一部短視頻,內容是一個名叫索菲亞的“女性”機器人被沙特阿拉伯政府授予沙特阿拉伯國籍,成為歷史上首個被授予國籍的機器人。在被授予國籍之后,索菲亞在現(xiàn)場發(fā)表了一番激情的感謝演說。在播放完視頻之后,教師提出問題:What makes it possible?學生回答: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接下來,教師用圖片展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xié)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yè)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p>
【評析】教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的視頻展現(xiàn)了當今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激活了學生大腦中已有的人工智能的背景知識,有效改善了高三語言復習課的枯燥場景,讓學生看到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正在不斷突破人類的想象力,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生活。并引用國家主席的講話,激發(fā)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為隨后的復習做好了鋪墊。
(二)StepⅡ:話題素材積累
1.話題詞塊整理分類。教師將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一至選修八中話題為科技的單元做了梳理,總共有五個單元,并提取出這五個單元里表達科學技術的相關詞塊,如 carry out a research,realize ones dream of,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life,catch up with the advanced world levels 等。接著教師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學生把與科學技術相關的詞塊按照“發(fā)明”“發(fā)展”“使用”“影響”四個方面進行分類,如圖 1 所示。
【評析】教師在課堂上引入“詞塊”的概念,教會學生如何復習詞匯,有意識地提高學生對詞塊的敏感性。詞塊是“真實言語交際中以高頻率出現(xiàn)的大于單個單詞的以整體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并可作為預制組塊供人們提取使用的多詞單位”。詞塊包括具有習語性質的固定詞組、各詞類的固定搭配、慣用話語、句子構架和引語。詞塊具有語法結構和語義搭配的雙重限制,使用時整體提取,能有效減少學習者在使用目標語言時因受母語負遷移而造成的語法和詞匯錯誤,減輕學習者處理目標語言信息的負擔,能極大提高學習者語言表達的流利性和準確性。學生把各類詞塊進行組合,稍加改造就構成句子,進而為組成連貫的語篇做好準備。
教師還利用思維導圖,依據(jù)科學技術的發(fā)明、發(fā)展、運用和對人類的影響四個方面對詞塊分類整理,將話題和詞匯復習結合起來。學生可以在一定的語境中將所要復習的語言知識串聯(lián)起來,構建詞匯網(wǎng)絡,易于產生聯(lián)想記憶,更好地儲存和提取詞塊。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學研究揭示:按意義分組整理后的內容比不分組的無意義聯(lián)系的內容記憶效果要好。
2.詞塊造句?;诒竟?jié)課所復習的話題,教師設計了以下翻譯練習,讓學生熟悉部分語塊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之后,教師加大難度,要求學生在科學技術這一話題下使用3個及3個以上本節(jié)課所提煉的詞塊組織造句。
(1)在科學家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國已經掌握了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像中國的高鐵技術和華為手機就享譽國內外,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2)然而,在很多方面我們還需要進行研究,以便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科技復興之夢。
(3)口頭表達訓練:Please make a sentence using three or more of these phrases.
