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崩首x在對課文的感知、課文文本的理解、學生語言的訓練和情感的體驗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朗讀; 語文;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5-051-001
我國古代就以朗讀的方式來教學語文。古代思想家荀子教導他的學生通過誦讀多思考。通過人體的心理研究顯示,在基礎語文教學中,朗讀更符合兒童的發(fā)展。有利于兒童理解和掌握規(guī)范的語言,幫助他們強化記憶,最終實現(xiàn)培養(yǎng)其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較難理解的字詞句更需要教師采取各種形式以讀促悟。
一、激發(fā)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朗讀產(chǎn)生興趣,才會參與朗讀訓練中。教師教學中應因勢利導,采取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朗讀原動力。
1.重視范讀
教師優(yōu)美的范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如在二年級課文《田家四季歌》中教師通過范讀兒化音“麥苗兒”和“桑葉兒”讓學生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機。教師把春的喜愛傳遞給學生,因此學生也能融入到作品中,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更能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體會作品。
2.多形式朗讀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采取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培養(yǎng)學生感悟文本的能力,提高學生朗讀興趣。如在教學二年級課文《葡萄溝》中,教師采用帶讀、接力讀、比賽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將具體的文字轉化為腦海中的圖片,幫助學生產(chǎn)生朗讀興趣并理解內(nèi)容。
3.及時評價
通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及時的評價可進一步有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的評價同樣能幫助學生發(fā)展。在朗讀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及時有效的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得到肯定,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使他們情緒高漲,從而讓他們在成功的喜悅中樂于讀書,愛讀書。
二、保證朗讀訓練
關于閱讀教學,《語文課程標準》這樣闡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通過對文本的“讀”,讀者和作者之間才可以達到一種平等的對話。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才能從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吸取相關知識,從而進一步感受到美,凈化心靈。若舍棄了“讀”,閱讀都會落空。教師授課時往往重寫輕讀,導致很多學生朗讀得不到充分訓練,因此語感較差。教師應以讀為首要任務,給予學生充分時間。朗讀時,教師必須根據(jù)學情在文中選取相關語句,進行朗讀訓練。同時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讀讀——想想——品品,這樣的課堂效率才會提高,真正落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教學中的朗讀方法“初讀——再讀——細讀——品讀”來進行教學,能有效保證閱讀時間。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把課文讀通順,大概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再讀課文,要求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細讀時,對文章重點語段進行反復朗讀,理解文本,品味情感。
三、優(yōu)化朗讀練習
1.正確、流利、有感情
語文新課標要求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在教學中,教師要貫徹這個目標。“正確”“流利”是要求學生讀課文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加字,不漏字。特別要注意讀音正確,還要注意多音字和前后鼻音。讀錯的地方要重讀數(shù)遍,直到正確為止。學生朗讀有錯時,教師不可立即打斷糾正,會影響朗讀者的信心。
在初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朗讀還要注意融入感情。“有感情”要求學生通過朗讀塑造人物形象,感受環(huán)境特點,體會文本包含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想象帶真情實感進行的朗讀,才能充分獲取文本信息。語速或快或慢、語音或急或緩、語調(diào)或抑或揚等都能表現(xiàn)出不同層次的情感。此外,標點符號的提示也包含著不同情感,朗讀時需要留意??傊?,教師依據(jù)不同文本引導學生朗讀,在朗讀訓練中,品讀語言,感悟情感。
2.重點詞句
詞句是建構文章最基本的基本單位,文章的主旨及情感通過文本的字、詞、句表露出來。因此,反復品讀文本語言,才能更好的深入進去體會作者的表情達意。首先是課文中的疑難句子,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它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多加朗讀來進行理解。課文的中心句,精簡概括出整篇文章的主旨,這也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還有一些只可意會的句子,例如一些歷史相關的內(nèi)容,單靠教師講解,難以傳情,只有學生邊讀邊想象,才能體會。
3.情感基調(diào)
小學語文課本中各色文章種類豐富,情感基調(diào)更是各不相同。根據(jù)不同的情感基調(diào),應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來研讀文本。情感基調(diào)歡快明朗的詞句,可采用生動的表演性語調(diào)再現(xiàn)課文內(nèi)容。情感基調(diào)深沉、悲傷的課文,可引導學生用緩慢、低沉、悲壯的語調(diào)朗讀。描繪大自然壯麗美景的文章,可采用高昂、雄渾又激動的語調(diào)朗讀,來體現(xiàn)出祖國幅員遼闊,風景迷人。神話寓言傳說類的文章,可采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朗讀等等。
4.精選練點
語文課文的內(nèi)容多種多樣,朗讀的技巧也各種各樣。想要讀的好,讀出感情并不容易。朗讀有很多技巧,但一課之中不可能將所有的技巧都運用起來,訓練起來。我們應根據(jù)不同學情,針對性指導學生朗讀,如重音的落點,停頓的時間,節(jié)奏的把握以及語調(diào)語音語氣等變化。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方法的掌握要依據(jù)文本內(nèi)容而有所側重,可重點指導語氣,也可指導語調(diào)變化。因此,教師要精心挑選訓練點,每次朗讀要有所側重,訓練充分,精準落實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朗讀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小學生在日常朗讀中漏字、添字、缺乏抑揚頓挫、唱讀、拉腔脫調(diào)、語速過快或過慢、沒有語感、沒有韻味等一系列的問題不可避免。雖有教師指導,但學生不可能一次就成,教師還是要反復訓練加強鞏固。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培養(yǎng)讀的興趣,保證讀的練習,優(yōu)化讀的方法,學生一定會越讀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