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月
摘 要:如今,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教育事業(yè),同時,我國中職院校也越來越注重英語教學工作,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英語水平相對較低,很多學生英語學習相對困難,因此,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在此背景下,教師需要不斷優(yōu)化和調整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本文詳細分析了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實踐,希望能夠為中職英語教學提供一定借鑒參考。
關鍵詞: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模式
引言: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即真正的教育必須在生活基礎上開展,不能脫離實際生活。同理,在開展英語教學時,為了充分體現(xiàn)“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中職英語教師需要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
一、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一)生源學習基礎相對薄弱
大家都知道,因為眾多原因,中職教育一直是我國基礎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絕大多數(shù)家長都希望子女初中畢業(yè)之后進入理想高中繼續(xù)深造,而不愿意讓孩子就讀職業(yè)學校。所以,中職學校生源主要是普通中學篩選之后余下的“后進生”。這些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偏低。在每屆新生中,都有認不全26個英文字母的學生,所以,想要激發(fā)他們英語學習興趣,可謂困難重重。
目前,很多中職院校仍采用講授法,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是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除了必須記筆記外,很少有互動交流,更談不上趣味教學了。此外,部分英語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毫無生趣,十分枯燥,并且與學生實際生活需求相脫節(jié),難以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所以,當務之急,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授課方式,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找到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現(xiàn)代英語教學模式。
(二)教學資源緊缺
相對于普通中學,中職學校教學資源十分緊缺、落后。大部分教師手中往往只有一本教材,缺少相對成熟和有針對性的題庫,缺少相對完善的課堂教學指導課件和豐富多彩的教學實物工具。教學資源十分貧乏,主要是因為學校沒有構建科學合理的英語學科教學材料資源庫。盡管學校設有廣播室,教室內也有配套的多媒體設備,甚至有的中職院校還設有語音室,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少使用,因此,不能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教學素材源于豐富的生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當前英語教學組成中。在此過程中,我們中職英語教師需要努力朝著務實的教學方向轉變。
二、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把握課堂,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進行有效結合
學校教育工作中,教學工作是核心,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途徑。所以,首先應從課堂抓起,將教學情景還原為生活本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入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例,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jīng)歷進行有效融合,這樣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比如時尚生活、熱點新聞事件等,此外,也可以讓學生注意觀察和挖掘一些生活素材,這樣可以有效提升英語思維。幫助學生更深入地認識到英語本質,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結合專業(yè),打造中職英語專業(yè)體驗的生活化
相對于普通中學,中職英語教學存在很大不同,他們職業(yè)特征非常顯著。所以,中職英語的教學應更加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我們中職英語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傳授一些學生今后職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可能用到的英語知識,同時放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將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升英語服務水平,同時將所學知識如何更好地應用到社會活動、工作中。另外,中職英語教學還應將未來崗位和課堂教學相融合,將專業(yè)特點和教學內容相統(tǒng)一,用心打造工作現(xiàn)場化的課堂教學,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中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生活化、崗位化。
(三)充分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中職英語教師應該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和設備,幫助學生輕松理解和掌握與英語相關的知識。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可以向學生更加詳細地展示與英語知識相關的文字、圖像以及圖片,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因此,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合理應用教學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英語學習難度。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講授英語單詞時,可以利用文字和圖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英語單詞。比如描述人時,可以使用beautiful、handsome等。學生在記憶時,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學習更多相關的英語知識,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從中找到最佳學習方法,從而快速提升英語學習水平,在運用多媒體時,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活躍、濃厚,從而使學生告別枯燥乏味的課堂學習。
(四)設計生活化作業(yè),豐富課外實踐
假如課堂教學的關鍵是英語教學,那么課后作業(yè)就起輔助和鞏固知識的作用。中職教育工作重心是努力培養(yǎng)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崗位。所以,教師應更加重視課后作業(yè)的設計,同時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不能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記憶,而是要更加注重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舉個例子,在學習transportation的單元時,教師不能設計簡單的記憶單詞。他們應該把生活和設計結合起來,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做一個表格,總結各種交通工具的優(yōu)缺點。此外,教師設計的家庭作業(yè)也可以豐富課外活動。在班級中,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英語競賽、英語角等活動,讓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學習到更多英語知識,同時掌握更多英語表達的句式和技巧。此外,班會上,還可以嘗試開展一些以英語為主體的活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學習。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一些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實踐學習,將英語理論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充分理想英語的實用性和生活化。
結束語: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中職英語教師需要以實際生活為著力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英語知識,降低英語學習難度,讓他們掌握更多口語知識,增加英語學習的信心,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同學和老師面前勇敢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日常交流中,多用英語表達、鍛煉自己。因此,中職教師在日后教學中,應為學生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金晶.淺談如何構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J].英語新世紀,2011(3).
[2]張曉利.探析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改革[J].中學生英語,2014(12).
[3]費佩英.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景[J].上海電教,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