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燕
摘 要 在語文教學中,詞匯教學無疑占主導地位,這也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詞匯的教學,對學生語言的學習起著重要作用,語言反映詞匯,詞匯儲備量越多,語言表達也越豐富。同時,學生掌握詞匯的能力,也是其寫作能力、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反映。因此,在小學時期,詞匯的學習便極為重要,而對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詞匯的積累與應用,也隨之成為當下語文教學的熱門話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8,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057-01
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小學語文詞匯學習的主要任務,便是認識詞匯、閱讀詞匯以及理解詞匯。而在現(xiàn)今教學中,對詞匯的應用教學少之又少,以至于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對詞匯的應用程度普遍較差,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寫作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升。語言是一門基礎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實際,采用現(xiàn)實語境,對詞匯進行科學的教學。
一、小學生詞匯教學的改善方法
(一)加強詞匯理解
1.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詞匯教學
通過詞匯游戲進行詞匯的教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們往往采用單一,復雜的方法進行授課,其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小學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極強,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因此在詞匯教學方法選擇上,應通過這一方法展開工作。例如:角色扮演,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進行選擇,對角色的對話進行理解,以展現(xiàn)出最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通過這一活動,可以加強對詞匯的求知欲,有助于學生進行詞匯學習。
運用聯(lián)想思維加大詞匯積累。在課堂中,教師所教授的詞匯數(shù)量有限,教師應積極拓展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聯(lián)想,通過一種詞匯聯(lián)想出多個詞匯,以便增加詞匯的積累。例如:教師在講授“動物”一詞時,通過該詞進行聯(lián)想,生活中常見的“貓”“狗”“兔子”等動物。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不應是單向的,而應是發(fā)散性的,學生要有一定自主學習的時間,通過自己的探索發(fā)展詞匯。
2.在閱讀教學中理解詞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一章節(jié)都有對應的課文,而教學的第一步,大部分教師都會選擇閱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富有情感,吸引學生進行學習,不應太過死板。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準備與課文有關的課件,通過課件中的圖案與音效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教師還可以通過繪畫進行教學,繪出相應的文字圖案以便于學生理解。同時,教師可以尋找一些與課文有關的閱讀視頻,通過他人的閱讀來學習與理解課文中的詞匯。
除此之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對眼前的事物進行描寫,通過對事物的描寫來加深對詞匯的認識。生活與自然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把自然帶進課堂,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加大學生的熱情。在生活中與自然中,所有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理解其意義,便能更好地理解詞匯,詞匯是在生活中產(chǎn)生的,詞匯組成語言,所以,要想學好詞匯,就必須通過閱讀來學習。
(二)加強詞匯應用
詞匯對小學生而言,是一種陌生的形態(tài),小學生對詞匯的形態(tài)以及含義,都比較陌生。此時,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就不應過于強硬,如果過于強硬,學生會出現(xiàn)反抗心理,對語文這一學科也會出現(xiàn)抵觸。要想更好應用詞匯,應采取多種練習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
1.詞匯練習形式多樣化。單一的練習方式會讓小學生很快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多樣的練習方式,會使學生形成對學習新鮮詞匯的期待,同時教師也可以使用新鮮的方法進行詞匯測試。例如:課堂上準備一顆球,進行傳球,球傳到那個學生那里,那名學生就進行閱讀。同時還可以讓還同學選擇一名同學與其進行角色扮演。采用這種有趣的方式進行練習,就可以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
2.加強課后練習,鞏固詞匯學習。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學過的知識也很容易忘掉。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yè),為使學生對新學的詞匯進行練習,以便加深印象。
二、結論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過于注重詞匯形式的教學,對詞匯理解與應用的關注則少之又少,以至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詞匯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做到新穎、有趣及實用。
同時,學生也需加強對詞匯的積累,只有形成教師和學生的合力,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更好地進行寫作,促進語文教學和學習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朱傳蓮.淺談農(nóng)村小學語文詞匯積累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6):122-122.
[2]陳佳.小學語文低年級詞語積累與應用教學策略分析[J].發(fā)展導報(科學探索),2019(4):1.
[3]賈嵐.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詞匯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