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迪 趙丹丹
摘 要:演奏者音樂造詣的高低通常能通過對樂器的演奏技能的掌握程度來得知。兩者存在著辯證關系,演奏者在追求絕美音樂境界過程中潛在的促進了演奏技能的不斷發(fā)展。而演奏技能的進步反過來又不斷提高演奏者的音樂造詣。在當今社會,作為中國傳統(tǒng)樂器之一的長笛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追捧。但是由于長笛教學體制的不完善,大多數(shù)長笛教師本身缺乏對演奏知識的精通掌握以及長時間技能訓練,所以許多長笛學習者以及演奏者都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因此,下面,本文將淺析長笛演奏表演技能提高策略分析,僅供相關人員學習與交流。
關鍵詞:長笛演奏;表演技能;策略分析
隨著人們對長笛這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關注度的提升,長笛演奏表演也越來越盛行。據(jù)長笛演奏表演技巧的劃分范圍可知,氣息、口型、吐音、指法、音色、音調(diào)等項目都是演奏長笛的基本技能。且這所有的項目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只要有其中的一個項目做的不正確或者是不夠好都會影響長笛的整體演奏效果。因此,對這幾種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能夠間接地反映演奏者的音樂造詣。同時,熟練的掌握這幾種基本演奏技能也能給音樂表演營造極佳的藝術氛圍,給聽眾創(chuàng)造出一場聽覺盛宴。
一、長笛演奏技能發(fā)展受到阻礙的原因
(一)長笛演奏訓練過于枯燥
長笛演奏并不是一項簡單的表演技能,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學習者們學習并練習長笛的過程中,其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才能熟練掌握長笛的演奏技巧,且在這段訓練過程中并不總是那么有趣,長期的高強度訓練會導致學習者喪失對長笛演奏的興趣。但盡管如此,學習者還是會因為各方面的壓力繼續(xù)堅持長笛演奏訓練,只是大大降低了學習進步的速度。除此之外,長笛的演奏極其考驗演奏者的指法靈活度。因此,長笛學習者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艱巨的困難。比如,學習者們通常都會經(jīng)歷一個比較長的瓶頸期,即訓練了很久,也沒有得到任何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這樣的一個時期會極大地打擊學習者的信心。再者,長笛學習一個極其鍛煉耐力的過程。但是更多學習者總是過于急功近利。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演奏者在進行長笛演奏表演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會導致在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巨大的生理障礙[1]。
(二)長笛演奏表演要求較高
長笛演奏表演往往對演奏者或者說是學習者的要求很高。一位長笛演奏者通常需要具備與音樂相對應的普通才能以及專業(yè)才能。節(jié)奏感、樂感、記憶力、音色辨別力等普通才能深深的影響著長笛演奏者的專業(yè)技能的發(fā)展。這種普通才能與演奏者本身的能力或者是說演奏者的天賦息息相關。有些演奏者往往先天就具備這種普通才能。但是有些人卻缺乏這方面的天賦,對于天賦缺乏者而言,專業(yè)技能掌握速度要比具備本身就具備普通才能的人慢得多。除此之外,便是專業(yè)能力,即演唱技巧掌握能力,音樂感受與理解能力等專業(yè)藝術能力。再者,演奏者的身體結構,遺傳因素,感覺器官的構造,大腦結構的構造,手指指尖的靈活度以及肺活量等等都是影響演奏能力的因素。一個具有較強音樂細胞的學習者通常能更快掌握較為復雜的技巧,即能夠通過觸類旁通使不同的演奏技巧相結合以達到較高演奏水平的重要能力。但是在音樂方面天賦不高的學習者卻很難做到舉一反三。這種差異性便產(chǎn)生了良莠不齊的長笛演奏表演[2]。
二、增強長笛演奏表演技能的策略
(一)培養(yǎng)長笛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培養(yǎng)出出色的長笛演奏者,就必須提前培養(yǎng)出熱愛長笛的學習者。一味的追求強度過高的訓練方法或者說是機械的訓練方法是極其消磨學習者興趣的。長笛演奏教師可以通過鼓勵的方式去消除學習做的抵抗情緒,可以適當對學習者的心理以及情緒進行相應的疏導排遣。同時也應該幫助學習者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學生培養(yǎng)堅持不懈的優(yōu)秀品質(zhì)。同時可以通過態(tài)度引導,幫助學生準確認知長笛演奏表演訓練是練就忍耐力的一種方式。只有長期保持穩(wěn)定的身心,堅毅的態(tài)度,堅持迎難而上的積極心理的,日漸磨練奮發(fā)向上的意志,才能領會音樂的真諦,才能使自己的音樂造詣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真正的音樂大家。永遠不單只是會掌控好技巧的節(jié)奏,更能充分詮釋音樂的形象,動情地流入其情感內(nèi)涵,最終達到樂人合一的境界[3]。
(二)靈活加強長笛的訓練強度
一個好的樂器演奏者勢必擁有長久的肌肉記憶。而且,沒有任何一位音樂大家可以依靠天賦就一勞永逸,而且可以達到很高的藝術造詣。所以在增強長笛演奏表演技能的策略中,鄰國加強訓練強度是一個必選策略。增強演奏訓練長度不僅僅能夠提高演奏者的表演技巧,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一種鍛煉情感投入的好方法。每一次重新演奏同一首曲子都會給演奏者帶來不同的感受,多次不同感受的交疊又可以幫助演奏者充分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同時,長時間的訓練也可以培養(yǎng)演奏者的樂感以及節(jié)奏感。這是一種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幫助長笛演奏表演者創(chuàng)造出打動聆聽者的力量[4]。
三、結語
長笛演奏表演是生活中常見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但是其表現(xiàn)形式水平的高低卻與演奏表演者本身的能力相關。因此,要想提高長笛演奏表演的聽覺感受力,就必須下足功夫。增強演奏者的信心,提高演奏者的興趣,磨煉演奏者的毅力,靈活增加演奏訓練強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長笛演奏表演技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裴小然.長笛演奏中表演技巧與技能提升的策略[J].黃河之聲,2019,04:52.
[2] 嚴玲.論長笛演奏中表演技巧與技能提升的策略[J].藝術教育,2018, 22:117-118.
[3] 見福增,冷寬亮.長笛表演藝術的研究[J].黃河之聲,2018,16:9.
[4] 楊彥麗.關于提高長笛演奏技巧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8,12:70.
作者簡介:李曉迪(198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研究生學歷,東北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西洋管樂器(長笛),趙丹丹(1982-),女,吉林省長春人,研究生學歷,吉林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西洋管樂器(長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