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月蘭
摘要:隨著時代的劇變、信息技術(shù)的廣泛應用等在給人帶來實惠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壓力,中小學生也不能幸免。加之中小學生還面對身心發(fā)展不平衡的現(xiàn)實,面對家庭、學校、社會施加的巨大的壓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他們的心理困惑不斷增加。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師者不僅要傳道授業(yè)還要導惑。
關鍵詞:壓力 心理困惑 ?導惑
教育工作者都熟悉這樣一句話,“我們戰(zhàn)場上的勝利,早在小學的課桌上就已經(jīng)被決定了?!焙⒆觽兏鞣N心理的困惑,尤其是處于打底色的小學階段教育如不加以疏導對其一生甚至“戰(zhàn)場的勝利”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既然有惑為何不解呢?從心理困惑角度來說,用解惑有過分夸大教師能力的嫌疑,學生心理困惑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師單方面力量并非萬能。導惑這一說法比較合情合理。
一、惑之表現(xiàn)
(一)學習方面
1.入學不適應
對上學的態(tài)度消極,沒有紀律、制度可言。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學習困難。
2.厭學
學習目的不明確。厭一般學習成績較差,缺少學習動機,又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效率低下,“身在曹營心在漢”,注意力不能集中。
3.學習疲勞
感覺器官活動機能降低、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記憶衰退、情緒上躁動。
(二)情緒情感方面
1.羞怯
對自己不夠自信,不愛說話,即使說話也慢聲細語。
2.焦慮
考試時過分緊張、憂慮、恐懼等情緒狀態(tài)。
3.易怒
減少對負性情感的調(diào)控,用沖動、發(fā)脾氣撒嬌。
4.嫉妒心
不愿看到別人優(yōu)點,喜歡挑剔、貶低別人。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師對自己關心、重視就生氣,甚至怨恨別人。
(三)在行為方面
1.說謊行為
為了逃避懲罰、責任,獲得某些東西或榮譽故意說謊。
2.攻擊行為
蠻橫無理,粗暴的擾亂別人。好主動出擊,喜歡公開批評他人,易發(fā)怒等。
3.偷竊
將他人的而自己喜歡或者缺少的物品占為己有。
4.退縮行為
逃避、依賴、愛哭、自暴自棄等行為。
5.多動癥
在任何情況下活動過多,上課東張西望,沖動任性。
6.磨蹭
被動攻擊,用拉長時間填充自己“被壓榨的時間”,來抵御、防抗外力的干涉,同時用來保護自己的獨立領域。
(四)自我意識、意志品質(zhì)方面
1.自我評價能力較低
缺乏自信,不敢單獨接受任務,與同伴不敢進行正當?shù)母偁帯?/p>
2.以自我為中心
凡事都只希望滿足自己的欲望,卻置別人的需求于度外,自私自利。
3.自制能力較弱
感情用事,情緒波動大。做事情虎頭蛇尾,甚至半途而廢。
4.抗挫折能力較低
孩子一失敗就喪氣。
二、惑之成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結(jié)構(gòu)不良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常見的不良的家庭結(jié)構(gòu)有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留守家庭……對孩子的身心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2.家庭教育不當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迫切,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有些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與孩子溝通、交流,一味地把自己思想強加于孩子,a不管孩子接受與否。
(二)學校因素
當前,由于不少學校還未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到素質(zhì)教育的轉(zhuǎn)變,過重超負荷的學習量,超高的學習難度,超長的學習時間導致少年兒童心理上疲勞和情緒上不安。有的教師也存在教育方法不當,影響了少年兒童正常心態(tài)的形成。
(三)社會因素
隨著社會競爭力增強,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直接影響到家長和教師對孩子的期望。不良的社會輿論導向、腐朽的意識形態(tài)和道德觀念,對兒童的心靈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導惑之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完備的教育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
(一)家校教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推動和幫助家長更新觀念
一個人要想出成就,還需要強健的身體、成熟的心智、和諧的人際關系、清晰的自我認識、靈活的處事能力和學習能力,直至必要的生活技能。這一切并非只要書本知識的積累就可以獲得。因此教師幫助家長正確的認識孩子,成績不代表能力,樹立正確的成才觀。
2.讓家長認識親子關系、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現(xiàn)在很多家長愛的方式很多。溺愛、寵愛、糊涂的愛往往會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智慧的愛則能促進孩子的發(fā)展,激發(fā)孩子的生命火花。
夫妻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形成、情緒狀態(tài)、人格發(fā)展。夫妻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禮物,即使要離婚也應該“文明離婚”,盡量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二)學校教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轉(zhuǎn)變思想
“人的思想是萬物之因。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獲一種命運。”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人生觀,不要讓孩子淹沒在所謂關乎命根的的分數(sh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2.轉(zhuǎn)變行動
思想上有了轉(zhuǎn)變,在行動上如何落實、推進“導”惑?
(1)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學科教學目標中的滲透(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隱性目標納入教學目標),學科教學內(nèi)容中的滲透(數(shù)學學科重在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可間接培養(yǎng)孩子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學科教學過程的滲透(建構(gòu)良好的心理氛圍)……
(2)學校管理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級成立同伴心理互助小組,開展相應的主題班會,組織多樣活動中促進學生交往、優(yōu)化情緒、化解心結(jié)……
(3)學校環(huán)境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物質(zhì)文化環(huán)境要讓每一個角落,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體現(xiàn)教育的引導和熏陶。精神文化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校風、教風、班風。
3.專業(yè)配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都是班主任兼任,多數(shù)教師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習,面對有心理困惑的孩子知心姐姐不知心,知心小屋形同虛設。要推進導惑向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發(fā)展,必須配備專業(yè)的知心姐姐。
(三)社會環(huán)境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加大健康宣傳力度,搞好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用體育的名義推行健康教育,用健康的魅力吸引學生,使其在通過滿足健身、娛樂、享受需求的過程中抵消因社會競爭激烈而造成的心理壓力,增進健康,為未來投身國家建設奠定良好身心素質(zhì)。
但愿我們都能成為好的“導”師,讓每一個兒童的可能性發(fā)揮出來,為新時代培養(yǎng)健康、樂觀的好少年!
參考文獻:
[1]陳虹.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訓教程.中國出版集團 2014,( 03) .
[2]郭黎巖.小學生心理健康與輔導.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