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龍
摘 ?要:初中教育一直是我們國家重點關注的教育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思想認識逐漸形成的關鍵階段,所以我們在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幫助初中生更好地成長。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構建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初中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相應的啟發(fā)。本文是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模式的構建作出分析,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引言: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對我們的教學工作也逐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對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在初中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主要的教學科目。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生活和教學相結合,構建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qū)Φ赖屡c法治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一、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觀念沒有及時轉變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對我們提出了要進行素質(zhì)教育,培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新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教師并沒有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大多數(shù)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將道德與法治教材當中的知識進行自己的理解,然后將自己的理解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教學,要求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并沒有足夠的參與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也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們的教學效率也十分的低下。
(二)評價體系單一
我們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往往都是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進行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我們進行評價的唯一標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都得不到體現(xiàn),學生也就會逐漸失去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信心,從而導致學生并沒有辦法全方位進行發(fā)展。
(三)缺少生活實踐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往往是以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為主,要求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的確,教材上的內(nèi)容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精華,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以教材為主。但是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更多地應當帶領學生將知識進行應用和實踐,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體會和理解。但是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完善評價體系
首先,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相較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我們更應當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評價過程中,我們不應當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應當從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示出來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評價。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能夠重視綜合素質(zhì)的培育,將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生活化的應用。
(二)結合生活,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我們在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應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那么都是無用的。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應當注重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更有積極性地進行道德與法治學習。
例如我們在帶領學生進行《友誼的天空》這一部分的學習過程中,就可以將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來進行結合。我們可以將我們和朋友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進行講解,并且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和朋友之間的一些事情進行分享。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友誼的作用,從生活的角度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課堂轉變成為生活情境,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體會。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方式來讓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能夠進行具體的應用,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夠發(fā)揮真正的意義。
例如我們在帶領學生進行《走進法治天地》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覺得對法治和法律比較陌生,為我們的教學工作制造了很多的困難。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的生活情境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我們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法官、正方和反方來進行生活化的演繹,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應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
(四)開展生活化活動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應的生活化活動,讓學生能夠進行深度的體驗和學習,從而提升我們的教學效率。
例如我們在帶領學生進行《生命的思考》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公墓或者烈士陵園等,讓學生進行深度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
結束語:道德與法治是初中教育階段的一個主要教學內(nèi)容。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讓學生能夠?qū)⒌赖屡c法治知識更好地掌握和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志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114-115.
[2]李慶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學周刊,2019,08:101.