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初中英語課堂也引入新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本文簡單闡述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念以及基本環(huán)節(jié),分析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設計原則,重點從兩個方面討論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現(xiàn)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 任務驅動教學 基本環(huán)節(jié) 設計原則 實現(xiàn)途徑
英語是一門具有結構性、綜合性、國際性特點的語言,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高效等多個角度出發(fā),把提高學生英語分析能力作為教學目標,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英語結構與語法,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以下就是筆者就此的分析與論述。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念以及基本環(huán)節(jié)
任務驅動是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任務問題展開學習,學生積極主動地應用教學資源,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以及交流探討,以小組合作的模式在一定時間里完成所規(guī)定的任務 。[1]任務驅動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由教到學的單一教學方法,在教學任務明確、教學情境生動前提下,帶領學生深入學習教材內容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分為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為創(chuàng)設形象的學習情境,其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把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問題聯(lián)系到一起,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出生動、活躍且直觀的情境,把復雜的英語知識簡單明了地展現(xiàn)給學生;第二環(huán)節(jié)為建立明確的學習任務,在形象的學習情境中為學生確定與學習內容以及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問題或任務,使學生擁有一個明確的解決目標;第三環(huán)節(jié)為團隊協(xié)作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作為學生的協(xié)助者為他們提供學習線索,學生則通過查詢相關資料的方式展開自主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與解決問題;第四關環(huán)節(jié)為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方式,教師對學生在課堂積極主動的表現(xiàn)以及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打分評價,學生內部也可以構建評價體系,結合團隊協(xié)作中個人能力發(fā)揮情況對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設計原則
1.真實性原則
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要遵循真實性的原則,結合實際生活確定應用問題的類型,讓學生以自然、直接的學習態(tài)度深入理解并全面掌握英語知識。
2.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引導學生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工具,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恩學習熱情。任務驅動教學同樣應該加強學習任務的趣味性和引導性,抓住并集中學生思想,使他們能夠投入課堂學習。
3.反應性原則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習任務要滿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需的基本概念以及處理技巧,包括其理解、反應、溝通、協(xié)作、談談等,從而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獲取知識和能力。
4.開放性原則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習任務要滿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需的基本概念以及處理技巧,包括其理解、反應、溝通、協(xié)作、談談等,從而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獲取知識和能力。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現(xiàn)途徑
1.確定代表性的學習任務
英語具有廣泛性、開拓性、結構性的特點,部分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甚至還有這些學生因英語成績差而對學習英語產生排斥心理,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內容確定一項具有代表性以及目的性的學習任務,合理安排學習步驟,提升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的課堂上,教師先確定代表性學習任務的核心為“have/has been”,以此為基礎選擇代表性的句子,如“She has been collecting stamps for about 6 years.”,使學生能夠快速地找出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的特點以及標志,從而進一步掌握語法結構。代表性學習任務的確定,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清楚明了地理解英語知識和句法結構,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另一方面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重擔,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困難,從而制定相應措施解決問題。
2.構建競爭式的學習環(huán)境
初中英語教學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打好堅實的英語基礎,競爭意識則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構建一個以學習探討為主,競爭為輔的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主動意識。例如,在學習賓語從句的課堂上,教師先提前搜集從句資源,如“She tells me she studied English in England last year.”等含明確賓從的語句,引導學生分析句子結構、找出賓從位置、劃出引導詞,進一步分析從句的結構,對賓語從句的引導詞和語態(tài)進行了解;在一定的理解基礎上,教師再把學生分為六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參考課外資料自主組建賓語從句,規(guī)定十分鐘的時間內看哪個組賓語從句最多;最后各個小組互換語句,討論并分析別組賓語從句句式、引導詞的不同之處,劃分句子結構,找出并標記其中語法錯誤,表明自己的改正方法。根據(jù)各個小組的綜合表現(xiàn),采取投票制的方式,選出最優(yōu)秀小組,教師給予獎勵和支持。通過構建競爭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能夠使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學習,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思維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有積極推動作用,教師應當從確定代表性的學習任務、構建競爭式的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做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協(xié)作,積極與他人溝通,進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核金.基于“任務驅動”下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09(16):274.
[2]陳洪.試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3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