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詣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與文學素養(yǎng)是語文學科的獨特魅力與價值所在。課堂是教師展開教學和學生汲取知識的重要陣地和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效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課堂教學也影響了語文魅力與價值的發(fā)揮。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從精心設計問題、多媒體教學輔助、小組合作學習和運用“三三二”自主教學模式四方面出發(fā),分析與探究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高效課堂指的是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快、效果好的課堂。構建高效課堂不僅是當前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基本要求,更是廣大一線教師的教學追求。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當前仍有小學語文教師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導致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低、質量差。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順應改革的趨勢,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fā),探尋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策略,以推動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問題是知識的有效載體,問題的提出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便需要充分重視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首先要根據(jù)語文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特點來精心設計問題,隨后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向學生進行提問,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深入思考,驅動學生進入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有效推動教學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授《荷花》這篇課文時為了調動學生們的思考積極性,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筆者為學生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問題如下: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大家知道荷花生長在什么環(huán)境中嗎?荷花是什么顏色呢?荷花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怎樣的情感?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立即根據(jù)課文內容開始思考,通過問題的引導,使學生們對課文的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這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精心設計問題,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思考動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做了有效的鋪墊。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認知結構發(fā)展并不健全,僅憑教師的語言講解和教材的文字描述,很難產(chǎn)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刻理解和認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輔助教學,將語文知識以圖片、視頻或者音頻等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實現(xiàn)直觀化、形象化、動態(tài)化的語文教學,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從而加快學生的理解速度,更進一步地推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授《九寨溝》這篇課文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加快學生們的理解速度,上課后,筆者采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了九寨溝的視頻。在視頻中,學生們看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宏偉壯觀,峰頂就像帶了一頂白色的帽子,像一位魔法師;而山下則是一壇如鏡子般的湖泊,山峰倒映在湖面,呈現(xiàn)出一種神秘的氣息。鏡頭又轉向了另一處風景,森林、瀑布還有湖泊……通過視頻的呈現(xiàn),使學生們身臨其境,了解了九寨溝的美麗和壯觀,隨后,筆者再讓學生們將課文與視頻內容相結合,感受文字表達之美。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快了學生的理解速度,增強了學生的直觀感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tǒng)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增強了語文教師重復講解的時間,造成了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們對知識或者問題在小組內部展開充分的討論和交流,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和共同進步,進而減少了教師重復講解的時間,有效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這篇課文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合作探究意識,發(fā)揮學生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上課后,筆者將學生分成了6人一組的形式進行任務探究,為了確保探究效率,每組成員中都分配了一名至兩名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進行帶領,小組成員分好后,筆者下發(fā)探究任務如下:通過閱讀課文,大家討論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是什么樣子呢?互聯(lián)網(wǎng)是如何形成的?互聯(lián)網(wǎng)的形成給人類帶來了哪些便捷?探究任務下發(fā)后,筆者給予學生們充分的時間進行探究,一段時間后,學生們得出結論。這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小組合作教學,發(fā)揮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探究意識。
“三三二”自主學習模式指的是新課程改革下的創(chuàng)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即“三階段、三流程、二環(huán)節(jié)”。三階段將每個教學單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主預習的階段、第二階段即學生的自主學習階段、第三階段為學生的自主作業(yè)階段。
三流程即將每個階段都具體化三個具體的操作流程。二環(huán)節(jié)則是將課堂推進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通過“三三二”自主學習模式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自主預習
在新課正式開始之前,語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能夠做到主動預習新課,課前自己識記和認讀生字詞、理解詞語、聽寫、提出問題、主動收集相關資料,針對課文題目或內容質疑,初讀課文后根據(jù)理解寫出批注。
例如,在教授《維生素C的故事》這部分知識時,筆者會提前給予學生們預習時間,讓學生們充分的熟悉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述的內容,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待上課后,將問題提出,與大家一起討論。通過有效的預習,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們掌握的速度更加迅速。
(二)自主學習
首先,語文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匯報展示、反饋點撥,了解學生的自主預習情況;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并向學生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潛能與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夠從不同層次、不同方面展開對課文的深入思考與理解;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們進行合作探究,使學生品味文字,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在教授《開天辟地》這部分知識時,筆者先將課前十分鐘交給學生們,讓學生們通過自主學習,了解課文主題,對古代神話故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在通過同座互相認讀生字,學習新的生字詞。通過學生們自主、互助的學習方式,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自主作業(yè)
作業(yè)是對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的延伸、總結與拓展,所以說,語文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的語文學習情況、學習能力等因素,來進行課后作業(yè)的設計,使作業(yè)有難又有易,體現(xiàn)一定梯度性,包含A、B等幾個不同層次,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學習情況進行作業(yè)的選擇,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優(yōu)化與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質量提升、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自身落后的教學觀念,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學習情況出發(fā),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多媒體教學輔助、小組合作學習與“三三二”自主學習模式等方法來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快學生的理解速度,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最終實現(xiàn)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充分發(fā)揮語文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劉翠榮.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 :140.
[2]王穎.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