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媛燕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各種各樣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誠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教育教學需要做出一定的改進,教師需要擯棄傳統(tǒng)不合時宜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特別是“滿堂灌”“一言堂”這樣沉悶的、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然而,在倡導“以生為本”的同時,課改的方向不能偏離語文教學的本質,不能為了追求“花哨”失去“知識”,舍本求末,“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弊屨Z文教學成為“花瓶”,中看不中用。如果教師繼續(xù)推崇“花里胡哨”的教學,最終只能培養(yǎng)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學生。
關鍵詞:小學語文;回歸常態(tài);教學策略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主要的特點。教學時,教師應倡導兩者的和諧發(fā)展,讓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提高技能的同時,還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統(tǒng)一發(fā)展。而在新課改中,我們通過所謂豐富的教學手段,只重視其人文性的滲透,卻忽略工具性的教學,讓教育教學出現(xiàn)偏差,不能協(xié)調前進,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面對這些問題,越來越多的語文教育者呼吁語文教學要回歸常態(tài)。本文主要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談起,提出讓語文教學回歸常態(tài)的有效策略。
一、小學語文課改中的問題
1.盲目追求氛圍
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的“調味劑”,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只有課堂氛圍活躍了,學生才能積極探究、主動學習。然而我們要正確理解氛圍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氛圍是為教學做準備的,其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獨立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然而,有些教師錯誤地理解為“只有熱鬧的課堂才是成功的課堂?!痹谶@種錯誤觀念的支配下,教師為了嘩眾取寵,運用信息技術、表演等手段,激活教學氛圍,特別是在一些觀摩課、公開課中,人們總是在為熱烈的氣氛、活躍的場面而大加贊賞,認為這就是“好課”。特別是在討論的環(huán)節(jié),貌似學生討論的越激烈就越能證明學生學得好、學得透。實則不然,課堂教學中,必要的“沉默”還是需要的,我們有時候需要學生在沉默中思考、在沉默中沉淀、在沉默中升華。因此,教師不要盲目追求熱鬧的課堂氣氛,更要注重“洗盡鉛華始見金,褪去浮華歸本真。”
2.沒有限度的表揚
新課改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倡導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但個別教師卻曲解“表揚”,在教學中毫無限度地表揚,無論對錯,一律表揚。失去表揚的真正作用,甚至“過度表揚”。如對于上課睡覺的學生,教師習慣用提問的方式引起其注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但有教師在提問后,睡覺的學生竟然回答對答案了,于是該教師這樣表揚學生:“你真厲害,睡覺還能回答對。比一些不睡覺卻不會的學生強多了?!甭犃私處煹谋頁P,該生一臉自豪。在我看來,這個學生以后還會睡覺,因為睡覺回答對問題就可以證明自己“很聰明”。不僅如此,還會有更多的學生上課睡覺,因為教師的“過度表揚”助長睡覺的風氣。由此可見,沒有原則、沒有限度地表揚不僅收不到預設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因此,表揚與批評一樣,一定要有針對性,要恰如其分。有時候,教師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就可勝過千言萬語,只要教師根據(jù)不同的場合,采取恰當?shù)谋頁P手段,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讓小學語文教學回歸常態(tài)的有效策略
1.修枝剪葉,回歸常態(tài)
每一篇課文都有一個側重點,教學時,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抓住課文的側重點進行豐富、深刻的教學,簡化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用最簡潔的語言調動學生最豐富的感情,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敢于取舍。這樣有側重點的授課,比起面面俱到的講解,更能凸顯文章的主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深化對主題的認識。
如教學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找春天》一課時,其中題目就是課文的“題眼”,全文圍繞一個“找”字分別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角描寫了春天的美好。因此,教師可以把教學重點定位在“找出描寫春天的句子,在反復閱讀中感受春天的特點?!眹@這一重難點,學生有的找到“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這句從視覺的角度,描寫了春天的細軟、美麗;還有的找到“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從聽覺的角度描寫春天。這樣的定位主要考慮到教學的整體性。對于本課的教學,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生機盎然的活躍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如在學習“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以及“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愛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表演這兩個動作,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歡悅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加深他們的理解。經過這樣的側重點學習,學生不僅突破教學重難點,還激發(fā)他們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側重點,才使得語文教學變得簡單、專一、高效,讓學生在“悄無聲息”中提煉重點,化解難點。沒有喧嘩,簡單而真實。
2.熟讀成誦,回歸常態(tài)
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通過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有感情朗讀等多種方式,把學生的情緒廣泛地調動起來,即加深學生對課文句子的理解和感悟,還讓學生對一些重點句子熟爛于心,從而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夯實文本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學生的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由此可見,充分地運用朗讀這一教學手段,不僅是語文教學本身的屬性決定的,更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通過朗讀,可以把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在讀中讓學生感悟文字之美、感受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感,增強他們對文字的敏銳的感觸力。正如古語說的那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p>
例如,教學二年級語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是一篇兒童詩,作者以優(yōu)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向我們娓娓訴說著、傾吐著,慢慢地觸動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動于雷鋒平凡中的偉大。教學時,教師安排了如下幾種讀法:
范讀。教師運用課件播放示范朗讀,讓學生脫離課本看圖傾聽,使得學生在直觀畫面的刺激下,展開豐富的想象。并思考:“沿著‘彎彎的小路、長長的小溪我們聽到了什么?”
