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燕銀
摘 要:眾所周知,閱讀能力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之一。該能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詞匯的支撐,另一方面還需要結合語境、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知識的運用,因此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語文基礎知識、邏輯、技巧的延伸,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實現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更好的搞好閱讀教學。不少教師在這方面做了研究。綜合他們的研究成果,具體的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閱讀教學要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閱讀能力. 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展開冷靜思考,嘗試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真正體現語文的人文性特點。通過閱讀教學,不僅使學生對文本愛讀、樂讀,更要使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受到美的情感價值觀的感染。
一、重視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
(一)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是每一個人在學習旅途中的開端,這個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小學就讓學生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那在以后的漫長學習生涯中,學生就很難對學習提起熱情和興趣。因此,教師重視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可以自發(fā)主動地對語文進行學習和領悟,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自主和興趣的結合才能讓學生更有學習的動力。只有不厭惡學習,學生在往后的學習中才能更加一帆風順。
(二)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語文自主思維能力
在傳統(tǒng)語文學習課堂中,基本以教師傳授為主,語文能力培養(yǎng)基本也以抄寫,背誦為主,很少有讓學生實踐的機會。也沒有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的空間。其實不然,語文課堂也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在基礎的背誦和抄寫之上,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增加創(chuàng)造空間??梢远嗵岢鲆恍┳寣W生進行思考的問題,就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自主閱讀能力。例如在三年級課程中《畫楊桃》一課中,教師在前一天布置預習作業(yè)時可以讓學生畫楊桃,并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生字自己查字典,將自己的疑問進行記錄,第二天上課時將生僻字和問題進行匯總,生僻字教師統(tǒng)一進行講解,問題大家一同討論。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找出的生僻字印象深刻,大家一同進行問題研究既增加了學習語文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對語文學習的自主能力。
二、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加強技能培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為有效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效率,首先應加強教師自身能力的培訓,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建立起以學生為導向的現代教育模式,通過問題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思維引導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提高教學的靈活性與多樣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合理利用課余時間
有效利用課余時間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時間的正確引導以及學生的堅持,才能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課余時間,精選晨讀內容,并給予適當的閱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將學生帶人閱讀的世界中,盡情感受閱讀的樂趣,從而為日后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長此以往,就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在教室內創(chuàng)建閱讀角
學習氛圍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合理利用資源,通過創(chuàng)建閱讀角,將一些優(yōu)秀文章張貼在閱讀角上,讓學生無時無刻都能夠受到文學的熏陶。另外,教師可以利用班級標語,以格言等形式展現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作品張貼到班級評比欄中,鼓勵學生互相評價。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給學生標準的閱讀答案?!耙磺€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訓練中,當小學生給出不同于標準答案的閱讀答案時,教師應考慮其答案的合理性,不能一味反駁,打擊學生自主思考的自信心,用固定的某個答案禁錮學生的思維。在學習《我不能失信》一文時,當學生讀懂文章主旨、明白道理之后,我引導學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跟宋慶齡一樣的情況,你會怎么做”?大部分學生都表示會選擇宋慶齡的做法,留下來履行自己對朋友的承諾,有個學生卻給出了另一種答案:“我會先跟朋友解釋清楚緣由,然后再約一個時間教她。”我沒有立即否定他,而是問道:“那你能不能保證一定會做到自己答應過的事情?”他點點頭,我給了他一個大拇指,然后告訴學生們文章主要是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守信,但有時候會發(fā)生一些我們不能預料的情況,這時我們就可以選擇一種折中的方式,但最終不變的是我們必須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這才是關鍵。
三、結語
總之,閱讀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項基礎性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教學目標,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拓展閱讀材料、通過多樣化的方法展開教學,并不斷提高閱讀的廣度與深度。
參考文獻:
[1]蔡文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283-284.
[2]鄭麗萍.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 現代交際月刊,2011(8):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