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李 鄒佳林
【摘? 要】目的:研究和探討在重點病種患者搶救過程中應用骨髓腔輸液技術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方法:隨機選取2017年04月~2019年04月期間,在我院急診科進行搶救治療的82例重點病種患者。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他們進行搶救分組:對照組41例患者予以常規(guī)搶救治療,觀察組41例患者予以骨髓腔輸液技術搶救治療,并就兩組患者的臨床搶救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和統(tǒng)計。結果:經過搶救,觀察組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時間、留置時間、輸液速度以及穿刺并發(fā)癥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臨床搶救總有效率(97.56%)以及治療總滿意度(92.68%)也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82.93%,73.17%),比較差異明顯(P<0.05),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骨髓腔輸液技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理想的重點病種急診護理措施。
【關鍵詞】重點病種;骨髓腔輸液技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112-02
急診科是醫(yī)院臨床治療中尤為重要的組成部位之一,它收治的患者多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等特點,其臨床治療的關鍵在于高效、快速、及時的治療,以便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保證其生命健康安全[1-2]。近些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骨髓腔輸液技術也被逐漸應用到臨床搶救治療當中,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下面文章就骨髓腔輸液技術在重點病種臨床搶救中的應用效果情況進行分析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均隨機選擇自2017年04月~2019年04月之間,我院急診科接診的82例重點病種患者?;颊吣挲g基本在23歲~75歲范圍,平均年齡是(43.9±5.8)歲;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50例;病癥類型中,31例為急性心肌梗塞,25例為腎炎,26例為腦血管疾病。將82例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平均的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41例,年齡基本在23歲~75歲范圍,平均年齡是(43.0±5.3)歲;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26例;病癥類型中,16例為急性心肌梗塞,13例為腎炎,12例為腦血管疾病。觀察組患者41例,年齡基本在23歲~75歲范圍,平均年齡是(44.2±6.0)歲;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24例;病癥類型中,15例為急性心肌梗塞,12例為腎炎,14例為腦血管疾病。經過臨床分析,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癥類型以及臨床表現(xiàn)等基本病歷資料方面的數(shù)據對比差異不大,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已經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申報醫(yī)院相關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能夠進行臨床分析研究。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方法對患者進行臨床搶救治療。具體方法:患者入院后,要立即對患者進行靜脈通道的建立,給予常規(guī)靜脈輸液,并進行吸氧、心電監(jiān)護、臥床休息以及抽血化驗等臨床治療干預,密切觀測患者的實時病情發(fā)展情況。
1.2.2 觀察組? 采用骨髓腔輸液技術對患者進行臨床搶救治療。即在予以患者吸氧、心電監(jiān)護等常規(guī)搶救的基礎上,進行骨髓腔輸液治療。具體方法:取患者仰臥體位,選擇合適的穿刺點,注意應避開腫脹、破損或感染的部位。抽取10ml生理鹽水,并將注射器連接到連通器上,排出空氣后備用。連接穿刺針和驅動器,將穿刺部位固定,并將針頭指向骨質中心。于90°夾角進針直至骨質,打開驅動器,待穿刺針進入骨髓腔后斷開驅動器,并穩(wěn)定針座,拔出針芯,將紅骨髓液回吸后,連接備用連通器,加壓注入生理鹽水后連接輸液器。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軟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搶救情況進行統(tǒng)計學對比和分析。T檢驗表述計量資料,X?檢驗表述計量資料。當P<0.05時,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穿刺情況
統(tǒng)計學對比顯示,對照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0.24%(37/41),觀察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100.0%(41/41),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穿刺時間、留置時間和輸液速度方面,觀察組患者也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如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穿刺不良反應情況
經過臨床統(tǒng)計,對照組41例患者的穿刺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76%(4/41),其中3例為穿刺針周圍腫脹,1例為滲液。觀察組41例患者均未出現(xiàn)穿刺不良反應,其發(fā)生率為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患者的搶救效果
經過臨床搶救,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搶救總有效率為82.93%,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搶救總有效率為97.56%,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結果如表2。
2.4 對比兩組的治療滿意度
隨訪統(tǒng)計顯示,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滿意度分別為73.17%和92.68%,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如表3。
3 討論
重點病種是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確認規(guī)定的,醫(yī)院在接診治療時應遵循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優(yōu)先檢查、優(yōu)先搶救、優(yōu)先住院的“先救治、后繳費”原則[3],對它的臨床搶救重點在于治療的快速、及時、有效,尤其是迅速、有效的建立靜脈通路是搶救成功的重點關鍵所在[4-5]。骨髓腔輸液技術就是近些年來基于此情況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急診輸液技術。同傳統(tǒng)的靜脈輸液相比,它的靜脈通路建立時間更短,穿刺成功率更高,輸液速度更快,置管時間更長,能夠滿足絕大部分搶救藥物及營養(yǎng)液的輸注要求,對重點病種的臨床搶救尤其是心臟驟停、嚴重休克等外周循環(huán)衰竭患者的臨床搶救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6-7]。能夠更好的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臨床研究顯示,本次隨機選擇的重點病種患者的臨床搶救過程中,采用骨髓腔輸液技術治療的患者其穿刺成功率達到了100.0%,無明顯不良反應,且穿刺時間、留置時間和輸液速度也均明顯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在臨床搶救總有效率(97.56%)和治療總滿意度(92.68%)方面,骨髓腔輸液搶救患者也均明顯高于常規(guī)搶救患者(82.93%,73.17%),對比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重點病種患者在搶救過程中應用骨髓腔輸液技術,能夠有效縮短搶救時間,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不良反應,從而更好的提高臨床搶救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確?;颊叩纳】蛋踩?。
參考文獻
[1]??? 鄢濤,謝雯雯,劉小琴,姜偉,汪紅霞,鄧艷華,楊勇,余函陽,李芝霖,陽毅,唐一男.骨髓腔穿刺輸液在基層醫(yī)院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8, 29(20):2863-2865.
[2]??? 孔建宜,柯丹,楊鳳華.快速骨髓腔穿刺輸液在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2):98-100.
[3]??? 陳貴洪,鐘武,陳睦虎,陳紅生,張文.EZ-IO骨髓腔內輸液裝置在搶救急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05):136-138.
[4]??? 溫亞.提高骨髓腔輸液在急診危重病人搶救中使用率的做法及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7,31(22):2790-2792.
[5]??? 段麗珍.骨髓腔輸液與中心靜脈置管在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07):1006-1007.
[6]??? 馬文芳.髂前上棘骨髓腔穿刺建立輸液通道急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14):70+72.
[7]??? 劉麗,張錦蓮,曾芝云.注射器穿刺骨髓腔輸液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6):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