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艷
【摘 要】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具備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及協(xié)助作用。實踐證明,該教學方法能很好地克服通信工程專業(yè)主干課程學習中的各種問題,有助于學生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項目引領;任務驅動;課程教學
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具備綜合素質和能力(包括知識應用能力、獨立分析能力、互助協(xié)作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驗教學為輔,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尤其是工程項目的研發(fā)和設計能力。要改變目前這種情況,必須研究新的教學方法,以解決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绊椖恳I、任務驅動”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能夠將理論知識實時滲透到實際應用中,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的積極性,高效組織和開展課程教學,突出對學生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一、“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含義
“項目引領”是將工程實踐項目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通過項目和任務引入新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任務驅動”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項目總體要求,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課程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經過思考和教師的點撥,自己解決問題。任務驅動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各有利弊,它們的獨立應用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取兩種教學法之長,重新融合而成一種新型教學法——“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整合課程開發(fā),此教學法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其核心思想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二、“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分析
“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項目導入;第二階段是任務驅動教學。
第一階段:項目導入
教師選擇和教學內容相關且貼近實際生活和工作的案例,展示案例的主要功能特性,分析案例功能特性的構建方法及步驟,提煉其中涉及的理論知識點,講解并強調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總結將其應用到案例開發(fā)中的方法及規(guī)律技巧;學生消化理解,就其中的疑惑部分向教師提問;教師答疑解惑;學生完成對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最終理解和掌握。
第二階段:任務驅動
1.學生分組
根據小組成員的成熟程度、小組成員的合作技能及學習任務的難度,進行合理分組。把不同學習能力、學業(yè)水平及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分到一個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2.任務分析
教師根據案例所涉及的知識點構建相應任務,將任務提交給各小組討論分析;教師就各小組的分析結果組織組內成員討論,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形成最終分析結果,明確實現(xiàn)流程。
3.小組協(xié)作,完成任務
小組成員根據制定的計劃和分工情況開展學習,學習過程要有階段性成果。階段性成果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進行組間的經驗交流,也可以通過組內交流不斷完善階段性學習成果,從而促進任務的圓滿完成。
4.交流體會
教師就各小組的任務實現(xiàn)結果進行分析講評,總結其中的問題;學生修改并完善任務,最終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在此過程中鍛煉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學生思考所掌握的知識技能的再應用。也可由教師或某些學生展示完成“任務”的方法與過程,讓其他學生進行對比,以達到相互啟發(fā)、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5.分析歸納,總結經驗教訓
“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教師主要進行方法的引導。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容易造成知識點的疏漏,因而,進行課堂或階段性歸納總結是必要的。教師在教學中應適時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達到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點的教學目標。
三、“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設計實踐
下面以計算機網絡課程中一個驗證型實驗為例,演示“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1.項目引入
某單位剛買來了一臺CISCO交換機,用于將301教研室的2臺主機、302教研室的2臺主機及303教研室的3臺主機組建成局域網。為了方便管理、維護及防止交換機被人惡意設置密碼導致無法進入IOS進行管理,需要對其進行基本配置及口令保護。為提高網絡的性能和安全性,需要將3個教研室的主機配置成3個VLAN。
2.展示“任務”
創(chuàng)建VLAN1、VLAN2、VLAN3,將3個教研室的7臺主機分別配置成想要的VLAN,測試配置結果。
3.分析“任務”
教師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完成“任務”需要理解虛擬局域網的概念、功能,掌握VLAN原理和實現(xiàn)過程。提示學生可以按照三個步驟完成:連接好網絡拓撲,通過Console口訪問交換機;在交換機Switch上配置VLAN1、VLAN2、VLAN3;測試7臺主機在劃分VLAN后的連通性。
4.分組實訓練習
學生分組后,根據實驗指導書進行實踐并完成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和困難,可以隨時向教師尋求幫助。教師監(jiān)控學生整個實驗過程。
5.歸納總結,交流體會
在關于VLAN的“任務”中,工程實踐項目凸現(xiàn)了實用性,在實驗步驟中,給出了完整的配置命令過程,一般情況下,學生都能將實驗完成。在“任務驅動”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學生在進行探究實驗后要將實驗成果加以展示,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驗成果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如果學生的實驗成果有問題或錯誤,教師再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更正。
四、實際成果、成效及推廣情況
結合通信工程專業(yè)實際,針對項目教學法,筆者學校目前已出版了項目化教材《計算機網絡》?!皵底蛛娮蛹夹g”“模擬電子技術”“電子工藝”“單片機”等幾門課程也在逐步實施項目教學模式,采用項目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相應的專業(yè)技能,還能使學生學會學習,獲得一定的知識應用能力、獨立分析能力、互助協(xié)作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學校擬在其他具備條件的專業(yè)進行推廣、應用。
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雖然“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可以結合兩方面的優(yōu)勢,使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提升。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任務驅動教學部分
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知識點,主要用于新知識點的學習,但在知識點的選取方面也應遵循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
2.項目教學部分
設計項目時,不一定要涵蓋所有知識點,但重點知識必須涵蓋,讓學生通過知識點的選擇來強化知識:為了照顧學時,在課堂上應以交流和討論為主,完成和修改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要重視評價環(huán)節(jié),強調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結論
綜上所述,“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及協(xié)助作用。實踐證明,該教學方法能很好地克服通信工程專業(yè)主干課程學習中的各種問題,有助于對學生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但要注意,并非所有課程的所有知識點都適合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要注意根據知識點的特性結合其他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加完美地為學生詮釋課程內容。同時,該教學方法對教師要求較高,教師要注意課程知識的更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課程相關案例的選擇和任務設計,進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