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誠
摘 要:英語是一種語言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增強英語教學效率,能夠真正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體現(xiàn)英語教學的價值。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能夠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豐富英語課堂內(nèi)容,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其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展開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合
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教育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英語作為初中階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有著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要求。作為教學難度較大的兩大方面,閱讀和寫作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由于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教師通過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能夠使得英語課堂更加豐富,在開闊學生英語視野的同時,有助于其英語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滲透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
1.創(chuàng)設課前探究情境
閱讀與寫作教學都是由詞匯組成的,學生對詞匯的掌握是其閱讀與寫作能力提升的基石。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前,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前探究活動,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通過查閱課外閱讀資料搜集新詞匯,并將其積累下來,這有利于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為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詞匯基礎。
2.創(chuàng)設趣味性課堂情境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具有陳舊、枯燥等特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隨著新課改“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提出,趣味性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了一個顯著的提升。這是由于趣味性課堂情境,符合了初中生的學習特點,能夠滿足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他們英語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Spring Festival這節(jié)課時,為學生展示世界不同國家慶祝新年的方式,以及每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習俗,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掌握描述節(jié)假日的不同詞匯。運用這種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接觸課堂中學不到的新詞匯,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英語詞匯庫,而且還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詞匯應用意識,為其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為寫作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為了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為寫作教學提供知識儲備,初中英語教師應在閱讀教學方法上進行提升。以下兩種閱讀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是略讀法,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融合,并不是單單依靠學生對詞匯的記憶,而是通過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使其在閱讀文章時,能夠很快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以及結構,培養(yǎng)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學習Life in the future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粗略通讀課文,了解文章主旨,提取關鍵信息。略讀的過程實則是列文章提綱的一個過程,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
二是尋讀法,尋讀法是指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閱讀方向,快速篩選出有效信息。由于初中閱讀的類型種類繁多,涉及面也比較廣,包括小故事、書信、新聞稿等,再加上話題性作文成為寫作考試的重點方向,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特征、豐富、形式等進行定位,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優(yōu)秀的寫作風格和語句,從中借鑒寫作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一篇描寫風景的文章,然后再讓他們以“我眼里的風景”為題進行寫作。
三、適時開展寫作訓練,為閱讀教學提供方法引導
開展寫作訓練的過程,不僅是檢驗學生閱讀學習成果的過程,也是他們英語閱讀學習升華的一個過程。開展寫作訓練的前提是鞏固閱讀教學成果,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口述訓練,對文中的句式和句型反復朗讀,不僅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教師指導學生對文中的人物、時間、情節(jié)等進行改寫,開展改寫訓練,能夠檢驗學生對語句運用的掌握程度,使其將句型運用在寫作中;最后,以仿寫訓練帶動學生的寫作欲望,教師帶領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等進行分析,開展仿寫訓練,鍛煉他們的知識運用與遷移能力。之后,教師再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總之,對于英語教學來說,閱讀和寫作是英語教學重要的兩大板塊,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做好科學的教學規(guī)劃,通過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有效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以達到新課改素質教育的新目標。此外,教師還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挖掘更多實用性的教學方法,使英語教學在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共同作用下,獲得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J].校園英語,2019(3):164.
[2]袁玉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探討[J].校園英語,2019(2):187.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