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
摘 要: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應該用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可以得到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也應該得到教師的不斷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建設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石。因此,本文就基于筆者自身教學經(jīng)驗,以初中道德與法治為載體,對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增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的這一問題進行一番個人觀點的說明與闡述。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教材;生活;拓展
核心素養(yǎng)是中小學教師的教學重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非常重要,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形式,;利用立足教材知識,學習生活榜樣,開展拓展活動等多種教學方法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立足教材知識,提升法治素養(yǎng)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生只要掌握好教材的基礎知識才能進一步進行學習。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課本上的知識與概念都是基礎性的,學生需要將其進行充分的理解。但是課本上的一些觀點與概念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點困難。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師系統(tǒng)地整合思路,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電影、電視、錄音、音樂、動畫、舞蹈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可以對教材的知識可以更進一步的理解。教師通過制作PPT,插入圖片的不同方式讓教材上的知識變得活靈活現(xiàn),形式直觀生動,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容易。學生一定要首先好理解還教材上的內容,才能增強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加強法律學習的意識。
例如,在講解《消費者的權益》這一課的的時候,教師就著重講解法律的相關知識,尤其是消費者的保護權益。教師為了學生近一步理解和深入透徹的學習,應該不斷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相關的案例和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基礎概念的涵義。可以為學生播放如《今日說法》這樣的普法節(jié)目,激發(fā)學生對于概念和法律條文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對知識的運用。立足教材知識提升了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增強課堂的普發(fā)性。
二、學習生活榜樣,提升品德素養(yǎng)
道德與法治課堂是一門基于學生生活的課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許多生活中的事例。生活中,節(jié)目中有許多具有道德模范意義的人物和事例,教師可以為學生找到更多的榜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實際的人物事例可以為學生帶來深刻的影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不斷為學生找尋優(yōu)秀的人物作為榜樣,激勵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讓其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還可以開展相關的活動,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來介紹自己知道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物事跡,小組一起討論分析。道德與法治課堂可以起到德育的作用,教師要;利用好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性情,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
例如,在講解《競爭合作求雙贏》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講解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并為學生舉出了很多的名人事例,尤其是我們國家的女排、乒乓球、籃球等團體運動,這可以讓學生感受合作的關系。我國的“女排精神”是一個符號,是一種精神信仰,乒乓球也一直都是我國的“國球”,一代兵乓女皇“鄧亞萍”帶給了無數(shù)國人振奮人心的精神。他們在合作中為祖國拿下雙打冠軍,一起合作共贏,在個人比賽中又是競爭的關系,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在單打也拿下了世界冠軍。競爭合作求雙贏的態(tài)度是學生應該秉承的信念,可以提升學生的競爭素養(yǎng)。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榜樣有利于打造自己更優(yōu)秀的品格,激發(fā)自己的斗志。
三、開展拓展活動,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需要課本上的知識教學,也需要一些活動的綜合實踐,實踐性的活動可以開發(fā)人的頭腦和意志,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進一步思考和體會,提高學生的能力。初中理論教師可以將理論與實際現(xiàn)結合,把抽象知識運用于對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豐富是實踐活動,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拓寬思維范式,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試講、制作微課、看展辯論賽等等形式實現(xiàn)師生的互動交流,要重視對學生的評價,關注學生道德品質方面的表現(xiàn),從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
例如,在講解《誠信做人到永遠》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開展了拓展活動的課堂,教師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在課程的講解后進行了辯論賽的開展,辯題為“誠信的人是不是吃虧了”。學生自由分組,分別形成正方和反方,每一位辯手都要發(fā)表自己的的辯詞,學生需要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大量搜集素材,并認真組織語言,以提升自己語言的說服性,增強邏輯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及縝密性。開展拓展活動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踐行體驗式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培養(yǎng)“五育并舉”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4):134-135.
[2]林芝.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