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語習得是當前教育領域重要的研究之一,錯誤分析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二語習得的錯誤分析是當前英語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教師根據錯誤輔助分析了定律,發(fā)現教學活動中的問題,然后改善教學活動,其有效地提高語言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二語習得;錯誤分析;英語教學;啟示
【作者簡介】李彩轉(1995.11.08-),女,漢族,山西忻州人,山西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語習得。
錯誤是人在進行認知或者學習過程中不能避免的問題,尤其是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無論嬰幼兒學習母語,還是學生學習第二門語言,語言類的錯誤是必然存在的。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錯誤是不可以避免的。學習者必須認真對錯誤,正確利用錯誤。
如果人們想正確認知錯誤,就必須分清楚mistakes(失誤)和errors(錯誤)。研究者Corder將學習人員經常犯的錯誤分為errors和mistakes。mistakes是學習者偶然說錯或者寫錯,其不存在固定的規(guī)律。errors是學習者對目的語言學習水平不好,產生了固定規(guī)律的錯誤。其反映了學習者的語言掌握的水準或能力。該文討論的是第二種errors。
錯誤分析的研究者Corder根據學習系統,將錯誤分成了兩種:systematic error(系統的錯誤)和non-systematic error(非系統的錯誤)。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又將錯誤分析分為三種:pre-systematic error(系統前錯誤),systematic error(系統中錯誤)和 post-systemaitc error(系統后錯誤)。pre-systematic error,其學習者沒有辦法解釋和自我修正,在該階段學習者是對語言進行探索的學習,通過出現的錯誤不斷地嘗試語言、鞏固語言和修正語言。systematic error,學習人員能夠明白或者理解錯誤出現的原因,但是卻不能修正語言偏離。post-systemaitc error,學習人員既可以解釋原因也能糾正錯誤。Corder將錯誤分開,但是很難徹底分開,分類仍存在模糊性。
1.語間干擾,該類錯誤是由于語言遷移引起的。學習人員將母語的規(guī)則、用法等,運用到英語語言的學習,出現了各種錯誤。例如,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worse and wors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worse and worse.“environmental pollution”受到母語的影響,直接翻譯成“環(huán)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直接翻譯成“環(huán)境”和“污染”。
2.文化干擾,中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有著很大的差異。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由于缺乏對英文國家的文化的認識,經常出現語言誤解、判斷失誤等錯誤。錯誤的根源就是學習者將中國文化式思維應用到英語學習中,學習者忽略了文化差異。
3.教學失誤,其主要由外部因素(教師,教材資料和課堂)引起。教材資料不完善、教育方法不正確、教師知識不完善等等,都會造成英語學習錯誤。例如,教師在講解副詞的位置時,“I walk hardly ever in the winter.”這是錯誤的,“I hardly ever walk in the winter.”這是正確的。教師在講解這個案例時,沒有通過黑板或者多媒體展示語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聽到教師講解的重點。其可能會造成將前面的語句認為成正確的。
4.語法混淆,I am like NBA!和 I like NBA!,習得者對“Im...”和“I do...”句型的混亂使用。其類似的錯誤很多,例如 “Im disorder too.”“Im spend much money to buy their fish.”等。這些錯誤都是根據語言范疇劃分的錯誤類別(Dulay,Burt和Krashen(1982)提出)。
1.教師應該正確認識錯誤。學習就是不斷出錯、不斷改進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地鼓勵學生敢于犯錯誤,學生只有勇于犯錯,才能更加努力練習和應用英語。其次,教師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將考試作為機械的練習目標,其對英語的學習極其不利。
2.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母語的作用。二語習得,其過程經常出現母語遷移。教師引導學生完全對比母語和英語,并將對比結果記錄下來。其避免了母語與英語的混淆。
3.教師重視改正。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經常遇到錯誤,改正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研究錯誤的原因,積極改正,并將正確與錯誤的表達方式記錄下來。其體現了學生為主角、教師為配角的教學理念。
學生在進行二語習得中必然犯錯誤,其是教師的英語教學活動的最優(yōu)資源。教師通過不斷地對錯誤分析,提前預測學習效果,并引導學生有效避免常見的錯誤,其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率。總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敢于犯錯,教師正確面對和引導錯誤。其能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1]Lightbown, Patsy M. and Spada, Nina. How Language are Learn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雷玉蘭,易來賓.錯誤分析理論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民辦教育研究,2010(2):75-79.
[3]孫愛卿.錯誤分析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英語教學,2009(6):133-135.
[4]仲晶瑤.對比分析、錯誤分析及中介語研究[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