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燕
摘 要:伴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學中需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授為主,學生在學習上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自主學習能級較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只會尋求教師幫助,不會自主解決問題?;诖?,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閱讀的興趣。本文作者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做出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培養(yǎng)研究策略,提升促進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培養(yǎng)研究
引言
在教學改革實施進行的當下,對小學語文教育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應當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中的好詞佳句,感受作者的真實情感,讓學生對課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
閱讀教學工作的教學根本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全面閱讀分析能力。學生在開展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針對閱讀當中字詞、思想情感、寫作方式進行掌握和了解。除此之外,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閱讀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分析字詞的同時強化自己的感知能力,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1]
2.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
表達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最為基礎的能力,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語文閱讀與語文表達相互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閱讀文本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與表達,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則可以直接了解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情感的交流上,閱讀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表述,在語言表述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分析。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在長期的積累中,增加閱讀量,積累素材能力,將自己的情感有一個好的表述,將閱讀能力轉(zhuǎn)變?yōu)榱己玫恼Z言表達能力。通過準確的詞匯、語句進行表達,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審美能力是小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它不僅可以梳理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還能讓學生具備審美眼光,客觀的看待世界,用自己的感受去尋找、發(fā)下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的都是具有正確價值觀、積極對待生活的文本,學生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則會感知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文化底蘊。通過閱讀文本中的字詞融入正確的觀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為學生今后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審美觀念的形成。
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受到我國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模糊,認為教學僅僅是教授知識點,對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認知不足,一味地教授學生知識點進行背誦抄寫。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體驗,也壓抑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產(chǎn)生了厭煩語文的情緒。對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這也是主要的阻礙因素。
2.教學范圍比較局限
想要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對學生的教學引導不能局限于語文教材文本上,教師應當善于從各個方向獲取語文知識對學生進行教授,以此作為自身教學的補充,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但是我們根據(jù)目前的閱讀教學情感而言,一些教授認為自己的教學能力不存在問題,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引入課外內(nèi)容。教師只是淡村的圍繞課本教材對學生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手打局限,語文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
三、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1.加強基礎訓練
一篇完整的文章有字詞、段落等銜接而成,因此語文教學中詞句是最基本的內(nèi)容。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詞句組成方式進行指導,讓文章中的情感能夠準確地表現(xiàn)出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文章中的任何一個段落或者幾個段落,不能存在應付的心理,讓學生簡單的朗讀幾遍,背誦就草草結(jié)束,應當根據(jù)所學知識點給學生布置下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深入閱讀,將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標記出來,這樣教師在講解時能夠帶著解惑的心理接受知識,從而起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的目的。
2.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有的文本學生只需要閱讀一部分則會理解大概含義,有的書則需要進行精讀、細讀、反復的閱讀。針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略讀是快速、粗略地對文章進行了解,其中包括對文章的介紹、作者的介紹、文章的結(jié)構(gòu)等,主要目的是對文章的段落的理解、抓住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細讀則是對整篇文章進行深入的研究,在細讀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語境的結(jié)合,對文章進行全面的理解。除此之外,還應當進行摘抄、背誦等方式對學生開展引導教學。教師在講解時讓學生掌握了解知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2]
3.課外拓展閱讀訓練
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獨立性,是對課內(nèi)閱讀內(nèi)容的一種補充,同時也是對課內(nèi)閱讀的深化。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可以對課堂語文閱讀教學的不足之處形成互補的作用,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獲得豐富的語文閱讀知識。重視語文閱讀,提高課外閱讀量,首先需要教授學生判定好書與壞書的標準,讓學生多閱讀積極性高、知識性豐富、具有正確價值觀念的書物,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愛好選取一定的閱讀書籍,讓學生在對閱讀充滿興趣。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的心得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可以積累語文素材,還能促進學生的寫作、分析能力的提升。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教師在語文教學開展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結(ji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情況,科學合理的在教學過程中融入閱讀教學培養(yǎng)的內(nèi)容,整合資源,開展多元化的教學工作創(chuàng)新,最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耿青兒.學生閱讀能力的生長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No.370(22):142-143.
[2]王安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5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