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杰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在教育上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施行以來,對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對初中數(shù)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展開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為更多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有效性;教學
無論教育如何進行改革,其目標都是為了提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利用較短的時間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有益的東西,這也是每個課程教學都希望能夠實現(xiàn)的。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因此對于初中數(shù)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相關研究較多,本文也為此展開分析和研究。
一、 通過預習法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之中預習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一個好的預習能夠極大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預習法進行課堂教學能夠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產(chǎn)生較大的幫助。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預習法的合理使用。對即將要學的知識進行預習,這應當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前應當做的事情,實際上自己主動預習的學生較少,當前一些數(shù)學教師為了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熟悉即將教學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之初利用一些時間對學生進行引導性預習,為后期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打下基礎,這種預習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但仍舊有著較大的局限性,在課堂教學之初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在新時期的教學之中,數(shù)學教師應當注重對先進教學工具的使用,如: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之中引入微課進行教學,在課后制作需要預習的微課,然后通過網(wǎng)絡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花取較少的時間來進行預習,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保證自身所制作的微課具有較高的吸引力,才能夠讓學生的預習發(fā)揮出更高的效率,從而提高后期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 通過討論法提高課堂效率
討論法也是初中教學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教學的某個知識點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探討研究,然后回答教師提出問題的答案。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中成功的實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之中,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此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保證自己提出問題的高效性,如果問題過難,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著手進行討論,如果問題過于簡單則又失去討論的必要性,這需要教師自己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調控。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進行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的討論始終圍繞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防止部分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談一些其他的東西,使得教學取得相反的效果。除此之外,討論法在開展的過程中,應當保證討論學生之間的整體水平差距不大,如果兩個相互討論的學生之間數(shù)學基礎相差較大,那么討論將會很難展開,更多的是基礎較好的學生在說,在此種情況下會使得基礎較差的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
三、 通過演示法提高課堂效率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由教師進行講解,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在此種學習狀態(tài)之中學生逐漸的養(yǎng)成一種思維上的惰性,不喜歡自己去思考和分析,這對于初中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培養(yǎng)是極為不利的。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的狀態(tài),許多的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了演示法來進行教學,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較大的提升。在演示法教學之中,初中數(shù)學教師根據(jù)需要教學的內容,然后設置與之相關聯(lián)的題目來對學生進行演示解答,讓學生自行從演示的過程中去總結和分析,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之中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通過自身總結分析得出的結論,在理解和記憶上都會更加的深刻。
四、 其他有效方法探討
提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是多樣化的,除以上提到的幾種方法以外,情景教學法也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通過問題情景、實踐情景、生活情景等的創(chuàng)設,能夠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掌握相關的知識要點,對學生的幫助是非常巨大的。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平行四邊形紙片,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些紙片交給學生,讓學生分析怎樣求解這樣四邊形,在交給學生這一實踐任務的時候,教師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已經(jīng)學過的長方形面積的認識,引導學生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這樣就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底邊乘以高。這種實踐操作的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的能力,學生對學習的有效性有所認識。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有效認知。當然情景教學法也只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如:思維導圖法、類比推理法等都是比較高效的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非常多,但是這些教學方法還需要教師靈活的加以運用,才能夠最終體現(xiàn)出它們教學的高效作用。因此,初中數(shù)學教師應當在教學中不斷對自身的教學進行研究,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然后其中的一些東西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融入自己的教學之中,使得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效性能夠得到較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曉芳.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工具單應用的有效性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2]馬楠.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2輯)[C],2015:1.
[3]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62-263.
[4]張強.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