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小學各科教學方法都在發(fā)生深刻改變。教學方法是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變?yōu)閷W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態(tài)度、意志、情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在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確定之后,教學方法就成為關鍵。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才能正確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呢?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基礎教育
一、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含義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則是指為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所采取的教學組織與指導的手段。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是通過展開教學過程來實現的,為實現教學目標所采取的組織與指導教學的手段,只有通過引導、調節(jié)和安排教學過程才得以發(fā)揮它的功效。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實際上就是引導、調節(jié)和安排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教學法手段,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在其發(fā)生發(fā)展的進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性步驟。
二、 以豐富多彩的課堂設計吸引學生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讓學生自己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采用豐富的課堂設計.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 聯(lián)系生活進行課堂教學
學習的材料與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有興趣。才想學數學,才想有所提高,因此,教學內容必須生活化,課堂教學應該讓學生聯(lián)系現實生活,產生對數學的興趣,感覺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學習動力,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數學成績有更大的提高。
(二) 穿插數學故事使學生易于接受
在講課的過程中,根據小學生好聽故事的特點,可根據課內容適當地引出一些著名的數學家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力,可根據情況介紹一下這些數學家對知識的追求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從思想上改變他們對數學的看法,這樣學生就會以他們?yōu)榘駱?,懷著對他們的敬仰,更加努力地學習,使學的知識能更好地接受吸收。
(三) 注意評價的方式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狀況,激發(fā)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更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一棒子把學生打迷糊,摸不到頭腦。用鼓勵性的語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
(四)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可充分發(fā)揮圖文聲并茂的優(yōu)勢,展現知識的形式過程,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從而確保提高課堂教學成果。由于小學生的階段特點,更喜歡直觀性的東西。多媒體教學不失為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教學方法,這樣對學習數學會產生更大的興趣愛好。
三、 和諧的師生關系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向互動過程。和諧的師生互生會使教與學的過程更加完美,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 平等的師生關系是互動的前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學生交朋友,打成一片,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和實踐,還要注意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發(fā)展,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能生動活潑,富有個性地學習。這樣的學習氛圍能激活學生思維,釋放學生對學習的潛能,讓學生敞開心扉,與教師、同學真誠地對話,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正確的評價有助于更好地幫學生樹立自信心
教師可以采用評語形式,把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哪些進步、具備了哪些能力給學生指出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實際是一次情感交流,他獲得了一次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明確了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的目標明確了,就會有自己的奮斗目標,更加努力地學習數學知識。
(三) 師生之間的關系影響師生互動
如果數學教師師德高尚、工作負責、知識淵博、關心熱愛學生,師生感情就會很融洽,師生互動就會更相諧,學生可能會由喜歡數學老師轉為喜歡數學。反之則反。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讓學生以自己為榜樣,只有以良好的教師形象與學生交流互動,學生才會取得積極效果。所以,師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師生互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 作業(yè)是老師與學生的紐帶
作業(yè)作為教與學的交匯點,是師生交流的重要載體,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深化,是教師了解學生的一個重要渠道,加強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回顧和總結。要促使教師對每節(jié)課的總體設計、教學方法等進行反思,及時改進教學、提高教學實效,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關鍵。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在新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改變以往教學觀念中的不合理現象,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原來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建立一種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新的學習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數學教學也就會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作者簡介:
徐遠菊,四川省西昌市,四川省西昌市禮州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