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留晴
摘 要:親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兒的天性。根據我們當地的資源、季節(jié)特點,我們開展了大蒜的種植活動,由此展開的一系列游戲活動。孩子們從中獲得了觀察、發(fā)現(xiàn)等機會,萌發(fā)了對自然的關愛之情。
關鍵詞:科學探究; 種植; 大蒜; 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4-101-001
幼兒的學習是立足于生活的整體性學習,教師只有善于捕捉與幼兒生活經驗緊密聯(lián)系的內容,才能真正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保持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熱情。
一、種植活動的安排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班級種植區(qū)域只是其中細微的一部分,為此我們根據此地資源和季節(jié)的特點,選擇了大蒜的種植。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從而激發(fā)幼兒對于自然和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擴大幼兒的眼界,為幼兒掌握知識方法而獲得對周圍世界的感性認識。
二、種植活動的意義
1.種植活動對幼兒經驗獲得的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增進,使孩子們越來越遠離自然。他們可以從電視、電腦中獲得信息。
大蒜是我們當地比較常見的作物。我事先將準備好的大蒜圖片給孩子們看,讓他們認一認大蒜長什么樣子?什么顏色?“像燈籠”“像一個球”……然后將實物大蒜發(fā)給每一個孩子,先讓孩子們自由觀察完整的蒜瓣,摸摸看看說說其外形,然后與孩子們一起將完整的蒜瓣一一掰開,觀察大蒜有“肚臍眼”的一頭和尖尖的一頭。在剝開大蒜外衣的時候,許多孩子告訴我他們聞到了一股刺鼻的酸酸的味道。通過看、摸、聞,從而來了解大蒜的形狀、味道等,在認識大蒜的過程中提高觀察、探索、表達的能力,獲取相關的知識經驗,培養(yǎng)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及愛心、耐心、責任心等品質。
2.種植活動對幼兒能力的意義
(1)在種植中習得管理能力。我們充分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讓幼兒、家長、教師、保育員一起參與播種管理。動員大家一起收集大蒜,將收集起來的大蒜呈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讓他們充分討論,我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形成共識,安排種植,并讓幼兒了解到要讓大蒜長的好,要經常去管理,施肥、澆水、鋤草。在澆水的過程中,遇到了重復性澆水問題,因為孩子們來園的時候,都會先給大蒜澆杯水,大蒜就從泥里跑了出來,通過觀察,盆里的水太多了,每天只要澆一次就可以,孩子們又在一起討論,最后成立輪流澆水小組。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從無序澆水到有序澆水,從個人到小組都是管理能力的提升。
(2)在種植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植物的生長變化是一個需要耐心照料與等待的過程。大蒜在孩子們的期待中一天天長大,一天天發(fā)生著變化。大蒜種下后,孩子們每天來園都會去觀察。孩子們也養(yǎng)成了習慣,總要帶著一本種植記錄本,記錄著植物的點滴變化?!斑祝趺催@邊的大蒜還沒看到嫩芽呢?”孩子們都發(fā)現(xiàn)了種在另一邊的大蒜還沒有發(fā)芽,我請他們仔細回憶種大蒜時的情景。有的孩子似乎領悟到了什么……“這邊種的不是‘肚臍眼的一頭朝上的嗎?”“發(fā)芽的這邊則是尖尖的一頭朝上種的?!薄澳俏覀円黄饚椭硪贿叺拇笏庖沧屗鼈儼l(fā)芽吧?!庇谑?,孩子們用小鐵鍬把另一邊的大蒜挖出來。讓大蒜尖尖的一頭朝上,給大蒜子重新“排兵布陣”蓋上土,澆了適量的水等待著大蒜子的發(fā)芽。
(3)在種植中提高語言能力?!按笏獾娜~子下面還包了一層白色的東西?!薄按笏馍厦嬗珠L出了一片葉子?!薄按笏馊~長得長長的,像一把寶劍。”“大蒜葉好像有一點香香的味道?!薄笏忾L得長長的,大蒜葉下面包裹了一層薄薄的白色衣,從衣中透出了三四片的大蒜葉子。根據這一情況,我會按照孩子們的意愿,利用口頭交流的表達方式,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記錄,使幼兒有觀察成功后的愉快體驗,為幼兒表達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
3.種植活動對幼兒情感的意義
(1)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物的情感。通過孩子們對大蒜的種植、管理和觀察,孩子們對大蒜產生了情感的關愛。一天晚上,天下了大雨,第二天一早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大蒜是否“受傷”。于是,我?guī)е⒆觽儊淼酱笏獾乩?,遠遠地看到大蒜葉在隨風搖曳,大蒜安然無恙。孩子們高興極了。“大蒜葉看上去綠油油的,特別有勁。”孩子們情不自禁地贊美起來。有孩子疑問:“昨天下了這么的大雨,大蒜怎么沒有被淋壞呢?”“大蒜很喜歡水,在水中它也可以生長的?!薄霸瓉砣绱?。”孩子們很開心的看著這大片長得綠油油的大蒜。
(2)促進孩子與孩子間的合作。教師要重視幼兒學習的過程,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通過直接經驗來學習,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學習、探索以及與同伴分享收獲的樂趣。在剝大蒜的過程中,他們會一起尋找各種容器去盛放大蒜。兩個人合作,你掰蒜粒,我剝蒜衣??粗萜髦械拇笏饬:⒆觽儠鎸γ娴墓笮?。
(3)加強家長和幼兒間的互動。注重對植物的觀察的教育,有可能會從幼兒園延伸到家庭。孩子們將大蒜葉包好,帶回家讓媽媽給你們炒菜吃。第二天一早,孩子們都跑來告訴我,“昨天我吃了大蒜炒牛肉,大蒜炒醬肉,媽媽燒湯的時候灑了點大蒜,可香可好吃了……”孩子們紛紛討論著。與家長建立“家園合作”的關系,鼓勵家長參與到我們的互動中來,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環(huán)境。
(4)增進師生間的對話。教師與幼兒是互動、對話的伙伴。在幼兒園組織種植活動時,應當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適應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充分考慮孩子的接受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許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種大蒜這一探究活動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貼近幼兒生活?;顒幽芨鶕變旱恼J知特點,順應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毫不吝嗇地給予幼兒真實的生活體驗,將“認識大蒜”的靜態(tài)知識還原為動態(tài)的過程,將“種大蒜”這樣的間接經驗還原為直接經驗,將理性的概念還原為感性的行動,讓幼兒在真實的情景脈絡中多感官的學習,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
新鮮的種植場景大大激發(fā)了幼兒參與種植的興趣,幼兒樂意模仿老師的基本動作“按、壓”進行大蒜種植,在學會種植技能的同時,鍛煉了幼兒小肌肉,提高幼兒手指的靈活性,幼兒發(fā)展了觀察比較能力、審美能力、責任意識和合作能力,萌生了熱愛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