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要】 ?小學兒童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兒童自覺地從事學習活動的一種重要推動力,要教好小學英語,就得培養(yǎng)小學兒童學英語的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達成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
【關鍵詞】 ?小學兒童 英語教育 教學策略 學習英語興趣培養(yǎng) 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 情感目標
【中圖分類號】 ?G623.3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126-01
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說:“兒童天生有一種語言習得的裝置,學習語言的能力在生命的第一年就表現(xiàn)出來,所以孩子接受第二語言越早越好”。因此,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年齡階段是小學階段。英語是一種世界語言,是小學兒童的第二語言,要教好小學階段的英語,就得有與小學兒童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下面是我的小學英語教學之淺見,即:小學英語教學之策略。
一、培養(yǎng)小學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
小學兒童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兒童自覺地從事學習活動的一種重要推動力。調查表明,小學兒童對學科興趣的分化是很不穩(wěn)定的,引起小學兒童學科興趣分化的原因既有客觀的(如教師的教學水平),又有主觀的(如覺得有用,能動腦子等等)。所以,英語教師要從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小學兒童學習英語的的興趣。
1.教師要有親和力,要有人格魅力
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小學兒童,要想兒童對英語課感興趣,教師就得做溫暖的教師,從事溫暖的教學。做一個溫暖的教師要充滿愛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對小學兒童愛的教育,最后也會收獲滿滿。
2.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是提高小學兒童學習英語興趣的要素之一
教師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養(yǎng)是合格教師的必備條件,也是完成時代賦予教師神圣使命的基礎。教師只有自身知識積淀豐厚,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高屋建瓴,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關于教學大綱的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應當是他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知識。只有當教師的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時,他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小學兒童年齡雖小,但能感受到教師的教學水平,他們崇拜教學能手,自然對其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3.激發(fā)小學兒童學英語的主觀能動性
“主觀能動性”亦稱“自覺能動性”。兒童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有助于激發(fā)兒童的語言學習認知思維。美國教育家皮亞杰強調兒童運用游戲形式“從做中學”,“從經(jīng)驗中學”。如果教師能做到課一開場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猜謎,聽英語歌,做游戲,看短的英語動畫片等等導入教學,啟動學生思維,那么學生在上課開始時就處于最佳的思維狀態(tài),帶著對問題的濃厚興趣進入新課,從而激發(fā)了兒童學英語的興趣。
二、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1.優(yōu)化課堂空間設計
采用非正式座次模式,如矩形、環(huán)形、馬蹄形等。因為一般來說,正式座次模式減少了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目光接觸和交流,卻增加了教師的控制和學生的被動性。矩形座次適宜學生交流:環(huán)形座次比較適宜討論:馬蹄形座次適宜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課堂活動,比較適合教師和學生一道討論研究問題。開放式課堂空間安排比較靈活,教師可以依據(jù)學情選擇適宜的空間設計。
2.優(yōu)化課堂導入形式
靈活、新穎,多變化課堂導入,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堂的導入有:歌曲導入,輕松愉快;游戲導入,趣味無窮。另外,還有直觀形象實物導入;短動畫視片導入等等。這些新型的導入方式讓課堂活起來,好的開端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
3.課堂教學要以小學兒童為主體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中,小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課堂教學效果令人堪憂。如果我們教師讓兒童成為主體,以兒童為中心,那效果截然不同。如:教師反復帶讀英語生詞;反復講解英語語法可以改變成為教師精講,兒童多練;教師提問,兒童答不出來的時候教師自問自答可以改變?yōu)榻處熖釂杻和卮?、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從而開動兒童思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質疑,學生互動,學生釋疑,教師點撥,充分調動兒童學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兒童動腦動口動手,在做中學的能力。小學英語從字,詞,句,法,篇都不是很難,著重聽與說,這就要求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多讀多練。教師不能一講到底,或從頭到尾帶讀到底。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小組競賽,看哪一組讀得更好,背的更好。教師在教小學英語語法時盡量化繁為簡,先備好課,選好題,在課堂上,教師精講,學生多練,當堂訓練。教師切忌學生做完題后馬上就宣布答案了事。在學生完成課堂練習后,教師可以按小組讓學生合作探討題目的正確答案,分析選題的理由,最后由組長展示該組的討論結果,進行組與組的評比,看哪一組正確率最高。如果課堂時間不夠,就把此項任務留給學生課后討論,在第二天的英語課中各小組再展示他們的討論結果。
三、培養(yǎng)小學兒童運用英語的能力,達成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
聚焦課堂,教師應該讓兒童的興趣和熱情自然形成,在兒童聽英語、說英語、讀英語、寫英語的時候,作為教師必須以自己的情感調動課堂以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十九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任何真正的教學不僅是提供知識,而且是予學生以教育?!币虼?,教師在培養(yǎng)兒童運用英語的時候,務必讓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教師在選取英語小故事,英語歌曲,英語游戲,英語短句和英語短文時,務必精心選擇,所選素材都必須含有正能量。教師應該把正能量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在小學兒童運用英語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達到情感的升華,道德教育的體現(xiàn),“以德樹人”才是新時代教育的要求。
[ 參 ?考 ?文 ?獻 ]
[1]全國高校書記校長熱議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以德樹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十九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名言.
[3]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皮亞杰《兒童的語言和思想》.
[4]《發(fā)展心理學》主編/林崇德(第2版).
[5]《當代教育心理學》主編陳琦劉儒德(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