【評析】對于剛學過的詞塊,加深記憶的最好辦法是在表達中運用,學用結合是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最佳途徑。教師所設計的翻譯練習針對性強,能較好地提高學生選擇和運用詞塊的能力,提升學生轉換中英文的熟練程度和速度,保障語言輸出的流暢性。教師把貼近學生生活的中國元素融入翻譯練習中,如中國高鐵、華為手機等,把對學生的勵志教育融入英語學習之中,激發(fā)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科技復興之夢而努力學習。在學生能夠熟練使用所復習的詞塊后,教師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在口頭交流中使用3個或3個以上本節(jié)課所復習的詞塊。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在同伴的幫助下,積極復現(xiàn)所學習的詞塊,體驗使用目標語言的成就感。
3.語篇分析。在完成詞塊、句子的復習任務之后,教師把詞匯復習上升到語篇層面。教師把本節(jié)課所復習的部分短語和句型組建成語篇,讓學生在閱讀時標記語篇的主題句、作者的論據(jù)、優(yōu)美的短語和句型、句際間連接詞,以此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豐富語篇知識。
【評析】教師以一篇典型的議論文為例,指導學生挑選出論據(jù)中優(yōu)美的相關話題詞塊,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注重話題詞塊的積累和運用,促進學生使用較復雜的句式和較高級的詞匯,優(yōu)化詞匯復習的效果。教師還引導學生分析典型的議論文的語篇結構,讓學生清晰地了解作者是如何運用事實論據(jù)對論點展開論證的;如何運用句際間的銜接詞讓文章結構緊湊、脈絡清晰。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議論文的語篇模式、展開論證的手法、銜接和連貫等寫作技巧的運用,為學生的語篇輸出做好鋪墊。
(三)StepⅢ:寫作運用
教師讓學生運用本節(jié)課所復習的話題詞塊,用英文介紹中國的手機支付。因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在寫作任務中給出了開頭和結尾,讓學生寫出文章的主體部分。
【評析】詞匯學習既要源于語篇,又要依托語篇,更要回歸語篇。高三的詞匯復習不同于新授課的詞匯學習,它是在已有的詞匯儲備的基礎上溫故知新、查漏補缺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在語篇中歸納整理相關的話題詞匯,檢測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還要融合新舊知識,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復習的詞匯,創(chuàng)造性地輸出語言。教師依據(jù)話題,進一步創(chuàng)造情境,設計寫作任務,讓學生有機會把所復習的話題詞匯運用到書面表達中,提高學生使用詞塊生成語篇的能力,促進新知識的生成,實現(xiàn)從語言知識到語言技能的轉變。
在寫作任務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習作,給予當堂評價,讓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習作的優(yōu)缺點,并通過不斷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學習策略的提升。主題為中國的“新四大發(fā)明”寫作任務的設計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之情,培養(yǎng)學生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讀書的意志品質。
(四)StepⅣ:討論
教師在討論環(huán)節(jié)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mobile payment does good to our life in many aspects.But will it do any harm to us?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評析】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是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之一?!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 年版)》提出:學生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在思維品質的發(fā)展目標上應能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在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本單元所復習的詞匯進行筆頭表達之后,教師設計更深層次的問題引發(fā)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和交流,鼓勵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談論手機支付的劣勢。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從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辯證地、有理據(jù)地思考問題,在和同伴的交流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積極表達自己的思維和觀點,促進學生的思維在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的發(fā)展。在高三單元復習課中,教師要兼顧學生的語言和思維雙重能力的培養(yǎng),學思結合,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fā)展。
(五)StepⅤ:作業(yè)
教師制定了寫作評價表,讓學生在課后通過自評和互評修改、潤色自己的習作。
【評析】教師制定的寫作評價表從書面表達的布局謀篇、語言的豐富性、語篇的連貫性和書寫四個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具體明確、操作性強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在修改自己的習作和互相評價時有據(jù)可依、有理可循,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評價的動機。學生在自評和互評時能夠尋找相互間的差距,反思自己寫作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更為準確地判斷寫作目標的達成度。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在修改習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在同伴的協(xié)助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為教師在下一節(jié)課上解決學生的共性問題做好了準備。
總之,在以話題為中心的高三語言知識復習模式中,教師應以話題為中心,基于各類型的語篇,組織學生進行話題拓展閱讀,有針對性、有側重地歸納、總結和拓展話題詞塊,通過創(chuàng)設讀寫說等形式多樣的任務活動,幫助學生構建相關話題的知識網(wǎng)絡,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使語言知識在運用中得到鞏固和內化,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復習語言知識時,還應重視學生獲取知識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要實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討論、探究和實踐,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保持旺盛的學習態(tài)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發(fā)展思維品質,運用自評和互評等學習策略,提升學習能力,從而實現(xiàn)高三語言復習課的高效率。
【參考文獻】
[1]段士平.國內二語語塊教學研究論述[J].中國外語,2008(4)
[2]陳則航,王 薔.以主題意義為核心的詞匯教學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8)
[3]劉 蘭.組塊建構記憶與英語詞匯學習[J].成人教育,2013(2)
[4]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文秋芳.英語學習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