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 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體育教法運用,對體育教師教學方法改進提出嶄新要求。如何運用教輔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運動情境,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引導啟動學生運動思維,如何創(chuàng)新課堂訓練形式培養(yǎng)學生運動技能,已經(jīng)成為體育教師需要直面的課題。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內涵豐富,引導學生學習健康知識、成長運動技能,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追求。
關鍵詞: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教法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4-08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21-0114-02
小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內涵非常豐富,學習健康知識、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訓練意志、塑造運動技能、形成運動習慣等,都屬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范疇。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訓練情境,引入游戲競賽,創(chuàng)新訓練實踐,以成功激活學生運動意識,培育學生協(xié)作能力,塑造學生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創(chuàng)設適宜情境,激活學生運動意識
多種媒體技術的廣泛滲透,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選擇,教師利用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調度,為學生創(chuàng)設運動情境,可以有效激活學生運動意識,形成豐富教學激發(fā)動力。
(一)媒體情境
多媒體介入體育課堂教學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普遍現(xiàn)象,教師需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媒體助學教學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給學生帶來全新學習體驗。小學生對圖片、視頻、動畫、音頻等立體信息有特殊敏感性,教師要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教學布設,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啟迪,成功激活學生運動意識和訓練思維,形成嶄新運動成效。
多媒體應用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其介入時機把握非常關鍵。課堂教學之前和運動之后,教師都可以利用微課、翻轉課堂形式,讓學生先學習運動要領,或者是訓練之后展開補償訓練和訓練反思。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適時播放運動動畫視頻材料,也能夠給學生以準確的示范,成功激活學生運動興趣。如學習“蛙跳”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視頻,給學生提供更為直觀的學習材料。教師在學生觀看視頻時,給學生講解技術要領:蛙跳是模仿青蛙的跳躍動作,需要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先用手支撐,然后是后腳用力蹬地,最后是收腹落地。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聽取教師講解,都能夠自覺展開相關訓練動作,課堂訓練氣氛活躍起來。一個多媒體動畫視頻,對蛙跳運動進行動作分解,給學生提供清晰學習路線,特別是教師講解,讓學生順利找到訓練切入點,確保訓練順利展開。
(二)運動情境
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動作展示、生動講解、游戲導入、問題設計、競賽投放等多種形式進行運動調度,可以形成豐富運動情境,成功激活學生運動意識。小學生大多熱衷體育運動,對戶外體育課有一定向往,如果教師不能抓住學生心理訴求進行調度,勢必會挫傷學生的運動主動性。特別是大運動量的訓練,是學生最為懼怕的。因為學生大多缺少運動習慣,身體素質較差,對劇烈運動存在畏懼感,教師要針對學生運動基礎實際,以靈活的運動情境進行調度,以成功激活學生主動訓練的熱情。
如“跳馬”運動,這是學生比較畏懼的運動項目,教師在課堂中,先為學生進行示范操作,并通過“慢動作”進行分步講解,使學生逐漸明白操作方法,但還是有一些學生不敢實踐操作。教師先讓膽子大的學生率先操作,并給出具體的動作評價。其他學生深受鼓舞,也紛紛加入運動行列。學生運動主動性被成功激活,課堂訓練進入佳境。如足球運動時,教師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帶球動作要領,學生大多感覺很難。教師先給出示范操作,然后引入足球游戲,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傳接球活動,以提升命中率,進而培養(yǎng)學生足球感知。
二、引入游戲競賽,增強學生協(xié)作能力
體育課堂中引入多種游戲和競賽活動,可以成功提升學生運動興趣。游戲和競賽屬于集體運動形式,需要團隊的通力協(xié)作,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新游戲形式,組織好競賽活動,以滿足學生運動訓練的實際需求。
(一)創(chuàng)新游戲
小學生對體育游戲興趣比較大,教師要對體育游戲進行多重改良和創(chuàng)新,提升運動游戲的趣味性、互動性、開放性,讓更多學生都能夠自覺加入體育游戲活動之中來。教師利用體育游戲引導學生進入運動環(huán)節(jié),這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傳承運用。為進一步提升學生運動興趣,教師需要對游戲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游戲設計唯有滿足學生的運動訴求,才是具有高價值的。傳統(tǒng)體育游戲有普遍借鑒意義,教師不妨對傳統(tǒng)游戲進行規(guī)則重置、形式調整,以便給學生帶來全新訓練調度,促使學生自覺展開運動鍛煉。
