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文化價值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滲入意義開展分析,本文明確了英語文化中的三個價值,以三個方面為切入點對初中英語課堂教育應用英語文化價值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旨在為同行業(yè)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建議,有助于我國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教育;初中英語;文化價值
一、 前言
語言是每個國家文化的主要代表,融合了多元素的文化。作為與世界溝通的重要載體——英語,與國外文化擁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隱藏著巨大的價值。因此,老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應該將英語文化的價值作為教學基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三觀的正向發(fā)展提供基礎。
二、 英語的三個文化價值
一是激勵。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的激勵。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國外的家長都是鼓勵孩子對未知世界進行自我探究,哪怕是需要與泥土和地面親密接觸,他們也會用語言去激勵孩子。這為我國英語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參考建議,老師應該在教育過程中采用各種方式激勵學生,使其能夠更好的對英語知識進行嘗試。此外,語言能夠激勵人們勇敢地戰(zhàn)勝困難,例如,國外的小朋友摔倒,父母會在旁邊鼓勵他們自己爬起來,這與我國溺愛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因此,老師應該在英語教學中,鍛煉學生自我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能力,增加學生的獨立性。
二是關心和愛護。不論是國外的著名影視作品還是日常生活,國外人們對生命充滿了關心和愛護的情愫。在《泰坦尼克號》電影中,被撞輪船在沉船后,男主人公為了讓女主人公活下來,奉獻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情感上的升華。在國外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在交談中向對方提問:“What is wrong with you?”體現(xiàn)了英語文化的相互關懷等等,襯托了其文化價值。
三是尊重。研究表明,英語文化中的尊重分為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兩種模式。這一點我們能夠在初中英語的教材中領悟到,教材中老師與學生間建立了平等的關系,學生可以在教學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沒有抬高老師在教學中的地位。而且這點也能夠在國外家庭生活中觀察到,孩子與父母間可以直呼彼此的名字,強調人與人的平等關系,能夠體現(xiàn)出英語文化的價值。
三、 初中英語課堂中文化價值教學應用
(一) 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的模式
我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多以“填鴨式”為主,不僅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弱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老師要以漢語言文化與英語文化間的差異為基礎,反思現(xiàn)階段課堂教學的不足,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模式。以初中英語教材《Midautumn Festival and Thanksgiving》的節(jié)日慶祝為例,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針對這兩種節(jié)日的背景、習俗進行查找并進行比較,寫出一篇對應的作文;還可以讓學生以這種節(jié)日為出發(fā)點,討論我國與國外文化的具體差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被調動起來,不僅學會了相關的知識點,提升了初中英語教學效果;還可以在教學中感悟生活道理,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二) 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體驗度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老師的地位高高在上,無可撼動,容易引起學生的膽怯心理。但在英語文化背景營造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突出,老師在引導、鍛煉、養(yǎng)成的過程中使學生形成了敏銳的眼光,提升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具體做法有以下兩種:第一種是創(chuàng)設情景式教學。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等相關教學用具為學生搭建一個快樂學習英語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對國外的風俗民情進行了解,感受到國外文化的熏陶,提升其對原生態(tài)英語的認知能力,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對七年級上冊的前三個單元進行教學時,老師可以在進行教學前先讓每個學生起一個自己喜歡的英文名字,學生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使用這個名字與家人和同學進行溝通,增加英語與學生日常的連接性。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課時相關的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用心感受到英語文化的價值和特點,有助于學生的后期發(fā)展。第二種是注重教學與生活的結合。生活是語言應用的基礎,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質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應用語言,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老師必須要重視課文與實際生活的融合。例如在進行七年級第六課的教學時,本課的主要句型為“Do you like...?”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列舉出自己喜歡的偶像或者食物,將學生兩兩分成一組,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進行相互交流,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 拓展英語教學原則
只有知識、情感、技能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才能夠體現(xiàn)出英語文化在教學中的價值。但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資源有限,限制了初中英語教育的發(fā)展,所以老師必須要在適合的契機開展第二課堂,豐富學生的教學生活。一方面,老師可以在教室中設立相應的展示平臺,定期舉辦活動形式豐富的競賽和比賽,讓學生在應用中鍛煉自身的表現(xiàn)能力,體會到英語的價值和樂趣。另一方面,老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調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以學生群體為調研主體,開展“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的調查活動。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語言和文化間的關系及其與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聯(lián)系,將文化價值引入初中英語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老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完善教學手段,更新英語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悟文化的價值和魅力。
參考文獻:
[1]胡海云.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初中英語教育的文化價值研究[J].成才之路,2013(34):67.
[2]柳鳳香.試析初中英語教育的文化價值[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29):128.
作者簡介:
佘楚如,廣東省普寧市,廣東省普寧市培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