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瑤
摘 要:隨著學前教育的發(fā)展,不同的孩子在發(fā)展水平、能力傾向、原有經驗以及學習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差異,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發(fā)展,我們實施了差異教學,分別從幼兒園和教師兩方面提出了實施措施,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又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差異教學; 幼兒園; 實施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6-086-002
隨著學前教育的發(fā)展,作為教師的我們也越來越注重孩子之間的差異性,不同的孩子在發(fā)展水平、能力傾向、原有經驗以及學習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差異,這對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差異教學的含義
何為差異教學?是指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別的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i]。簡單的一句話就是根據孩子之間的差異實施有差別的教學。
二、差異教學的區(qū)別
(一)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區(qū)別
差異教學不等同于個別化教學,雖然兩者有相似之處,但是個別化教學是基于每個孩子的興趣需要、能力水平而進行的教學,并在孩子的發(fā)展中制定有效的措施方法。教師在個別化教學中扮演的是一名鼓勵者,而非引導者。
個別化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暫時和必要的,而差異教學則是貫穿在整個過程中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對孩子進行透徹的觀察、仔細的記錄以及深入的了解。
(二)差異教學與因材施教的區(qū)別
差異教學與因材施教的區(qū)別在于要以孩子為中心,強調了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教是為學更好地服務,學是為做更好地服務”,體現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并且不忽視任何一個孩子的發(fā)展。
差異教學在個別化教學與因材施教中既看到了孩子之間的共同特點,又看到了孩子之間的差異,從差異中出發(fā),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為國家培養(yǎng)了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同時,又兼具了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差異教學為了消除孩子之間的差異,同時又具有個性化,從而創(chuàng)造了各種條件,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三、差異教學在幼兒園中的必要性
在幼兒園中,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具有各自的特點,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有的孩子可能擅長畫畫,但是語言發(fā)展方面相對落后;有的孩子運動能力比較強,相對的,可能在注意力方面就稍弱了一些,種種優(yōu)勢和不足構成了一個孩子,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個體差異。
就是因為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所以我們才要實施差異教學。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絕不僅僅是靠客觀因素:遺傳、生理成熟、環(huán)境和教育形成的,同時也受到了主觀因素的影響。
(一)需要
需要是導致孩子個別差異最活躍的因素,幼兒從出生時就有需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需要的占比就逐漸下降。
(二)興趣
在3-6歲的孩子中,他們的興趣也是引起個體差異中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興趣,有的孩子喜歡唱歌、跳舞,而有的孩子喜歡搭積木。這就導致了個體差異,需要我們進行差異教學。
(三)能力
不同能力的發(fā)展水平就導致了孩子在某方面的能力可能格外突出,而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比較平淡無奇,能力方面的差異就需要教師進行仔細的觀察,才能更好地了解與實施。
在主觀因素中,除了受到需要、興趣、能力這幾方面的影響,同時還受到了幼兒的自我意識、心理狀態(tài)和氣質性格等方面的影響。
那為何要了解清楚影響孩子個別差異的因素呢?
因為在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第一部分“總則”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這一點要求的提出成為了教師在幼兒園中實施差異教學的法規(guī)依據和制度保障。在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中的第十點提出要“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边@一點要求的提出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教學原則和方法。在第四部分的“教育評價”中的第八點提出要“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的比較?!币约啊耙园l(fā)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現有水平,更要關注其發(fā)展的速度、特點和傾向?!盵ii]這一點要求的提出為我們進行差異教學后,評價兒童的發(fā)展提出了方法。
四、差異教學在幼兒園中的實施策略
實現差異教學的適宜性教學法可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一)幼兒園
1.進行個別化的學習。這是目前幼兒園最常用的實現差異教學的方法,但是這樣的學習往往只出現在孩子單獨活動時,其實在集體活動、小組活動中都能實現個別化學習。針對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不同的引導。
2.社區(qū)化的學習。雖然班級對孩子而言就像一個小型的社會,但是當幼兒園與社區(qū)合作時,孩子的各種方面也就得到更多的發(fā)展,社區(qū)的資源也能為幼兒園提供更多的便利。
3.家園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實現差異教學,絕不僅僅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現在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交流還停留在比較表淺的層面,當家園之間進行有效合作、聯(lián)系時,差異教學的效果會更好。
(二)教師
1.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差異教學也讓我們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也是針對孩子的差異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讓孩子更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2.對幼兒發(fā)展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的、全面的評價。在這一點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現在最常用的評價方法:檔案袋評價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成長檔案”,針對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情況,真實有效地記錄了每個孩子的富有個性的成長,也為教師評價孩子的發(fā)展提供便利,為之后的差異教學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評價依據。
在不斷的摸索中,針對學前教育中的差異教學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概念和實施策略,僅僅是這些策略是完全不夠的,隨著我們教師深入地鉆研,更多關于差異教學需要探索的問題也層出不窮,這需要我們思考、實踐,在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并富有個性的成長路上,作為幼兒園教師的我們,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4
[2]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