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基礎的知識和基本技能,更是要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數學學科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運用數學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學習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是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的關鍵。本文分析如何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教材,個人看法如下。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方法分析
一、 分析教材編排的特點,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三年級數學的教材,《多位數乘一位數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一個亮點,就是對解決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編排。這樣的集中編排,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教材中,提供了教學思路,清晰的解題線索,豐富的解題方法,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本單元的三個例題各有側重。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題目后,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分析推理的策略,然后從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歸一的數學思想和歸總的數學思想。
二、 緊扣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策略,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一) 閱讀與理解
學生認真地閱讀題目后,根據情境圖的含義,從情境圖中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提高學生尋找信息的能力。
如教學例9:“媽媽的錢買6元一個的碗,正好可以買6個。用這些錢買9元一個的碗,可以買幾個?”時,加強畫圖方法的指導和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先讓學生學會畫線段圖。一份表示6元一個的碗,媽媽買了6個碗,6個6是多少呢?然后讓學生明白,錢的總數不變,所以第二條線段和第一條線段是相等的。接著在第二條線段上邊取一段表示9元一個的碗,可以買幾個呢?在操作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我們是如何借助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學生不需要畫出規(guī)范的線段圖,但要注意比例適當,能從圖中清晰明了地看出數量關系,從而學會用畫線段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二) 分析與解答
在教學中,分析問題,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案,并解決之。
例如在教學例7:“三年一班有29人參觀科技館,每張門票8元,帶250元買門票夠嗎?”時,重在教學分析推理的策略。情境導入之后,讓學生理解題意,在計算不需要精確時,可以運用估算的方法,將29看成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再估算。計算結果是一個近似的值。這里給出了精確計算和估算兩種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情境,判斷大估或者小估,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在這里,把估算當作解決問題的一個有效策略來教學。
在教學例8時:“媽媽買3個碗用了18元。如果買8個同樣的碗,需要多少錢?”,通過畫示意圖,分析數量關系,獲得解題策略。在解題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正確列出綜合算式。教材中呈現(xiàn)了分步計算和列綜合算式兩種方法。讓學生明確分步列式或列綜合算式都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一種方法。在解題過程中要先求出單一量,再求出總量。理清了其中的數量關系,就可以順利地解決了。
(三) 回顧與反思
這個環(huán)節(jié),既是對問題解決后的檢驗,又是對解決問題思路的總結。教學中,要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和同桌說說自己估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學例7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可用精確計算的結果來驗證估算是否正確,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精算的價值。充分利用生成的資源,加深學生對各種計算方法的認識。然后再加強對比,歸納總結估算策略。在完成本例題和相應的習題教學后,可安排加法估算的題目,通過對比讓學生認識到雖然計算方法不同,但估算的策略是相同的。讓學生在大量估算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總結估算策略:要根據實際情境的需要,利用不等式的性質,將數據往大估或往小估來進行推理判斷。
三、 總結和概括方法,建構數學模型,滲透數學思想
在教學完成后,突出對解題思路的總結和概括,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過程。數學中的解決問題的教學,加強“分析與解答”部分的內容,展示豐富的分析問題的過程與方法,以利于學生建構數學模型。關于含有“歸一”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教材在例題中安排了求歸一的問題,在練習中安排了求歸一的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多樣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并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模型。
例如在教學完例8后,讓學生自主練習:A. 玲玲騎自行車4小時行36千米。照這樣計算,玲玲騎自行車行48千米要多少小時?
張叔叔家有15只雞,裝了5個雞籠。照這樣計算,18個雞籠可以裝多少只雞?學生在進行練習的同時,明白要解決問題就要先找出中間問題,再求出最后的問題。在教學完例8和例9之后,分別出現(xiàn)了兩種問題的數學模型,例題8是先求出單一的量,再求出總數中有幾個這樣的量,是求歸一問題的類型模式;例題9是先求出總價,然后再總價除以單價等于數量。通過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建立此類問題的模型,更好地掌握解決方法,加深學生對乘、除法數量關系的理解。
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例子,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判斷來探索一些數學方法,初步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的便利,感受數學的魅力。
總之,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分析教材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刻地領會數學思想,提高解題能力,有利于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
作者簡介:
莊惠璇,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