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懌
摘要:一直以來,農村信用社都存在大量的不良貸款,這些不良貸款既由于體制、政策束縛,又因為管理疏漏釀成,造成農村信用社信貸服務風險系數過高,影響農村金融市場穩(wěn)定。農村信用社必須加強不良貸款法律風險防控,結合當前信貸服務存在的問題,通過強化借款及擔保合同法律嚴謹性、注重借款主體、資質、擔保審查、利用訴訟與非訴訟手段增強不良貸款清收等方式,實現不良貸款法律風險防控。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法律風險
一、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法律風險概述
(一)農村信用社
農村信用社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由社員入股組成,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近年來,隨著我國服務“三農”的重視度提高,農村信用社地位越發(fā)重要,除從事傳統(tǒng)的存款、貸款、匯兌等業(yè)務之外,也要不斷進行產品創(chuàng)新,拓寬服務領域,進一步向服務農業(yè)、農村、農民的商業(yè)銀行性質靠攏。當前,農村信用社已經著手開辦外匯交易、網上銀行、信用卡中間業(yè)務,為廣大農村百姓提供便捷、優(yōu)質的金融服務。
(二)不良貸款風險
不良貸款是指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呆賬貸款,不良貸款意味著銀行即將產生損失,控制不良貸款比例是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農村信用社在開展貸款業(yè)務中,需要面臨信用風險,農村信用社與貸款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容易對借款人的信譽產生錯誤判斷,從而被騙取貸款。同時,農村信用社貸款需要面對市場風險,主要是貸款利息收入減少,會給農村信用社預期收入造成一定影響。
(三)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法律風險特點
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法律風險特點集中體現在復雜性和多元性。從復雜性角度來看,農村信用社逐漸向農村商業(yè)銀行過渡,信貸產品產生巨大變化,比如信用卡、理財產品,這些都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同時,貸款業(yè)務涉及對象調查、流程審批、合同執(zhí)行等環(huán)節(jié),無形中埋藏著相應的法律風險。從多元化角度來看,農村信用社開展信貸服務不僅要遵守內部規(guī)定,更要符合公司法、合同法、經濟法要求。比如農村信用社處理內部股東關系,需要遵循公司法;處理與借款人關系需要遵循合同法。
二、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潛藏法律風險
(一)借款合同訂立法律風險
農村信用社借款合同訂立存在法律瑕疵風險,農村信用社普遍使用格式條款簽訂合同,但我國《合同法》傾向保護擬定對方當事人,如果農村信用社格式合同存在侵犯他人利益的條款,會導致合同無效,此時,農村信用社只能要求對方返還本金,并無法追償利息。同時,根據《擔保法》要求,擔保合同如果存在法律瑕疵,擔保人只能償還欠款三分之一,其余部分則由農村信用社自行承擔。
(二)擔保合同履行法律風險
根據《擔保法》規(guī)定,如果農村信用社出現無處分權抵押情況,除非農村信用社善意取得,否則需要承擔抵押風險,無法獲得抵押物。同時,擔保合同中還存在未履行法定手續(xù)風險,農村信用社涉及抵押合同,必須由自然人簽字或法人公章才具有效力,并且需要由農村信用社對簽字、公章進行驗證,倘若農村信用社未能驗出簽字和公章屬于偽造,則需要由農村信用社承擔相應的風險。
(三)法律救濟途徑法律風險
在農村信用社信貸服務過程中,一旦貸款人失信,即便農村信用社利用司法救濟獲得最終判決,借款人可以以各種手段逃避還款,甚至會提前轉移債務,導致司法判決無法執(zhí)行。同時,部分企業(yè)也存在利用兼并方式否認貸款,導致農村信用社面臨巨大的財產損失。此外,如果農村信用社沒有使用司法手段進行救濟,一旦超過訴訟時效,則法院不會再支持農村信用社訴訟請求。
三、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法律風險防控策略
(一)強化借款及擔保合同法律嚴謹性
合同是保護債權最重要的法律文書,規(guī)范的合同對于農村信用社防范不良貸款具有重要作用。在農村信用社信貸合同當中,要詳細解釋合同內容,對付款日、付息日進行明確,對貸款用途、費用、爭議解決方式要詳實,尤其是對雙方權利與義務要規(guī)范,在不違反現有立法的前提下,確保信貸合同充分、詳細。涉及擔保合同則要明確禁止重復擔保,優(yōu)先選擇物的擔保方式。
(二)注重借款主體、資質、擔保審查
農村信用社要注重借款主體、資質、擔保等相關資格審查,要對借款人提供的資料進行核實、驗證,對存在疑惑的信息及時與借款人核對,對借款人其他信用狀態(tài)進行審查,并對貸款合規(guī)內容驗證。在擔保情況下,要對擔保方式進行評估審查,聘請專業(yè)的工商管理、資信評估、會計事務所對擔保人或擔保物全面了解,驗證是否具有擔保資質。
(三)利用訴訟與非訴訟手段增強不良貸款清收
農村信用社主要采取訴訟手段清收不良貸款,雖然效果明顯,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事實上,農村信用社可以先利用非訴訟手段進行清收,如非訴訟手段不足以清收,再考慮訴訟手段。對于農村信用社而言,應巧妙利用公證債權文書、尋求當地政府部門調解、積極主動與借款人溝通等方式,以非訴訟清收為最佳方式,減少不良貸款清收成本。
四、結論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核心,對農村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信貸服務面臨較高法律風險,比如借款合同訂立、擔保合同履行、法律救濟途徑,這些風險嚴重阻礙農村信用社發(fā)展,應利用強化借款及擔保合同法律嚴謹性、注重借款主體、資質、擔保審查、利用訴訟與非訴訟手段增強不良貸款清收等方式,降低農村信用社法律風險,為農村信用社發(fā)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空間。
參考文獻:
[1]王麗靜.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成因與對策[J].經貿實踐,2018 (11):105-108.
[2]尹曉東.探析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防范措施[J].時代金融,2018 (07):98-101.
[3]葉盛鋒.農村信用社貸款信用風險管理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 (0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