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粵凌
摘要:高職院校教學既包括專科教學也包括本科教學,是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教育和管理也有了新的認識,近年來伴隨著教學改革的提出,高職院校教學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在2016年的教學研討大會中提出,鼓勵各大高職院校積極采取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灌輸到教育中去,以學生為本,根據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教學管理模式和教學手段。本文首先對精細化教學模式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對高職院校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最后對精細化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精細化教學,高職院校,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教育事業(yè)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對于教學管理有了新的認識。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采用精細化教育,首先要了解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現狀,現階段我國的發(fā)展現狀來看,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大學生人數也是最多的,在大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1、精細化教學模式分析
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是相對于常規(guī)教學管理模式而言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最早是在企業(yè)文化中體現出來的,后來才被應用在教學當中去。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相對于常規(guī)教學管理模式更加的具象和精細,包括明確的管理、明確的分工、在管理過程中盡量以最少的時間、最少的成本去取得最大的收益。在此基礎上,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加速高職院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高職院校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教學收益,這也就要求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認清院校的教學現狀,包括師資力量,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精細化教學模式的管理優(yōu)勢。
精細化教學模式細分之后可以分為系統(tǒng)化教學管理模式、個性化教學管理模式、數據化教學管理模式、規(guī)范化教學管理模式、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化,任何高職院校在采取教學創(chuàng)新和教學改革時,都需要認清現狀,不僅需要對現階段的教學理念有清楚的認知,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現狀充分了解。同時運用整體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對教學工作進行梳理,注重細節(jié)教學的同時,又可以考慮整體的計劃和安排。
2、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現狀
高職院校學習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此時,教師和家長的適當引導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有重要作用,這也是精細化教學管理的基本思維。作為高職院校教師,為了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應該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學習和接觸一些積極正面的事物,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對高職院校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發(fā)現,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師生關系是影響教學管理的重要影響因素,部分教師由于在教學中過于敷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授課方式,學生在學習中很難提起興趣,與教師之間缺少課堂互動,嚴重的影響了高職院校教學效率,不利于高職院校教學管理。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另一重要問題就是,在教學中缺少教學的針對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化現象,從教學的內容方面看,高職院校學習科目中需要學生學習和背誦的概念性內容較多,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學生來說,一些概念性的內容過于抽象,學生在學習和理解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近年來,教學改革和教學創(chuàng)新思想在各大高職院校中實施,隨著近年來我國對高職院校各大專業(yè)的重視,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管理理念也隨之提出新的想法。尤其是在信息時代,信息的傳遞速度加快,傳播媒介也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向傳統(tǒng)教學那樣通過板書的方式進行授課,而是采用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減輕理論基礎課堂教學的學習壓力,同時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快速、更輕松的記住基礎性知識概念。
3、精細化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在高職院校教學中采用精細化教學模式,需要重視教學細節(jié)內容,對教學管理模式進行細分。在高職院校學習階段,對于學生來說要從課堂教學中獲取知識,了解專業(yè)課程的主要內容。通過對現階段高職院校知識教學進行調查發(fā)現,目前,高職院校教學教師有一部分是直接從學校畢業(yè)后進行教學的,從事教學工作之前并沒有實際教學經驗和工作經驗,其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是從書本上獲得的。由于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這也就導致教學過程中偏向理論化和書本化。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對高職院校教學進行合理化管理,首先要確定教育的目標,注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以長遠的角度去思考,認識到素質教育對于學生學習和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而不是將注意力放在學生的成績上。
對高職院校教學進行精細化管理,還應該在課程設置上進行重新分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無論是任何專業(yè)的教學都應該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傳統(tǒng)形式的教育內容存在一定的缺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積極性,對學生的就業(yè)也產生了影響。在教育中將理論基礎教育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當中去,首先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課程設置上進行改革。不斷完善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體系,使廣大師生共同參與其中,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和教師的主體地位。傳統(tǒng)的素質教育主要靠課堂教學的形式,由于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法學理論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無人解答,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影響。對教育形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學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建立一個小型的知識學習群體,在班級群體中選舉出學生代表,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由學生代表統(tǒng)一向教師詢問,不僅可以節(jié)省學生的學習時間,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小結
對高職院校教學進行精細化管理,要精確到細節(jié)教育,從大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在理論教學中進行改革,融入現代化教學模式,在課程設置上進行調整,同時加強高校大學生的理論學習意識,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有積極正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靚. 精細化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市場,2016,(40):178-179.
[2]鄭英美.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 中外企業(yè)家,2016,(07):221+227.
[3]顧瑞鵬. 精細化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