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玉芬
摘 要: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寫作的教學時教學的重點,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細心的觀察生活實際,才能夠有清晰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做到有話可寫。因此,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生活化的寫作思維,在平時引導學生多進行生活素材的積累,幫助學生克服無話可說的困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活化 寫作 課堂教學
前言
一切的作文創(chuàng)作都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引導學生寫出一篇觀點新穎、內容豐富的作文,就需要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讓學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體味其中的酸甜苦辣,積累豐富的生活閱歷,最終在寫作的時候能夠寫出內涵豐富的文章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進行生活化的寫作訓練是一個教學難題,需要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對學生進行生活化寫作的引導,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一、觀察生活實際,積累寫作素材
實際生活情境是學生寫作的靈感和來源,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實際,通過觀察來尋找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并且不斷地進行積累素材,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自己學校周圍的建筑進行細致的觀察,也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自己生活中的小動物進行觀察,這樣在進行相關內容作文寫作的時候就能夠提取寫作素材,進行作文的寫作。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題目“我最喜歡的人”,可以引導學生對于生活中的人物進行細致的觀察,為什么自己會喜歡這個人,他的外貌特征有什么?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從生活的點滴小事進行觀察學習,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就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用擔心無話可寫,他們可以在作文中將自己所觀察到的,所想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能夠在豐富寫作素材積累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二、回歸生活寫作,提高表達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即使對于生活中的實際現(xiàn)象進行了細致的觀察,但是學生的語言詞匯匱乏,導致學生的寫作內容比較空洞,語言不夠流暢。針對這樣的教學問題,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進行積累和總結,只有語言材料豐富和生活細致的觀察結合起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才能夠有話可寫。另外,教師還需要教會學生遣詞造句,將學生寫作中的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提高學生的作文表達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進行作文的寫作。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和父母生活中對話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和所聞用文字記錄下來,然后讓教師進行點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指導和批改,這樣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能夠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教師在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批改的時候,可以多以鼓勵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熱情,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讓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斷得到強化。
三、感悟生活情境,提高作文深度
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關鍵在于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去感悟生活,從而領悟寫作的真諦。在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將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作文內容的思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需要突破傳統(tǒng)地讓學生單純進行作文寫作的限制,結合實際生活進行作文教學,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進行作文內容的寫作,從而領悟到寫作的快樂,才能夠寫出有深度有內涵的作文內容,才能夠言之有物。例如:教師在上課之余可以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積累相關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校園果蔬種植園,讓學生進行蔬菜的種植,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活動中的困難進行指導,并且讓學生進行細心地觀察,讓學生感悟農(nóng)民伯伯每天種菜的辛苦,最終讓學生樹立起保護糧食的學習意識,從而在自己的實際生活過程中,保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這樣,通過一定的學習情境對學生進行教學和引導,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寫作的熱情和寫作的水平。
四、結合生活寫作,激發(fā)學生想象
小學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還比較弱,他們雖然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展開想象,但是他們自己獨自想象學習的能力還不夠,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作文內容的時候,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具體來說,教師需要讓學生在觀察具體事物的時候,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想象,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問幾個問什么,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開展“我的夢想”為題的作文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提問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水平,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開展想象。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你有什么樣的興趣愛好?長大之后自己的夢想是什么?”通過教師對學生提問具有發(fā)散性的問題,能夠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高,從而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大膽的想象。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和學習,這樣不僅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結語
現(xiàn)階段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寫作能力嚴重不足,最為主要的原因在于學生對于實際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不足。而生活化的寫作教學模式能夠快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寫作教學,提高學生對于生活觀察的能力,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觀察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同時,教師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空間,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小學作文寫作的樂趣所在,真正地感受到寫作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楊保國.小學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19,(23):46.
[2]程紫林.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寫作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18):140-141.
[3]馬小芳.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探究[J].南北橋,2019,(5):37.
[4]徐伶俐.小學語文生活化寫作教學策略探索[J].讀與寫,2018,15(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