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寧
【摘要】不斷深入的新課改,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廣大教師高度重視的問題,是課堂在有限的教學實踐中把巨大的生命活力充分展現(xiàn)出來,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所有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主要對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有效性
初中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在學習和實踐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下,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積極運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就長時間芻議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初中數學教師而言,不僅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zhàn).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展開自主探究,嚴格落實新課改.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學習既要將數學自身的特點充分體現(xiàn),同時還應和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相符,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進行著重說明,由此表明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是極為關鍵的.
以“用字母表示數”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教學情境予以創(chuàng)設:小磊在上學的路上撿到了一個錢包,里面裝有45元錢,小磊將錢包交給了班主任,班主任讓小磊寫一個“失物招領啟事”,希望失主看到后前來認領.同學們,若是讓你幫小磊寫“失物招領啟事”,你會如何寫?學生興趣十分高漲,一些學生說:“這很簡單,可以這樣寫:今撿到一個錢包,里面有45元錢,請失主看到后前來認領.”馬上就有學生否認道:“不可以,要是有人冒充失主前來認領怎么辦?”學生思考后,說道:“我知道了,可以寫成:今撿到一個錢包,里面有a元錢,請失主快速前來認領.”如此,借助學生身邊的事情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出來,促進數學教學現(xiàn)實性和趣味性的增強,進而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集圖、文、聲、像為一體,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聲音和圖像為學生呈現(xiàn)更加立體化的教學內容,這對學生記憶力和理解能力的增強極為有利,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提高.
以“軸對稱圖形”相關內容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把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山水畫等各種圖片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這些圖片的色彩極為豐富,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枯燥,并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除此之外,教師應積極結合數學課件和生動的講解,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中無窮的魅力,這有利于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借助課堂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互動成為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就數學中的部分重難點,教師應向學生提問,然后讓學生回答問題,在提問和解答的過程,使學生的交流互動順利實現(xiàn),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學生也能深刻記憶相關知識.
以“長方體的展開圖”為例,在對此部分知識進行探討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在你們看來,長方體的展開圖是什么樣的?”之后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把自己的答案畫在黑板上.當學生畫好后,教師可以把一個長方體模型拿出來,然后當著學生的面將其逐步展開,再放到講臺上,讓學生進行對比,看看實物和自己畫的區(qū)別在哪里,并不斷向學生提問,再不斷引導學生對之前的問題進行解決,借助這種互動,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感情的增強,還可以讓學生在積極思考后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若是以后再遇到相似的問題,一些學生可以獨立地完成.在課余時間,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傳遞模型,使其自主動手展開操作,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記憶.
四、分層教學,讓各層次學生都能受到啟發(fā)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只對部分學生予以重視,而不注重其他學生,沒有將個性化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出來.對此,教師需要細致耐心地引導各層次的學生,第一時間講解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相似的解題方法和思路.
以“圖形的全等”相關知識為例,在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展示出各類方法的應用題,讓學生把證明三角形全等的全部方法理解透徹,學會舉一反三,在自主解決相關問題的時候對相應的數學方法進行套用.教師應就各層次的學生進行講解,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別,當學生有不懂地方的時候,教師需要第一時間給予點撥.
結語:新課改應和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相適應,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予以重視,讓學生成為與時俱進的新興人才,使現(xiàn)實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得到滿足.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立足于新課改的指導因材施教,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不斷地把所學課程中遇到的問題有效解決,顯著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元勇.基于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探討[J].中外交流,2017(5):224.
[2]高政揚.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路徑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