小組比賽朗讀。教師指導學生重點品讀下列句子:第一個“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應讀出“急迫”的語氣。第二個“雷鋒叔叔,你在哪里?”讀出“緩慢”的語氣,要體現(xiàn)情感的起伏?!扒啤焙竺娴恼Z句要提高音調,深情的朗讀。
齊讀。要配樂朗讀,通過音樂再一次激起學生的感情漣漪,讓學生再次感悟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在心底里真誠地呼喚著雷鋒叔叔。在深情的朗讀中,我們仿佛聽見了小溪在說話、小路在說話,我們仿佛看見了在長長的小溪邊、在彎彎的小路上,雷鋒抱小孩、背大娘,哪里需要奉獻愛心,哪里就有雷鋒的身影。讀完后,要讓學生明白,人們呼喚雷鋒,其實是呼喚雷鋒精神,讓學生要向雷鋒學習,甘于奉獻。
就這樣,在一次次的朗讀中,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且通過反復朗讀,學生積累了語句,豐富了情感,夯實了基礎,使得課堂教學靈動而充實,提高了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3.精彩生成,回歸常態(tài)
學生是鮮活的生命體,他們有著自己豐富的思想、獨特的見解,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善于捕捉他們思維的火花,通過巧妙的引導,讓學生在質疑、辯論、解惑中生成知識,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教學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時,在學習第六自然段時,教師針對小馬媽媽的話,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老牛、松鼠對河水的深淺說法會不一樣呢?到底誰說的對?對此,學生的興趣很高,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的認為老牛和松鼠說得都不對。他的這一說法遭到其他同學的反對:“老牛和松鼠的話都對。因為老牛長得高,所以河水只能‘剛沒小腿;松鼠因為長的較小,所以它說水很深。”教師趁勢引導:“既然他們說得都有道理,那小馬該怎樣做呢?”“小馬在媽媽的建議下,通過親自實踐,發(fā)現(xiàn)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他剛好可以趟過去?!薄敖o了你怎樣的啟示?”“做事不要光聽別人說?!薄耙獙W會動腦思考?!薄耙H自實踐?!痹趯W生的你一言我一語中,深化文章的主題,歸納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讓學生通過討論,生成新的知識。至此,課文蘊含的道理一覽無余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在這樣的“生成”課中:教師緊扣教學目標,通過設計一個個有效的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知識的有效生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道:“有效的記憶不能單純地依賴記憶和模仿,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和組織學生合作交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生成新知識,這樣才能記得最深刻、最牢固。強硬的灌輸只能讓學生在被迫接受中失去學習的興趣。
總之,新課改是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和時代發(fā)展的教學理念,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主要方式。但在實際運用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語文教學的本質,科學、有效地運用,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運用不當,只能讓課改成為一種擺設、作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有效策略,讓語文教學回歸常態(tài),簡簡單單、實實在在、不蔓不枝,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慕紹艷.淺談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
[2]佚名.回歸兒童本位 探尋發(fā)展之道:培本實驗小學舉行“本道”講壇開壇儀式暨110年慶典[J].基礎教育研究,2016(4).
[3]張春華.返璞歸真:打造小學語文簡約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
[4]陳瑩.尋求本真 追求實效: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0).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