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環(huán)
摘 要 本文圍繞“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特點及其教學應用探析”這一話題,分析了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特點,同時給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插圖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材插圖;教學應用;特點
中圖分類號:U46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0-0135-01
自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正式統(tǒng)一使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從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形式上來看,其最大的形式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教材插圖上,部編版教材插圖涵蓋了實物圖、描繪圖以及漫畫圖多種類型,可謂是種類豐富多樣。其次從教材插圖的布局上來看,既包括獨立圖和發(fā)散圖,也包括少量的序列圖,插圖在結構布局上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材插圖布局的一次巨大突破。除此之外,部編版教材插圖的設計既考慮到了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也考慮到了文本教學中對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滲透,使小學語文教學知識體系的綜合性更強,也更加符合新教學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一基本教學要求。
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特點分析
筆者通過對部編版小學一至六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插圖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后,總結得到這些教學插圖具有如下特點。
(一)內(nèi)容豐富多樣,貼合教學要求
從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的設計及布局來看,其形式十分多樣,內(nèi)容也十分豐富。從插圖的形式來看,有獨立圖、發(fā)散圖和序列圖等;從插圖的內(nèi)容來看,則涵蓋了人物活動圖、自然風景圖等。例如在一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一課《我是中國人》這篇課文的插圖有兩頁篇幅大小,圖畫的內(nèi)容主要是身穿不同民族服裝的五十六個民族的小朋友們背著自己的新書包,正開開心心地走進新校園,迎來人生中的開學第一課。這副插圖所要表達的主題是祖國五十六個民族相親相愛,團結一心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對文章題目“我是中國人”十分準確直觀的詮釋。
(二)畫風更加古樸,注重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學
與先前使用的各種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相比,新推行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教材插圖的運用上加入了更多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元素,如水墨畫、水彩畫等,更注重體現(xiàn)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這些變化在古詩詞文本內(nèi)容中體現(xiàn)的尤其明顯。像小學一年級教材中的《詠鵝》、《江南》、《小池》等古詩詞文本中的插圖為例,這幾篇課文中運用的插圖基本上都是在傳統(tǒng)水墨畫的基礎之上加入了水彩畫的元素。這樣一來,使詩詞文本中描繪的意象與意境更加生動、具體的呈現(xiàn)出來,這十分有助于降低學生的理解門檻,加深其對古詩詞知識的消化與吸收。
(三)形象直觀,趣味性更強
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思維特征更加傾向于具象思維,以插圖為載體能夠有效地將教材文本中所描繪的抽象化內(nèi)容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多樣化的知識輸入方式增強了語文教材文本的趣味性與可讀性。此外,相對于文字表達方式,插圖由于色彩鮮明,立體感更強,更有助于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二、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插圖有效應用策略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插圖的設計、制作、編排上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這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優(yōu)質資源。這啟發(fā)每一位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學插圖,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日常教學,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以插圖作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開始新課教學之前,可以以插圖作為引入,將其貫穿到課堂教學的預習環(huán)節(jié)和導入環(huán)節(jié),以此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聯(lián)想。由于插圖往往都是色彩艷麗、直觀明了的圖形信息,這十分符合小學生具象思維理解力與接受力強的生理特征,因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于生硬的文字信息或者深奧的理論知識,以教材插圖作為導入往往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反響。
(二)借助教材插圖,降低理解門檻
小學生受自身生長發(fā)育水平和社會閱歷的限制,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往往不能夠獨立解決,經(jīng)常需要老師或家長進行引導和幫助。特別是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要求的古詩詞知識,是小學教學的重難點,也是學生知識盲點高發(fā)區(qū)。部編小學語文教材在古詩詞文本插圖的設計與編排上巧妙地引入了傳統(tǒng)的水墨畫元素和水彩畫元素,這便為小學古詩詞教學提供了優(yōu)質的教學素材,教師要善于借助這些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詩詞中的意象,讓其在插圖的引領下深入體會其意境。
(三)課后回顧插圖,陶冶學生藝術情操
語文知識的教學既要注重其工具性的一面,也要注重其人文性、藝術性的一面。教材插圖是最能夠體現(xiàn)語文知識藝術價值的教學資源。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就地取材,依托教材插圖這一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挖掘語文教材文本知識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的設計使小學語文教材更加生動直觀、圖文并茂,可讀性大大增強。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新推行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教材文本插圖的設計上圖文并茂、形式多樣、布局合理,降低了語文課文的理解門檻,更加符合小學生較強的具象思維特征,時代特色也更加鮮明,非常適用于新時期提出的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一教學目標,也更加契合素質教育這一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高梅媛.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插圖的運用分析與解讀[J].時代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