體育游戲設計時,教師需要找準切入點,既要調動學生運動情結,還要提升訓練效度。如籃球運動,學生大多喜歡參與籃球比賽,對其他訓練內容不是很感興趣。教師針對學生普遍心理,給學生布設籃球游戲活動:先學習標準的投籃動作,并展開定點投籃游戲,在有限時間內,看誰運用標準的動作,投籃命中率更高,給予適當獎勵。學生對這樣的游戲活動有很大參與興趣,課堂隨之進入良性互動之中。因為是小組互動游戲,需要團隊的協(xié)調和配合,學生在具體操作中提升了運動技能,也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一個極為簡單的運動小游戲,將學生帶入特定訓練情境之中,學生參與熱情很高,其訓練效果顯著。
(二)啟動競賽
學生大多都有爭勝心,這無疑是值得教師關注的。在運動形式設計時,教師有意識地將競賽內容引入其中,自然能夠成功調動學生運動積極性。不管是游戲活動還是競賽活動,都屬于集體團隊活動,需要講究合作精神。教師要注意科學組織,在分組設計、競賽組織、訓練評價等多方面展開創(chuàng)新設計,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訓練運動的主動性。體育比賽形式極為豐富,教師不妨深入學生群體之中,征詢學生參與意見,對競賽形式進行適當篩選。學生認同度越高,其運動效果就會越強。
如立定跳遠,這是最常見的運動項目。教師在具體組織時,先對學生進行成績測試,然后進行技術動作講解,并要求學生根據(jù)技術要求進行訓練,最后是展開競賽,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進步幅度數(shù)據(jù)為評價標準,看哪一個小組提高最快。學生聽說有比賽活動,都積極參與其中。組長先組織成員進行動作要領研究,找到正確訓練方法,然后相互鼓勵,進行針對性訓練。在具體比賽中,團隊成員之間相互激勵,確保團隊集體活動順利推進。在比賽過程中,課堂訓練運動氣氛達到了高潮,學生獲得的訓練成長也極為鮮明。因為啟動了競賽機制,學生訓練運動成績快速提升,這無疑是競賽帶來的效果。
三、創(chuàng)新實踐訓練,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體育訓練內容極為豐富,教師要有篩選意識,通過多重選擇,為學生提供適宜訓練機會,以有效提升學生運動主動性。教師還要注意創(chuàng)新升級訓練形式,增加一些新穎別致的運動要素,以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動的習慣。
(一)精選內容
體育訓練內容選擇時,教師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群體學生運動要求展開操作。低年級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鐘,教師要將運動訓練內容融入游戲之中;中年級學生對競賽更為看重,教師不妨對游戲和競賽進行科學整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訓練機會;高年級學生運動追求更為豐富,教師需要對運動內容進行延伸性篩選,增加專業(yè)性、提升對抗性、強化技巧性,這是體育教學訓練設計的關鍵。學生有運動個性要求,教師需要展開多種形式的學情調查,根據(jù)不同群體學生的不同運動需求做出訓練設計和調整,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
學生對體育運動有個性追求,這無疑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如乒乓球運動,學生普遍熱衷競賽,教師針對學生心理要求,為學生布設了課外乒乓球聯(lián)賽活動:利用課余時間先展開小組循環(huán)賽,選拔出小組乒乓球冠軍,準備參與班級總決賽。小組循環(huán)賽由小組組長具體組織。訓練任務發(fā)出后,學生都積極給予回應,小組長不僅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在組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學生大多都參與比賽之中,比賽氣氛非常熱烈,給學生帶來的運動體驗是極為豐富的。教師為學生布設一個課外聯(lián)賽訓練任務,學生便會自覺加入其中,這說明教師的運動訓練設計是成功的。讓學生自行展開運動訓練,學生參與熱情極高,自然能夠帶動更多學生主動建立運動意識,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運動習慣有重要幫助作用。
(二)升級形式
體育訓練形式多種多樣,教師不僅要注意升級游戲和競賽,還要注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探索意識,通過多重開發(fā),讓學生擁有豐富運動體驗,這樣的運動訓練才是最可貴的。創(chuàng)新運動形式有更多出口可以選擇,信息技術的不斷介入,給學生運動訓練帶來更多啟迪,微課、翻轉課堂等媒體教學形式值得我們借鑒和運用,結合學生生活、家庭展開的生活實踐運動和親子運動,都可以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知和體驗。體育課堂教學有寬廣的時空域度,教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針對學生運動趣味追求展開教學調整,自然形成嶄新教學增長點。
如耐力跑運動,這是學生最不愿意參與的運動項目,教師為調動學生運動主動性,對運動形式進行了改進:有500米、800米、1000米三種長度,自愿選擇一個項目,根據(jù)報名情況分組比賽,采用“末位淘汰”制度,每個小組最后一名,需要繼續(xù)參加比賽。教師對運動形式進行調整之后,學生積極報名,并信心滿滿地要在比賽中大顯身手。運動啟動后,學生爭先恐后地奔跑在跑道上。教師的創(chuàng)新設計,給學生注入豐富運動活力,這無疑對培養(yǎng)學生運動技能有重要幫助。學生運動素質的成長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師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其運動效果終將顯現(xiàn)出來。
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當下課堂教學的主流共識,教師要自覺建立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以指導學生訓練運動實踐,全面提升學生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體育課堂教學,不僅給教師提出嶄新課題,也為學生帶來更多運動意識改變的良機。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學生展開多種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運動習慣,以實際行動踐行核心素養(yǎng)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陳世華.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考試周刊,2019(48):141.
[2]鄭德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J].黑河教育,2019(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