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林
摘 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從而滿足學生個人發(fā)展的需要。新課標背景下,全國各地紛紛開展了關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活動,大量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研活動,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語文科目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新課標理念的引領下,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得較大的發(fā)展和提升。語文科目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基礎,其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運用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導學案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導學案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案。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相應的導學案,讓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展開自主預習,從而為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做充分的保障。
如《再見了,親人》,教師設計的導學案中要清晰地呈現(xiàn)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和練習題目。讓學生在課前通過查閱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認讀“封鎖、暫時、阻擊戰(zhàn)、友誼、噩耗、崎嶇、雪中送炭”等字詞,讓學生在課前結合課文內(nèi)容思考:這篇課文中的哪些人,哪些事,體現(xiàn)了志愿軍和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感情?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等等。學生會通過字典和教輔等工具書,展開自主學習。
課堂上,教師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自主學習情況,如學生可以講述自己對某一詞語的理解,講述“封鎖、雪中送炭”等詞語的含義。學生還可以講述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當然,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在課前預習過程中總結出的疑難點分享出來,讓班級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則結合學生的自主預習情況,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活動。導學案模式下,真正地實現(xiàn)了以學定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多媒體課件,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能夠圖文、聲像并茂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還能直觀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將多媒體課件有效地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既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又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如《草船借箭》,教師可以節(jié)選《三國演義》的影視片段,讓學生直觀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進而學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的閱讀中,而且學生還有可能會對《三國演義》的整本書籍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展開群文閱讀。大語文時代背景下,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群文閱讀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產(chǎn)生的,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閱讀多篇相關聯(lián)文章的閱讀方式。由于學生要在短時間內(nèi)閱讀多篇文章,因此多媒體課件就成為引導學生展開群文閱讀的最佳載體。
三、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語文科目的學習過程比作一輛自行車的前行過程,那么閱讀和寫作就猶如自行車的前輪和后輪。只有前輪和后輪協(xié)調(diào)運作,自行車才能平穩(wěn)向前,只有閱讀和寫作齊頭并進,學生才能構建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形成較強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首先,是仿寫。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閱讀文本的修辭、段落結構和文體特點,展開仿寫,從而有效鞏固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例如《白楊》,這篇課文運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贊揚白楊樹來贊揚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生也可以仿照這種寫作手法,選擇一個植物或者動物或其他物品來贊揚某些人的高尚品性。如學生可以通過贊揚梅花來贊揚不懼艱難險阻的人;也可以通過贊揚黃牛,來贊揚踏實肯干的人;還可以通過贊揚荷花,來贊揚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等等。
其次,是補白。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習得了中國畫的留白藝術,有言簡意賅之處。如果學生能在文章的留白之處展開合理的想象,那么就說明學生深刻理解了文章內(nèi)涵。如果學生的想象存在偏頗,那么就說明學生還沒有深刻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內(nèi)涵。因此,補白,不僅提升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還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梅花魂》這篇課文中,有這樣的描寫“想不到外祖父競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了起來……”文章中的省略號,省去了什么內(nèi)容呢?外公為什么會哭呢?外公此時有著什么樣的心理活動呢?學生可以將其寫下來。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運用導學案教學、多媒體課件以及讀寫結合等教學策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錢爽.淺析小學語文課堂的教育性與趣味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
[2]姚桂杰.略談小學語文課堂對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訓練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