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兒科教學中的有效師生互動具體可從如下三個方面著手: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為師生互動奠定基礎;布置討論學習任務,與學生展開有效互動;抓住課堂動態(tài)生成,與學生展開有效互動。
關鍵詞:兒科教學; 師生互動; 師生關系; 動態(tài)生成; 討論學習任務
中圖分類號:G424.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5-170-001
師生互動是指在師生之間發(fā)生的各種形式、性質和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有效師生互動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良好促進作用?,F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應注重師生互動,通過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截止目前為止,國內關于師生互動的研究已較為豐富,但關于如何在兒科教學中進行有效師生互動的研究卻較為鮮見。因此,本文重點針對兒科教學中的有效師生互動展開探索與研究。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為師生互動奠定基礎
良好師生關系乃師生互動的重要基礎,這一點毋庸置疑。無數專家學者在對師生互動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均不約而同提及到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因此,兒科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以及教學之余,均應注重與學生搞好關系。
例如教學“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時,教師執(zhí)教過程中發(fā)現有一名同學玩手機,并未認真聽課??吹酱朔N情況,教師并未生氣,而是微笑點名說道:“這名同學,你剛才有聽老師說什么嗎?”聽到教師點名,這名同學立即羞紅了臉,表示并未認真聽課。于是,教師要求其同桌對剛才所授內容進行復述:“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體內缺鐵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所致。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為特點。缺鐵性貧血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貧血,以嬰幼兒發(fā)病率最高,嚴重危害小兒健康?!蓖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效實現了師生互動,也并未傷害學生自尊,對良好師生關系構建極有好處。
總之,兒科教師在執(zhí)教過程中應尊重學生,注重與學生搞好關系。切不可隨意批評,對學生的不良學習表現點到即止。另外,在教學之余兒科教師也可與學生多做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困難。此做法對良好師生關系構建也同樣有所幫助。
二、布置討論學習任務,與學生展開有效互動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很多兒科教師均習慣于采用傳統滿堂灌式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此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死板,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極少。為提升兒科教學質量,建議兒科教師在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適時布置一些討論式學習任務,在學生完成討論式學習任務的同時,與學生展開積極有效互動。
例如教學“兒童支氣管肺炎”時,經過簡單的知識講授后,教師布置了這樣一個討論式學習任務讓學生完成:兒童為什么易感染支氣管肺炎?討論任務布置下去后,同學們立即自由展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有學生出現觀點爭執(zhí),此時教師也會積極參與進去,與學生一起展開討論,幫助學生理順討論思路。在教師的有效參與和引導下,師生間展開積極交流互動。最終大家一致得出這樣的結論:兒童容易感染支氣管肺炎的原因具體為:肺組織發(fā)育不全;嬰幼兒的支氣管較成人狹窄,粘膜柔嫩,血管豐富;粘液腺分泌不足,氣道較干燥,纖毛運動較差??偟膩碚f,肺泡數量少,含氣少,間質發(fā)育旺盛,血管豐富,故容易感染。
在上述教學片斷中,兒科教師通過布置討論式學習任務,并借助討論式學習任務與學生之間展開了廣泛的交流與互動。此做法是兒科教學中與學生展開有效師生互動的常見做法。因此,建議兒科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在討論式學習任務的布置方面多下功夫,借助學生完成討論式學習任務的機會與學生展開積極有效的互動。
三、抓住課堂動態(tài)生成,與學生展開有效互動
正式教學之前,兒科教師雖已對教學過程進行科學設計,但難保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各種動態(tài)生成。對于動態(tài)生成兒科教師應積極面對,應抓住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有利時機,與學生之間積極展開有效互動交流。
例如教學“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時,教師在知識講授階段,突然有一名同學提問道:“老師,兒童結核性腦膜炎的自然病程具體可分為哪些階段呢?”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始料未及,此知識點也是教師接下來將要重點講授的知識點。雖然學生的提問打亂了原本的正常教學節(jié)奏,但教師仍耐心解答,并問學生有哪些問題盡可以向教師提問。于是,同學也一下子打開話匣子,不停向教師提問。有學生提問道:“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早期臨床特征是什么?”有學生提問道:“影響兒童結核性腦膜炎的預后因素有哪些?”有學生提問道:“兒童結核性腦膜炎的治愈標準是什么?”在學生和教師的一問一答之間,有效師生互動也得以實現。
兒科教學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動態(tài)生成并不奇怪,也許動態(tài)生成會打亂正常教學節(jié)奏。但是對于課堂動態(tài)生成我們卻不應漠視,應積極抓住動態(tài)生成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有效的師生互動。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有效師生互動對促進兒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極有幫助,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兒科教師,應對有效師生互動多做研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在課堂中與學生展開積極廣泛的師生互動。當師生互動真正有效且得以廣泛開展時,兒科教學質量必然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亢楊,白明輝,周麗娜,張麗文,王興,楊菲,鄧李玲.兒科臨床技能培訓中情景模擬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
[2]孫艷芹,甘思遠,陳小毅,尹金寶,李洪梅,曾超,敖秋月.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實踐效果觀察[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4(05)
[3]王潔,陸克義,張軒萍,楊彩虹.互動式教學法在高等醫(yī)學院校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