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軒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高考模式也在不斷進入課堂。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模式已經(jīng)滿足不了新高考物理的需要,因此課程設計要不斷推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要不斷改革。全新的物理課程設計需要從教學目標進行定位,實現(xiàn)教學的全面化和整體化。所以本文就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課程設計方案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物理;教學改革;課程設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094-01
1.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學目的分析
新高考對于物理的要求在于教學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知識獲取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等,物理教學更加注重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在提高學生理論能力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此外新高考對于物理的考察并不只是知識的課本覆蓋,其知識覆蓋面更加廣泛,知識重點也更加突出。高考對于物理的考察變得更加全面化和多角度化,注重學習的立體化。根據(jù)以上變化,新高考的物理課堂設計也要重新定位,應更加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高中物理課程設計方案分析
教學的重新定位意味著課程模式和方法的改變。
(1)從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入手
新高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傳統(tǒng)課程一般直接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關于教學內(nèi)容和相關結論也只是整理好后講給學生,這導致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被動地學習知識,而不是主動地思考。所以物理的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思考,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共同探討重難點,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和總結。通過該種形式的教學,實現(xiàn)教育模式的改變,形成教師為主要指導,學生主動思考的互動教學模式。
例如,在學習磁感應強度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可以通過類比電場強度的基本性質,以此來引入磁感應強度的概念,通過類比的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在類比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討論。另外,在對磁場進行探究時,可以從磁場的基本性質出發(fā),通過磁極和電流的相互作用來描述相關物理量。教師可以通過電流在磁級受力來明確磁場對電流源的作用,以此完成磁場的定義。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所有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思維。
(2)從考試資源下手,綜合理論實踐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學不僅注重基礎的理論知識學習,同時也更加強調(diào)了綜合能力的提升,另外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更加綜合,也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因此,在高考時,命題考試通常會跨越多個基礎學科,同時也會強調(diào)了知識的應用性能,這對于考察學生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更高要求。
例如,在物理課堂中,課程的選擇不能僅僅是課本,而是應該利用現(xiàn)在強大的信息技術,借助網(wǎng)絡資源,對物理題目進行整合,根據(jù)新高考要求去嘗試新題,讓學生結合實際來完成試題的研究,以此達到新高考的要求。
例如,基于實際,在學習楞次定律的過程中,它的考察在高考中通常會以綜合題的形式,所以,對其的學習,教師要讓經(jīng)歷探究過程,讓學生們對實驗進行總結,明白感應電流激發(fā)的磁場與原來磁場之間的關系,通過實踐明白定律中“阻礙”二字的真正定義。同時進行相應的習題練習,借助網(wǎng)絡資源,搜集新題,在題目中關注其考核重點,結合所學知識完成教學目標。
(3)從問題入手,形成探索式教學
由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生過分注重知識的獲取,不能夠更好地掌握物理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容易主觀臆斷,導致在遇到新型試題時抓不到考試重點,同時在用圖像處理物理問題時不能明確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沒有較強的整體意識,對題目的定位并不清晰。因此在物理的結題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問題式教學可以有效幫助物理教學,是實現(xiàn)提高學生整體能力的有效方法,問題式教學以學生為基礎,問題作為輔助,讓學生通過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實踐探究和知識總結,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
例如,在進行“楞次定律”的學習中,老師可以適當引導,如,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什么,磁通量的變化情況,如何理解磁通量增加時,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磁場相反等問題,對學生進行遞進引導,形成探索式教學,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整理和運用。
另外,在教學中可以適當?shù)氖褂矛F(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將現(xiàn)代信息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不斷融入物理課堂,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語言傳遞信息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得教學內(nèi)容不斷豐富,同時提高對物理知識的應用。
物理教學有方法但是又沒有固定的方法。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在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可以跟進教學設計,根據(jù)學生的相關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教學改革。利用現(xiàn)有資源,以問題為導向,習題為鞏固,結合教材完成教學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鄭志湖.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選修課程建設[J].物理教學探討,2016.34(03):1-4
[2]魏軍.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學評價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03):207-208
[3]黃小滿.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學評價方法初探[J].湖南教育(D版),2016(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