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惠燕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各個行業(yè),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也越來越多。小學數學老師一定要積極研究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效率,使教學目標完成得更好,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為其以后更好地發(fā)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R8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8-0008-01
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上的運用,大大改變了課堂教學的固有的模式,使過去死板、機械的教學已經向趣味性、生動性、靈活性開始轉變,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學生打開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有了更多的發(fā)展?jié)撃埽灿辛遂`活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能力的提升都是一種推動。
然而,在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給課堂教學帶來方便和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潛在或者已經影響到教學質量和發(fā)展的問題,如,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對信息技術的功能不夠熟悉等等,這些弊端也好,問題也好,都或多或少地制約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所以,針對以上種種,筆者在此,針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育提供幫助。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
信息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與小學生強烈的探知欲和好奇心是非常相符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不但能讓教師更好地完成日常教學任務,還能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獲得不同的認識和體驗,進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提高教師工作效率
備課是老師在進行教學之前的首要任務。備課不僅是把教學中的知識整理、分析和歸納,而且需要老師查閱大量的資料,才能把知識自然有序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傳統(tǒng)的備課過程中,老師要不斷翻閱資料,浪費大量的時間,還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教學素材,工作效率非常低。但隨著互聯(lián)網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老師完全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快速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備課素材。這就節(jié)省了老師大量的時間,能夠把老師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升上去。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模式
新課改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以此來打造高效課堂。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老師,要在教學中勇于突破,適當地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比如,老師過多的講解,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等等,這些不適合新課程、新時代教學需要的方法,要大膽的割除,才能在問題中不斷改變,立于生活實踐,合理地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有效整合起來,優(yōu)化教學模式,給課堂增添一些溫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比如,在教學“大數的認識”這一節(jié)時,老師提前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設計有趣的課件,如美麗的星球之間的距離、太空中翱翔的宇宙飛船、疾馳的動車等等,這些生動有趣、真實宏大的場面讓學生受到鼓勵與震撼。在學生通過視頻進行感知時候,老師可以通過圖表、文字、數字及解說等,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大數,以及什么樣的數叫大數。課后老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設計一些具有操作性的練習題,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完成作業(yè)。這樣既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實現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又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二)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直觀數學教學模型
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有些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模型思維,才能夠保證學習效果更加理想。因此,數學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需要根據課程內容,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合理構建數學模型。通過觀察數學模型,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內涵、數學特征和規(guī)律加深印象,從而保證數學學習更加高效。比如說,教師在進行“長方體”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長方體模型。讓學生通過觀察數學模型,對長方體的內部結構組成和數學規(guī)律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
(三)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
怎樣在教學的過程中突破重點、難點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多媒體作為信息技術的一種,能很好地突破數學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適當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和特點,就能收到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角的初步認識”這節(jié)課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而與兩邊的長短無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演示:角的兩邊張開得越大,所夾角也會越大,角的兩邊張開得越小,所夾的角也就會越小;而角的兩邊不管變長還是變短,所夾的角大小都不變。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把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讓學生獲得生動、直觀的體驗,數學難點自然就被攻破了。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是當下教學設計和教育媒體的物質基礎,更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手段。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創(chuàng)新現代化技術手段,積極創(chuàng)建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易荷花.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2):212-213.
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color:black; mso-themecolor:text1'>文教資料,2016(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